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千媽媽。
曾經有一個媽媽憂心忡忡地問千媽:
我家孩子小時候很乖,很聽話,可自從進入青春期後,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喜歡跟我們頂嘴,叫他不要幹什麽他偏要幹,也不願意和我們溝通。孩子這麽叛逆該怎麽辦呢?
作爲家長的你們,是不是也感同身受呢?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孩子變得不聽話、愛搗蛋,甚至還和你頂嘴。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孩子變得脾氣暴躁、隨意任性,甚至處處和你對著幹。
每個孩子都會經曆“叛逆期”,而且還不止一次。“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對于這種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經曆過,只是身爲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孩子的感受了。
其實,所謂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叛逆並不是什麽壞事,相反,它是一個好的開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表現,對孩子來說那是成長的一個標志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爲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爲此而撓頭。
01、孩子叛逆是一個好的開始
叛逆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從孩子一生的發展來看,叛逆其實是一個好的開始。
1、叛逆是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的表現
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發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叛逆的産生需要以這兩者爲基礎。叛逆說明孩子生理成熟了,變得更聰明了,才有跟父母反抗的資本。這樣一想,身爲父母,有沒有開心一些呢?
2、叛逆是人格成長的需要
叛逆是孩子探索自我的方式,通過與別人的差異去明白“我是誰”、“我想要什麽”、“我擅長什麽”,最終形成統一的人格。這是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務。如果孩子一直很乖,對父母言聽計從,反而要替他們擔憂,因爲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缺乏主見,流于平庸。
3、叛逆是不良情緒的發泄途徑
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緒多變,如果他們把這些不良情緒全都掩飾起來,不叛逆、不發泄、不吐露,那麽孩子的內心必然會堆積起大量的負能量。
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
4、叛逆是對人際關系的一種調整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系的重要特征。而進入青春期之後,親子關系會發生變化,“自主”取代“依戀”成爲親子關系的突出特征。在青春期順利完成從“依戀”到“自主”的轉變,對孩子未來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十分重要,叛逆則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
在這一時期,孩子會開始尋求同齡人的支持。具體表現爲:好面子、自尊心強;重視朋友關系,易受朋友影響,可能會做一些自己不喜歡但朋友認同的事,如抽煙、喝酒、戀愛……對孩子來說,這是成人的象征,代表他們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同時也意味著,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一些危險,比如暴力、酗酒、犯罪等。這時就需要父母來進行良好的引導。
應對孩子的叛逆?
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從幼年到成年,會經曆3個特別的時期,期間都會表現得很逆反——父母可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區別對待。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的行爲,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爲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爲“兒童叛逆期”;
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1、2-3歲:寶寶叛逆期
特點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對策
面對“寶寶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辦法是接納,並引導。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即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讓孩子做一道選擇題。如,進家後,父母與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換成可供孩子選擇的陳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邊或是放在鞋架上。”睡覺的時候,父母給出的選擇可以是:“咱們是現在上床,還是五分鍾後上床?”
父母給出的選擇其實是事先篩選過的,並且自己可以接受的。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方面,父母可以對孩子的行爲做到良性引導;另一方面,孩子也不會産生被控制感,相反還可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如果孩子不要你給出的選擇,而想要額外的,可你不能接受,那就直接告訴孩子,他們所提出的不是一項選擇。然後再重複你給出的選擇,讓孩子決定。
此外,孩子在面對固定的那個照顧者(比如媽媽)時更容易出現逆反行爲,建議家中其他人多參與到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來,特別是爸爸要多陪伴孩子。爸爸陪的少,孩子缺乏規矩、不能等待、脾氣大的情況,會更容易發生。而爸爸參與孩子成長的要點,即多帶孩子玩,而非找問題、苛求孩子改正某個行爲習慣。和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系,做好榜樣,孩子會自然地模仿爸爸的行爲,並且更容易建立規則意識,因爲爸爸的一言一行裏都是規則。
2、6-8歲:兒童叛逆期
特點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同于嬰幼兒時期的寶貝,他們認爲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願意讓家長拉手,不讓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大人說東,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不講道理,愛哭、比較嬌氣等。
脾氣秉性的突然轉變,以及強烈的逆反心理都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常見現象。孩子進入學校後學到了很多知識,他們急于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因此會開始要求獨立,行爲上想要脫離爸爸媽媽的掌控,表現爲說話做事老氣橫秋、獨立、有個性。
對策
對待這個時期叛逆的孩子,父母應該更多的以互動的方式來溝通,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觀點,再來進行評論。
父母可以適當的下放權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讓他自己做主。讓他充分的感覺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對于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別的愛好、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孩子高興,媽媽也輕松,學習動機增強,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這一時期的孩子,因爲將他們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對抗上,他們的成績可能會很不穩定,而且孩子會因爲沒得到恰當的引導,變得更加叛逆。這時,父母要有技巧的化解與孩子的對峙狀態,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長專權。
此外,這個時期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規律。比如飯前做作業,飯後看二十分鍾電視,這些約定俗成的事情,有助于幫你更好地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爲。
3、12-18歲:青春叛逆期
特點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由于心理發育還尚未成熟,常常會覺得有挫敗感,處于“煩著呢”狀態。這個時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挑戰父母權威的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獨立宣言。
對策
在這個時期,作爲父母,如果想通過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麽,十有八九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強。
父母要盡量少幹預孩子,盡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就算孩子有什麽做得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盡量忽略,只選最重要的三四個問題,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在談的時候,千萬不要長篇大論。只有說的少,孩子越會聽得專注,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父母要開始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此外,父母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比如名人傳記等,讓他內心有個學習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樣來約束自己的行爲。
另外,這個時期可以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人,去高校學府感受感受等等,給予他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
總結
叛逆並不是什麽不可原諒的錯誤,更不是什麽無法解決的難題。他對于孩子來說是一次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作爲家長無需過分的焦慮,只需要放下慣有權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導,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
喜歡千媽的文章,記得點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