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我們從簡單的計算機模型中直觀地感受到了疫情擴散的狀態,也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真的是“計算機仿真告訴你‘爲什麽現在還是不要出門’”。
在一個信息化的社會中,其實還有更多的科技力量在幫我們攻讀當前這一難關。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當前抗疫的那些“黑科技”,也期待爲未來提供多一些可能的借鑒。
抗疫前線新添5G“傳送門”
5G遠程傳輸技術實現了前線“戰場”與後方“智囊”的無縫銜接。北京、武漢兩地的信號傳輸幾乎感覺不到延遲。現在是最需要團隊合作的時候,需要群策群力。5G技術的及時利用,給遠程會診、團隊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根據目前的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引起多種並發症,援鄂前線的醫護人員多是急診、呼吸科的專家,當患者出現其他髒器衰竭或需要心理疏導的時候,後方便可以遠程快速提供支援。
針對地區疫情防控的需求,騰訊雲在部分地區完成了人群遷徙態勢感知平台的搭建,基于騰訊脫敏的位置數據,提供大數據可視化展示系統呈現人群定向遷徙分析、目標區域人群畫像洞察等維度的信息産品,覆蓋PC端、移動端及大屏。同時通過地圖、3D渲染、2D圖表等方式,呈現覆蓋全國地域的人群遷徙及畫像統計信息的可視化呈現,助力各部門更加直觀的掌握各項數據,迅速做出防控決策,目前平台已投入使用。
社區智慧平台精准覆蓋嚴防死守
無人機防疫小分隊,在特定區域內進行志願服務,開展無人機作業防疫消殺噴灑消毒工作,通過技術的拓展應用,不僅噴灑面積更廣、效率更高,也避免了人員密集接觸可能帶來的疫情傳播,更有效解決了防疫工作中設備缺乏、人手不足等問題。河南等地,也在使用無人機在村鎮上空巡視,對不帶口罩外出及仍在聚集的居民進行勸誡。
視頻輔助測溫系統實時監測守衛樓宇
集成先進的信息技術,可根據之前設計的指令、地圖及對環境的熟悉程度,建立信息庫,自主識別讀取地圖,自主識別讀取工作環境,自主規劃路徑,完成物資的點對點配送。在這個過程中,它會自動避障、自己開關門、坐電梯等等,送到目的地之後,目的地護士站的人員也會通過相應的識別手段,人臉、指紋、ID卡,打開箱體,拿到配送的東西。整個輸送過程無需人員操作,減少了醫護人員進入隔離區的頻次,起到很好的隔離保護作用。
(本文由中國信息化周報記者劉詩揚編輯整理)
你還知道哪些運用在這次疫情中的“黑科技”,歡迎留言分享。
有哪些運用科技手段面對疫情的建議和意見,也歡迎聯系本刊編輯部[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