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
聯邦資本有限公司(Commonwealth Capital)是一家以餐飲相關公司爲主要組合的本地投資公司,旗下目前共有17個餐飲零售品牌。包括意大利料理連鎖餐館百世達(PastaMania)、西式糕點店Swissbake、西式湯專賣店The Soup Spoon、冰淇淋品牌Udders、工匠面包Baker & Cook等西餐或洋人創立的品牌。
50歲的集團董事經理關國忠曾擁有出色的窗膜事業,六年前開啓人生另一頁美味新篇章。
關國忠自認不是一個對吃很有研究的人。在2010年前,他經營的是玻璃窗貼膜生意,從來不曾想過會建立起一個年營收過億元的餐飲財團。
他用20年打造了輝煌的窗膜事業,賦予它一個漂亮的結束,2011年他在朋友的介紹下,進軍陌生的餐飲業。
作爲和國家共同成長的一代,關國忠和許多新加坡人一樣,有過一段難忘的童年甘榜時光。他聊著制作風筝的往事時,仿佛見到當年穿著短褲拖鞋的小男孩。
“當時我們住布萊德路一帶的甘榜,自己剪紙和做漿糊,竹子削到剛好的薄度,然後把玻璃砸碎黏在線上跟其他人鬥風筝。”
父親在甘榜經營腳踏車店,後來發展成電單車店。母親教育程度較高,能夠以英語溝通,因此爭取到美國窗膜品牌“SUN-X”的代理權,一家人的生活才漸漸好轉。
16歲時他跟隨姐姐的腳步,到加拿大念商科。他說:“父母給了我們一人一筆錢,四年裏要如何使用這筆錢,我們得各自做預算,及想辦法兼職打工賺更多零用錢。”20歲他畢業回國當兵,父母卻在當時移民到加拿大。
辭行銷工作闖天下
服完兵役後,關國忠到當時的發展置地(DBS Land)從事行銷,只待了短短九個月。潛意識裏他認爲自己不適合在企業結構下工作,應該出去闖一闖。24歲那年他加入父親留下來的公司,但很清楚從事家族事業有利也有弊,所以希望能發展自己的事業。
那個年代所謂的企業精神並不受推崇,很多親友都認爲完成大學應該到跨國企業上班,幸好關國忠的妻子給予全力支持。
他說:“我在24歲那年就結婚了, 太太是公共服務委員會(PSC)獎學金得主,在教育部工作,有穩定的收入和前途,可以當後盾。我很幸運,有很好的人生夥伴(太太)和工作夥伴(黃獻耕)。”
資金方面,他在服兵役時因爲視力良好、表現突出,獲選簽約參與機師訓練,同時是全職軍官,因此有不錯的薪水和津貼。加上他在加拿大時精打細算、省吃儉用,所以存了一筆錢。
1991年,他和年長11歲的友人黃獻耕合作開設另一家窗膜公司GMX Associates Pte Ltd(2002年改名爲經緯控股,Globamatrix Holdings),繳足資本是2萬5000元。打從一開始,他就放眼海外市場,除了避免和家族生意起沖突,更重要的是他認爲新加坡市場太小。
五年買下17個餐飲品牌
關國忠用20年的時間開拓窗膜業務,2010年以九位數脫售給美國和日本的挂牌公司,所以有了一筆資金。其實早在2002年,友人告之意大利料理百世達(PastaMania)在尋找買主,關國忠就這樣無心插柳涉足餐飲業。
關國忠說:“當時我是蠻抗拒的。我的生意主要是‘B to B’(商家對商家),而且和餐飲業完全沒有關系。不過當我知道創辦人夫婦是要到泰國從事宗教活動時,我決定給予支持。”
當時,百世達只是在烏節路冷氣食閣Scotts Picnic和老巴刹各有一個檔口。
品牌越成功就越有價值
“我問公司裏的20多個員工,誰有餐飲方面的經驗,結果只有五個人當過侍應生之類的。我問他們願不願意在工作之余撥出時間,把這個食閣檔口提升成爲有概念的品牌?這麽多年的從商經驗告訴我,品牌非常重要,只有建立了品牌才能到你想去的國家,品牌越成功就越有價值。”
五名年輕人埋頭苦幹,2002年1月嶄新面貌的百世達在兀蘭長堤坊(Causeway Point)初試啼聲。
“管理層給我們一個在底層電動扶梯下面、噴水池旁的位置。周圍小店很多都經營不下去,那個死角之前是一家知名連鎖咖啡館經營的,連它都做不下去……但是想到租金便宜,所以決定試一試。”
沒料到餐廳開業第一天竟然大排長龍,不到晚上8時所有面條全部賣完。原本以爲只是公衆一時好奇,沒想到人潮持續,分店也越開越多。目前百世達已在東南亞、中國和中東擁有超過50家店面。
2010年之後,在不同友人的介紹下他開始收購其他餐飲品牌。原本只是餐飲零售店面,到後來加入紐約貝果面包(Bagel)生産商NYC、肉類供應商ZAC、本地澳大利亞肺魚(Barramundi)養殖品牌Kühlbarra、印刷公司NPE,以及食品包裝公司Metro等。
“我們不是一家純粹的投資基金公司,所以不是用數字來說話,不求在一買一賣之間賺錢。我看重的是品牌發展空間,是否能開拓國際市場。如果不能收購全數股權,而是合資聯營,我就會考慮彼此之間是否有‘化學作用’。”
關國忠指出,他所收購的品牌都圍繞西式主題和餐飲行業,這樣才能發揮協同作用。
積極沖刺不考慮上市
目前集團業務主要分成三大部分: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生鮮材料的倉儲和運輸)、生産(設立中央廚房)和服務(餐飲品牌和概念)。
爲了更好地整合旗下品牌,他曆時三年籌備、耗資7000萬元,在裕廊工業區打造新加坡唯一集合物流、生産和服務的綜合食品中心,今年初由副總理兼經濟及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開幕。
中心內裝置多項高科技設備,包括新加坡第一台具超高壓滅菌技術(HPP)的先進設備。通過低溫巴氏殺菌處理,食品保存期延長三至八倍,營養成分更完整保留。另一項科技MicroThermik通過精准溫度烹調,讓特定食品在常溫下保存12個月,大大提高出口機會和産品發展空間。
強調品牌總部在新加坡
集團旗下品牌都獲回教食品認證(Halal),目前最大的海外市場是中國和中東。海外營收貢獻不大,但增長迅速,關國忠希望未來兩年內爭取到至少一半的營收來自海外。
把旗下産品帶到海外時,關國忠都會驕傲地強調它們的總部設在新加坡,但保持各自的特色。他說:“新加坡本來就是一個大溶爐,由不同的移民組成,我們只是延續這種傳統。”
集團營收在2015年已超過1億元,不再屬于中小企業,但關國忠現階段並未打算挂牌上市。他說:“上市有好的一面如集資,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披露幾乎所有細節。我們處于積極發展階段,希望把更多精力放在業務上。”
然而,關國忠透露,集團旗下的金融服務業務或考慮在未來五年內分折上市。養殖魚類業務也有策略投資者加入,或會到海外上市。
常有人問關國忠,企業精神是與生俱來還是後來培養的?
他的答案是,兩者皆有。
“成長的環境很重要。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要學會利用有限的資源,想辦法發揮創意制做玩具。從16歲開始就自己一個人生活,培養了我獨立的性格和理財觀。當然,或許我骨子裏有著一些做生意的基因。”
從26年前的2萬元到今天的逾億元生意,關國忠並不樂意爲自己貼上成功企業家的標簽。
“我不希望大家只是看到我是商人的一面,每個人都在扮演其他角色,像我是人夫和人父。一個人是否成功,是看他是否能夠很好地駕馭握在手中的東西,包括時間。給家人更多時間,給有需要的人更多關注,對我來說更重要。”
每天無論多忙,他和太太及四名子女都會盡量回家吃晚餐,每年也會至少全家出國旅遊一次。
訪問過程中關國忠不只一次以“開門”“關門”來作比喻。談到挂牌上市及脫售旗下品牌時,他的回應是:“門並沒有關上。”然後還溫馨提醒道:“這和‘門是打開的’不同。”
經常,他的答案就像臉上一直挂著的弧形笑容,不張揚,但寓意深長。
九位數脫售窗膜生意
懷抱著淩雲壯志的年輕人,成立窗膜公司後,沒想到一開步就栽了一個大跟鬥。
當時關國忠向一家美國公司爭取到一個窗膜品牌的獨家銷售權,爲他們開拓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市場。
入世未深送貨收不到錢
由于入世未深,關國忠和對方簽的合約並不全面,只有簡單的一頁紙。基本上只要達到銷量目標,合約就繼續生效。他努力在東南亞和澳洲跑透透,兩年內銷售點已全面建立,銷量也直線上升。
“當時我們是先收錢再送貨,但一名澳洲熟客說他在更換銀行戶頭,要遲一些還錢,結果9萬6000美元的貨櫃一去不回頭。”
原來,他沒有獲得新西蘭的銷售權。美國公司看他們生意火紅,于是聯合那名澳大利亞客戶,直接把貨送給他們,但是從新西蘭出單,以搶攻澳洲市場。該美國公司的一名職員不願同流合汙,離職後把這一切告之關國忠。
當時,年少的關國忠還飛到澳洲會見律師,以爲可以索賠。他說:“律師說他的客戶沒有意願要解決這件事,而且在打網球,所以沒有來。這個心理打擊是多麽大!我們特地飛過去,他卻在打網球!”
律師提出賬目一筆勾消就不必支付律師費的條件,如果硬要打官司,贏了也只能得到對方公司的兩元繳足股本。
“當時我們很天真,心想還有其他的澳洲銷售點和東南亞市場可以打拼,所以決定當買一個教訓,重新開始。沒想到周五簽下同意書後,下周一回到新加坡公司時,就收到美國公司終止合約的通知,真的很絕!”
威固列入千年來 首100個偉大發明
懷抱著企業家的打拼精神,1993年他飛到美國尋求法律途徑討回公道。經過三年“抗戰”,該公司在開審前三天同意庭外合解。
後來,關國忠開始代理矽谷一家高科技企業研發的窗膜,把産品注冊爲自家品牌威固(V-Kool)。經過努力打拼,威固從新馬、亞洲、中東、歐洲,回歸到美國本土市場。
也令他引以爲傲的是,美國著名科學雜志《大衆科學》(Popular Science)在1999年底還把威固列入千年來首100個偉大發明之一。
低價買下當年騙他的公司
商場總是迂回難料。2008年金融風暴後,關國忠以低價收購當年令他栽了跟鬥的美國公司Film Technology Inc,主要考慮到它的廠房和庫存,加上在超過60個國家銷售的窗膜品牌SunGard,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2010年美國和日本挂牌公司找上門,關國忠把整個窗膜業務以九位數脫售,爲20年的打拼劃下美麗句點。
我不希望大家只是看到我是商人的一面。一個人是否成功,是看他是否能夠很好地駕馭握在手中的東西,包括時間。給家人更多時間,給有需要的人更多關注,對我來說更重要。
——關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