根據衛生部資料,競標者當中以非營利機構居多,共有四家,另三家爲私人企業。這是衛生部首次爲此類“三合一”長者護理服務招標,招標結果預計下半年揭曉。
宏茂橋與後港即將推行的“三合一”長者護理服務,共吸引七家業者競標,提供療養院、長者護理中心,以及居家護理三種服務。
根據衛生部提供給《聯合早報》的資料,競標者當中以非營利機構居多,共有四家:大悲社會服務、瑞那拉耶拿教會養老會、太和觀療養院,以及聖路加樂齡關懷中心。
另外三家業者爲私人企業宜康療養院與柑谷護理之家,以及社會企業職總保健合作社。
招標結果預計今年下半年揭曉。這是衛生部首次爲此類“三合一”長者護理服務招標。
宜康醫療保健集團執行董事王慧明受訪時說,讓同一個業者經營上述三種服務,能保持年長者出院後護理的連貫性,這對家人或看護人很重要。
她指出,如果療養院、年長者護理中心,以及居家護理的服務提供者不同,家人或看護人在每個護理階段都必須重新適應另一家業者。
“如果把服務結合起來,客戶心裏就會有個底,因爲他們熟悉這家業者,而且跟過這家業者,對他們會産生信任。如果服務提供者不同,家人就得重新學習信任,這可能會造成不安。”
王慧明舉例說,假設一位年長者的康複程度允許他在家做複健,但白天因爲家人要上班而沒人幫忙,他可以白天到年長者護理中心去,傍晚才回家。
她說,整個流程將由同一名管理人監督,三種服務由同一家業者負責也確保管理人能清楚掌握相關信息,如此一來便能有效結合療養、日間護理與居家護理。
衛生部正在宏茂橋與後港的三個地點興建護理設施,再把設施出租給一個業者經營。這些設施包括療養院、年長者護理中心和居家護理,預計明年起陸續開業。
位于實龍崗上段與宏茂橋綜合診療所的年長者護理中心,各有至少60個日間護理與約50個居家護理名額。
宏茂橋3道護老設施的療養院預計有189個床位(包括一般、失智症與隔離床位),以及至少80個日間護理與約100個居家護理名額。
隨著人口老化,衛生部須確保年長者能獲得優質又劃算的護理服務,上述綜合護理服務也是爲了這個目標而推行。
目前,新加坡人口當中65歲以上者有近49萬人,到了2030年預計增至90萬人。
衛生部長顔金勇不久前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該部門開支預算時透露,自2012年以來,政府已增設了3400個療養院床位,以及5600個中心護理與居家護理名額。
接下來,截至2020年,政府也會增設4200個床位與4700個名額。
不過,顔金勇指出,單是擴大醫療設施容量並非長遠之計,護理模式也需改變。
一些療養院業者
已展開綜合服務方式
實際上,一些療養院業者已經開始展開綜合服務的作業方式。
回教傳教協會養老院上月就推出“居家與日間護理綜合計劃”,共有80個名額,服務西海岸亞逸拉惹一帶的居民。
養老院主席薩利姆博士(H.M. Saleem)受訪時表示,療養院床位與人手有限,居家護理模式料會成爲未來的常態。
他透露,療養院有一個等候名單,他不便透露名單上有多少人,只表示:“我們的床位從來不會空著,人流量很高。”
薩利姆也指出,床位有限的問題在失智症病房更爲明顯;回教傳教協會養老院只有29個失智症床位。
“失智症病人一旦入住,除非家人要接他們出院,否則我們不可能讓他們離開。一般上,家人會讓病人一直待下去,因爲病人出院會影響看護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