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36氪旗下數字化産業研究及服務平台數字時氪第三期TO B下午茶在北京豐台區紫辰院舉辦,以“數字建築新探索”爲主題,聚焦數字技術如何賦能行業,探究數字化轉型之下,建築行業的發展路徑。
建築行業屬于系統、複雜且分散的生態圈,無法通過單個企業或單個賽道産業鏈便可完成數字化轉型。我們看到在建築行業,隨著新技術、新平台的不斷引入,出現越來越多數字化的身影。比如,BIM理念下軟件商的風起雲湧,智慧建造中工程方的奔赴探索,建材、裝修與物業等參與方也圍繞著新技術、新理念、新場景不斷布局與拓展……
在此次活動中,36氪業務發展專家羅松老師作爲主持人,與來自各個領域的代表性企業,一同分享討論所在賽道的現狀、産業上下遊關系、公司業務定位、人才的轉型以及未來的機遇,從而挖掘探討建築行業所蘊含的更多的數字化機會。
“數字建築新探索”活動現場
受邀嘉賓分別是(從左到右):
明源雲集團生態投資總監 郭世偉
小庫科技協理、商務VP 馬丁男
群核科技(酷家樂)副總裁 張吉
北京交通大學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 朱力
碳中寶 創始成員 王翰元 (Karen Wang)
禦風資本 投資總監 張則揚
核心觀點節選:
建築業未來始終都會是支柱性行業,只是它的存在形式會有所演變。隨著行業的下滑,其實也是需要去創造更多的場景,大部分建築科技公司都有很好的場景、環境與平台。
如今用戶的需求逐漸精確化了,更多的是要真正找到客戶的關注點,然後短期內能達到效益,這是我們感知的一個趨勢,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國內很多設計院的內部流程體系是連續性的,一線設計師在工作環境中更像一顆螺絲釘。在一個市場高度壓縮的環境中,設計師不止需要基礎設計平台,可能更需要智能化的提效工具。
地産的黃金時代並非已過去,只是說國家什麽時候再需要這個經濟引擎的時候,它還是會出來的,所以無論對于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地産都是經濟的最大壓艙池。
從建築標准規範層面看,由于最早是從西方國家借鑒到國內,也是因爲複雜,很多設計規範偏保守,安全系數實際是真實的兩倍,甚至三倍。這就需要數字化的理念,去規範、去搞清楚每個環節的內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空間。
裝修市場對于信息化的訴求很奇怪,要麽根本就沒有,要不就非常高,山頭很大,但大的企業很少。這個市場要實現數字化,必須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技術,或者是采購成本更低的一些技術。
數字化時代中,建築科技服務商也應該思考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將自身轉變爲一個整合方,改變在微笑曲線裏的底層狀態,尋找到一個話語權的機會。
新技術的發展中一定要出現新的思維。不能說我想要一個跑得更快的纜車,它一定是變成了汽車飛機。設計與AI的結合也是如此,要區別于過去的傳統生産工具,我們要如何與他們共生,也是在設計院市場上需要面對的。
曾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國內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借鑒歐美,具有一定的“後發優勢”。隨著現今技術進步以及國際環境日益嚴苛,我們真正可借鑒的東西也越來越少了。因此對于當今人才的要求除了前述的基本素質外,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勇氣和魄力也顯得更加重要。
建築行業的突破不一定來自于建築行業本身,可能也會來自信息行業。建築歸根結底是人居住的一個環境。我們做好能耗,把低碳打通,減碳的同時商家也能獲得一些成本激勵。這裏面也是非常有創新空間的,參與者並沒有那麽多。
以下爲沙龍討論實錄,經36氪編輯整理:
主持人(羅松):歡迎大家參與此次活動沙龍,首先請大家逐次做下自我介紹,包括所在行業、公司及自己的簡單背景。
張則揚:大家好,我是張則揚,來自于禦風資本,禦風資本是馮侖先生發起的一個投資公司,我主要負責看中早期的風險投資,目前看到比較多的空間數字化,也叫數字孿生或者元宇宙,今年我們成立了一個平台叫第一推力,我們把和地産科技、建築科技相關的股權投資都放在這個平台上,這個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領域。
王翰元:各位觀衆,大家好,我叫王翰元(Karen Wang),是碳中寶的創始成員,我們現在也開始做相關企業一站式碳核查的平台,建築是非常重要的板塊。在中國有了3060政策之後,一些重點行業也納入了碳交易的管理範圍。建築雖然不在內,但是和建築息息相關的生態有很多,這也是我們今年非常重點的一個方向,去做一些公共建築領域的成功案例。今天非常開心,在這裏和大家分享。
朱力: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交通大學的朱力老師,過去從清華土木系畢業之後一直從事數字建築行業研究。數字化其實在建築領域程度是比較低的,我也特別希望能夠在我們的研究過程當中,涉及到一些數字化産品,並嘗試推廣到市場應用,所以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張吉:大家好,我是來自于群核科技(酷家樂)張吉,酷家樂是一家全球最大的3D雲設計平台,在設計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數字化技術,例如雲渲染技術,BIM圖形技術等等。我之前是在廣聯達工作,負責國際業務,是在海外待的時間長一些,這兩年回來之後,感受到國內在建築數字化的一些研究做得還是比較深的,這次過來也是想和大家多做一些交流和學習。
馬丁男:大家好,我是小庫科技的馬丁男。小庫科技是一家年輕的創業公司,公司致力于將新科技轉化爲建築産業底層新語言ABC(AI-driven BIM on Cloud 雲端智能建築信息模型)及相應雲端應用,打造覆蓋産業全周期的智能設計産品、服務與解決方案。小庫基于算法和應用層面助力建築産業升級,最早從開發型住宅智能規劃角度切入,形成SaaS産品,逐漸深入到單體、構件等尺度,並延伸到公建、産城、商業等業態中。此外,近兩年也開始拓展智能裝配設計、地産解決方案等更多場景。我目前是負責公司主産品小庫設計雲的運營與商務,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跟大家進行一次線下的交流。
郭世偉:大家好,我來自明源雲的郭世偉。明源雲一直是立足于地産數字化領域,去年在香港上市。明源雲的話其實在地産行業包括了從施工到營銷側,到ERP ,再到物業空間管理,覆蓋面也比較廣闊。今年的話,我們會更多聚焦在不動産這個領域,如城投城建、園區管理方面,做這個領域的一些創新。那麽我主要負責戰略發展中心的生態與投資部分,也非常期待下午的討論。
主持人: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共同的問題,大家都說現在地産行業的黃金周期已經過去,開始慢慢回落。那麽對于建築行業的一線從業者而言有什麽樣的一個影響?然後大家是怎麽去應對的,可以結合自己所在領域或者賽道來談談看法。
郭世偉:地産行業從黃金時期走向白銀時期的過程已經很長了,也在從以前的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管理轉變。這幾年在這個領域裏面,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說用戶的需求是逐漸精確化了,也就是對客戶的需求的把握要求更高了。以前的話我們可能分成幾個層面,到現在來看,更多的是要真正找到客戶他自己的關注點,然後能短期內達到效益,這個是我們感知的一個趨勢,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馬丁男:從大的周期看,地産行業確實已經告別了過去的高速擴張階段。另一方面,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依然穩步發展,按照十四五規劃,在2035年我國城市化率要從當前的60.5%提升到75%,因此每年將保持穩定的增量。對于市場來說,可能更需要調整布局,優化生産關系和發展邏輯,一方面尋找新動能,另一方面通過精細化運作實現提質增效。而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地産的數字化轉型道路漫長,尤其面對繁雜龐大的上下遊産業鏈,需要通過整個生態共同努力推進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所謂的數字化,要從業務的流程運營,尤其是地産是一個這麽冗長龐大的領域,要通過一個生態去共同努力推進才能解決的一個事情。如今,需要找到適合的場景,從過去的直接開發銷售變成了多元素的運營,持續地去針對于物業、園區進行管理。另外,對于當前時代的業主,95後的他們面臨什麽樣的需求,也需要地産做一些細分性的調整和轉變。
張吉:確實,房地産這個一直在往下,不過房地産實際更多的還是偏住宅類的。如果看建築層面的話,還有商業建築和工業建築。只不過在住宅類這方面,新增市場對我們來說是確實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與變化。一是整個建築行業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由增量市場變成了一個存量市場。二是住宅市場也在向更多元化和更細分的市場變化,包括一些技術上的變革。
比如說,曾經我在做BIM産品的時候,大盤上住宅新增市場的增長率在變緩,但BIM相關的市場實際每年都在是以30%的速度往上漲。同理來看,雖然住宅類在變化,但整個大盤實際還是在漲。僅看建築數字化的話,他比以往會增長的更快,所以我認爲這個行業機會還是非常的多。
朱力:作爲這個行業的研究人員,建築地産行業相對于其他基礎設施,如鐵路,橋梁隧道等,發展下滑是比較明顯的。從學生就業來看,如今入局熱潮已是一去不複返了。但從基礎設施來看,我感覺至少還是能維持一段時期的發展。那麽從這個建築行業數字化角度看,還很有前景。比如在施工階段,數字化成本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在運維階段,像商業地産的結構健康監測,也是未來的一個重點。
王翰元: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非常好。首先我認爲這個行業不僅包含每個從業人員,也包含建築內的每一個人。那行業怎麽變動呢?我從兩個角度觀察,一個角度是碳中和角度的觀察;一個角度是從我在帝國理工從事氣候研究出發,來看這個行業的發展。
其實碳中和不是一個新的事情,變化的僅是過去看此方向的形式。從全部行業的數據看,建築全生命周期的碳排量在全球貢獻了接近 40% 的總碳排,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所以也是爲什麽說建築行業的脫碳減碳固碳是一個重點方向。雖然可能傳統的形式有了一定的下滑,但其實它也催生了垂直領域的一些新的機會。我感知甲方也是有變化的,需求也更加細分了,有物業端、有建造端的,甚至是個人端的。
第二個角度無論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還是建築從業角度,缺乏人才也是一個大家都認可的現象。不過建築行業始終是支柱型産業,未來依然也會是,只是它的形式會不一樣。隨著行業的下滑,其實也是需要去創造更多的場景,大家所在的公司都是一些很好的場景,很好的環境與平台。
總結一下的話,我覺得其實風險和機遇是並存的,然後有一個比較有危機感的體會,未來行業不管是下滑或者上升,其實對于專業度的考慮會越來越高。
張則揚:剛才主持人提說地産的黃金周期已過,我個人的觀點是有些不同的。市場從15年去庫存的悲觀,再到後面 17、18 年的高速發展的樂觀,再到現在的三條紅線,恒大等房企的暴雷悲觀,不過又是一個市場周期,但整體地産未來還是大有可爲的。
那從宏觀來看,中國的城市化率其實跟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增長空間,雖然中國的新生人口有下滑,但是每年來到大城市的應屆生或者其他人口的流入,其實對整個地産還是有一定支撐,目前只是一輪國家的調控,加上恒大的暴雷,導致了市場的悲觀。低迷的市場從三線到二線再傳導到一線。
等悲觀的情緒過去,未來再過4-5年,這個市場還是會好起來的。我個人認爲並不存在說地産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只是說國家什麽時候再需要這個經濟引擎的時候,它還是會出來的,所以無論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其實地産都是經濟的最大的壓艙石。
關于建築行業數字化怎麽看?其實我覺得這裏面有一個因素在于說你怎麽整合,怎麽從乙方整合到甲方,逐漸掌握話語權的一個過程。因爲最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國內更多的是做包工頭,無論是中建、中鐵或是說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單位,那個時候建築是很掙錢的。但是地産發展了以後,由于地産更加接近微笑曲線的上端,它去找政府拿地,拿地後再去找建築公司,反而在這種模式下,地産公司作爲甲方,可以讓建築公司先給他墊資,甚至有時候會零利潤率合同,再通過增項賺錢,地産主導的建築公司的話語權
如今,隱約可以看到開發商與數字化創新公司存在類似這個關系,用數據化來”裹挾”開發商發展。比如開發商苦貝殼渠道久已,因爲貝殼他掌握了流量與新房渠道,將開發商的很多利潤給“吃”下來了,導致開發商從原來的甲方轉變成了乙方的狀態。和當年中海和中建産生的內部矛盾一樣,體系內三級公司是二級公司的甲方。
當前在數字化時代中,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應用數字化的手段,把這種數字化科技服務商轉變爲一個整合方,改變在微笑曲線裏的狀態,所以這個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機會,尋找到你的一個話語權的機會。
主持人:大家分享都很精彩。剛才其實朱教授提到一個觀點,建築業數字化水平非常低,然後我想問您一個觀點,結構工程本身是重規範的,體系也比較固定,很難去做創新。您如何看待這個觀點,您認爲建築行業的學術研究方向,應該如何與行業的數字化去接軌呢?
朱力:比如說裝配式行業吧,其實我們有相應的規範,我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裝配行業相對于傳統的那種現澆模式就是精細化,很多的規範,也在向數字化去靠攏。
爲什麽建築數字化難呢,第一是因爲它太複雜,對于一個工業的産品,我們可以把它搞得很清楚,因爲它的體量就那麽一些東西,但是對于建築整個環節,從設計到施工再到運維其實非常複雜,涉及到大量人力、材料、組織等等。規範層面看,由于最早從西方國家開始産生的學科一直到中國,也是因爲複雜,所以很多設計規範偏保守,它的安全系數實際是真實的兩倍,甚至三倍。這就需要數字化的理念,去規範、去搞清楚每個環節的內核。這裏面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空間。
其實這也是現階段做研究的一個重點。比如在施工環節的管控與監控,包括用量信息的提取及整體優化等。建築市場畢竟是非常的傳統,也挺封閉的。如果能夠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完了推廣出去,對于整個建築市場來說其實是很大的空間。
主持人:感謝朱老師。然後下個問題我想問酷家樂張總。張總其實在建築信息化領域已經有十余年了,剛才也提到您在國外的一些經曆,請您聊聊當前國外建築信息化的進展程度、特點以及對于我國建築業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
張吉:其實國外每個國家的差異也還是蠻大的,我反而覺得中國作爲一個大一統的市場,在推動數字化方面實際是有很多的便利條件與優勢。我當時主要在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和歐洲英國。曆史上發達國家的建築業的快速發展期,成就了他們上一代很多的企業,如Autodesk等。
因此你可以看到他們的建築信息化確實非常高,但是在采用最新技術方面是不如國內的。如果你再看東南亞那些國家的,相對于中國來說,他又是一個比較落後的,發展比較快的,新建建築比較多的市場,數字化需求也比較高
綜合來看,對中國建築行業數字化是有借鑒意義的,我這些年的體會是國內的數字化技術和成長的環境都是特別好的,包括剛才提到的規範和標准,實際越規範越標准,對數據化是越友好的,反而沒有規範的話,這些很難去做,因爲它個性化太多了。
主持人:有一點提到,裝修市場雖不斷擴大,但是根本比不上裝修公司的擴張速度。酷家樂作爲裝修市場的生態構建者,對當前的市場格局有何看法,具體有哪些戰略布局呢?
張吉:裝修市場實際是挺有意思的,雖然這市場挺大,但是入局後發現非常苦,企業大部分都特別小,沒什麽錢。可能夫妻兩個人就能成爲一個裝修公司,叫上幾個老鄉成立一個施工隊就可以開始幹了。所以他們對于信息化的訴求就是很不一樣,要麽根本就沒有,要不有的話就特別的高,這就是這樣一個分散市場的特點。市場很大,但大的企業很少。所以對于這個市場的信息化要發展起來,必須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技術,或者是采購成本更低的一些技術。
然後酷家樂這些年成長起來最大一個特點就是把效果圖快速制作普及化了,普惠了基本大家都免費,以前可能一張要兩三千,那貴一點肯定會更高,但是現在基本上成本就很低了,我覺得可能更需要一些這樣的技術。
過去我們主要是在家裝行業做了十年,現在實際在向公裝與商業空間方向去轉。一是房地産整個的下滑對家裝市場是有影響的;二是你會發現公裝這個賽道上還一直沒有一個提供此類技術的數字化産品。
主持人:那麽在設計層面,小庫的馬總很有發言權。小庫其實深耕在智能設計領域,咱們在推動市場化的過程中有沒有受到哪些阻力?尤其是各類設計院當前的數字化狀態感知如何,他們從哪些角度尋求改變呢?
馬丁男:小庫2016年成立,2017年發布産品內測版和公測版。作爲國內最早進入智能建築設計領域的公司,這幾年確實有很多感觸。
具體來說,可能外界認爲建築設計這個行業看起來還是比較光鮮,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一方面因爲早年高校的擴招,行業湧入了大量的從業人員,使得行業人才密集度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們整個設計院的體系是延續前蘇聯的,大部分一線設計師在工作中更像一顆螺絲釘。
在推動行業數字化升級時,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已經高度密集化的市場,而且在其中的設計師們每天又非常繁忙,對于新技術的學習意願可能是有的,但是投入學習的時間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此外對于産品來說,切入建築設計這樣一個高度專業、複雜的生産環境,難度也是極高的。因此對于小庫而言,我們要做的並不只是提供一個基礎工具,而是希望打造一個真正智能化的設計助手,幫助設計師減少重複低效工作,得以聚焦于能夠帶來更大價值提升的部分。
當前各類設計院都在積極擁抱新科技,期待數字化的升級。而行業數智化發展的第一步其實應該是思維方式的轉變與革新。我們需要的不是跑得更快的馬車,而是讓其實現從馬車到汽車、飛機的跨越。建築産業與AI的結合也是如此,我們如何找到新技術的使用場景,真正革新傳統的作業方式,這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主持人:其實設計行業您剛剛也提到它是智力資源密集型的一個行業。然後包括智能設計和人力的參與,他們這兩塊有一個平衡點在哪?未來的設計師具備哪些特征呢?
馬丁男:我覺得首先是大家如何去看待人工智能在設計環節中扮演的角色。其實算法本質上還是基于輸入條件去完成一種目的,無論是強邏輯算法驅動,還是通過神經網絡機器學習,從條件到結果的輸出,並不能形成所謂真正的“意識”。
以前有媒體做過行業的不可替代性報告,我們設計師的不可替代性排名是很高的。因爲建築設計的過程是需要不斷進行綜合判斷的運籌決策,各環節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千變萬化的。對于設計師而言,面對新科技,一定是需要強強聯合去找到各自真正的優勢點。比如在一些有明確邏輯的場景上,將重複性或強計算性工作進行工具化替代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麽對于設計師來說,我覺得其實要求是變得更高了。未來即將湧現的各類工具,它們一定會把精細數據分析或者重複性計算、標准化輸出這些勞動替代掉,當這些東西褪去了,設計師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麽?是抽象思維能力?溝通能力還是統籌決策能力?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回到一個把控全局的角色,而這也正是建築師這一職業身份的初始內涵。
主持人:好的,謝謝。其實在建築領域另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碳中和,然後下個問題我想問一下碳中寶王總,其實碳中寶一直在做一些碳中和、碳金融相結合的一些探索。然後在建築碳中和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如何發揮作用,充分引導建築行業的發展呢?
王翰元:謝謝主持人。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交叉行業的問題。如果將碳中和稱爲一個新興行業的話,確實也是剛起步。然後金融與此有什麽關系?我會從幾個角度來看,一個是有什麽關系?一個是我們做什麽?還有一個是未來可能有哪些方向值得去探索的。
我們在建築行業接觸的客戶,以公共建築爲主,比如商場,還有少量大體量的基建。他們關注的點,一個和政策要求與可能的影響與執行有關,比如今年4月1號公共建築要強制做碳計算,包括運營也是很大一部分。
分享一些案例,我在中國香港也待了7年的時間,香港的地産企業多以家族式爲主,曆史都不短,很多的企業今天其實已經不再是傳統的開發商的角色,有一些我們接觸的老牌地産企業其實很有互聯網思維。這一類客戶現在也到了管理交替期,新一代的管理者對于環境的關注度要比老一輩的企業家更敏感,可能也和他們受到的教育熏陶有關系。
還有一點,有時候我們接觸跟樓宇有關的客戶,甲方不一定是建築行業的,還有是金融行業的,比如全國多家網點的銀行。那這些行業在做碳合規的時候是和建築分不開的。在具體做的時候,以摸家底爲基礎,在做碳計算的時候是非常依托于建築數字化能力本身。然後現在就很有意思的事情來了,建築行業的數字化參差不齊,總體是有很多提升空間的。
第二個角度我們做什麽?碳中寶在建築這塊也隨著客戶一起成長打磨産品,定位在SaaS端,希望更快速和簡單地把平台碳排放計算出來,方便高層管理者更好地制定碳排放路線與規劃。不同的行業,不同甲方她對接的部分是不一樣的,也很考驗我們怎麽把業務抽象成SaaS平台。那現在我們針對不同的客戶類型有大量的咨詢工作在做,服務主要是以境內和香港爲主的一些地産客戶。
第三個談到與金額有什麽關系?其實碳中和到最後除了合規以外,它也是一個新增長,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塊。比如,現在港交所是要求披露 ESG 報告的,有清晰的框架指引,其中碳排放是環境披露 (E) 中很重要的一塊。A 股也在逐步完善對于上市企業非財務披露的指導。這對于已經上市的或有准備上市的企業,就是一個新的金融需求。
我們也和金融機構溝通過,比如給客戶做了碳排計算以後,對他們也有幫助。簡單來說,一個企業發債的時候,金融端如何去判斷債的用途,在推動過程中,包含企業的環境評估等,這些其實是和金融強相關的一塊。
最後是建築行業與碳市場,大家都知道去年開始推行的全國碳交易市場,包含八大行業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建築雖然不直接在全國碳市場,但是上下遊供應鏈息息相關。然而我認爲一切碳交易的底層還是需要知道企業自身的碳排數據,才能更加科學高效地做碳資産管理,這也是我們現在主要在做的事情之一。
主持人:對,剛才大家也提到了人才匮乏的問題。接下來我想請大家各位結合大家所在的領域,你們認爲現在建築數字化,需要一個什麽樣的人參與?
張則揚:建築行業數字化人才的話,一是擁有是建築行業的背景,二是擁有數字化的知識,區別于傳統信息化,信息化是把企業內部的流程給存到了系統中,數字化是利用數字化推動組織升級,提升效率,包括整個組織關系、權利關系和生産關系。三是組織管理能力,在做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必定是會涉及到組織部門的調整與改革。那這裏面便需要很強的做組織績效、做管理的人才來平衡這些關系與利益的重分配,才能把將數字化在大企業中推動下去。
王翰元:多個角度來探討下。首先對于我們創業公司是需要通才型人才,特別是早期創業公司。同時,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對于數字化的理解也是根據每個行業需求程度是不一樣的。當然也看到一些案例,比如有些朋友做一些有意思的科研項目,如何用深度學習去看現場施工的聲音對個人效率影響等,其實從一個從業的角度來講,還是蠻很遠的。但是目前對于基礎的數字化信息的認知和了解,確實對我們這一代從業者來說是一個更高的要求。在大企業來中,我覺得是更好的去做團隊協調,高效執行與完成的能力是很需要的。最後不管是在什麽樣的位置,雖然現在對于通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我依然相信在專業性上還是最重要的一塊。
朱力:我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很多高校都在開設智能建造、BIM相關的課程,結合具體的課程設置,一個是以編程爲基礎的軟件能力的訓練,一個是結合對行業內工程的理解,以力學爲基礎的結構設計學習能力。可以從國家層次看到,面向未來的設計院、施工單位等從業人員的培養也可能是這樣的模式。
從設計、施工與運維階段來看,首先設計階段是需要有工程背景的,無法取代的,你沒有一個結構概念的話,根本也幹不了。施工層面就比較複雜了,力學的基礎能力、協調與溝通能力。運維層面需要對結構壽命進行評估,對于硬件知識又有了需求。總之,我覺得應該是以工程力學爲基礎的工程能力,以及再加上相應的在軟件知識的,再深入的話,需要根據具體階段,補充相應的能力。
張吉:建築數字化需要什麽樣的人才?從做信息化的從業者是什麽樣的背景出發,比如廣聯達主要是有三類人,一類是建築工程相關專業畢業的同學,一類是計算機或數學專業,以程序員爲主,還有一類人是市場營銷層面的,做運營等,各占三分之一。
對于整個建築信息化來說,我覺得可能更需要的是學生,以及更多的新政策力量進來。雖然這類人才是很難從社會上直接招到的,關鍵在于公司層面的培養機制,這樣才是最好的。然後大家相互協調組織,一起去解決問題。
馬丁男:張總的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我們現在也在陸續和一些高校合作,其實國家層面也在推動高校與行業企業的更多對接融合,人才還是要從學生中來,從初期開始培養。那對于我們這種跨行業的創業公司來說,其實是需要懂技術、懂業務、懂流程,甚至還要懂組織管理的綜合性人才,這個確實是很難的。
當然我還想補充一點,曾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國內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借鑒歐美,具有一定的“後發優勢”。隨著現今技術進步以及國際環境變化,我們真正可借鑒的東西也越來越少了。因此對于人才的要求除了前述的基本素質外,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勇氣和魄力也顯得更加重要。需要能在當下不斷變化的環境裏面找到正確的道路,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
郭世偉:我可能有一點不同的觀點,假如真有這麽一個複合型人才的話,那大家想一下這個人才咱們應該給他放到哪個部門?其實我們所謂的人才,他更多的是說找一種合適的選手,放到對應的組織裏。從公司角度來說,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一定是幾個部門之間高效的協同關系。所以說大家一定是說在這個環境裏面把他自己的所長發揮出來就好。
主持人:然後下一個問題想從兩個投資人的角度與大家進行分享。一個是建築科技和其他項目有哪些不同,還有一個是建築行業的創業者大都是從業務出身的,也是有著很強的行業氣息,咱們投資的時候主要看重哪些方面?
郭世偉:好的,因爲我們是做CVC戰略投資,那麽看建築科技或者地産科技也好,我們有很多糾結的地方。有看到很多的能力是非常好,但可能就不太適合在當前環境下去運作,比如成本控不下來,甲方不買單。另外一類可能在技術上達不到足夠的准確率,基礎上不完善,達不到客戶需求等。所以說要找到一種既符合甲方利益、産品需求,又符合市場與私人發展,裏面很多糾結點。
當然,從我們戰略投資的角度來說,也有一些破局點。一方面的話,借助外圍的能力,我們要去廣泛的連接市場中已被證明能力OK的團隊,去做一個串聯,這肯定是一個破局點;另一方面是找場景比較豐富,覆蓋面相對廣些的團隊,去做生態上的這種結合,避免單一技術場景市場不認可的情況。
張則揚:建築與地産科技都是ToB賽道,意味著它需要時間和耐心才能緩慢成長。我們是相對關注明星團隊創業,因爲如今整個主流VC的投資權或定價權其實還是在美元VC的手上,創始人的能力或整體的背景,在他們那邊不認可的話,大量資本是進不來的。團隊前期做研發、市場客戶教育,在市場擴張的時候也完全不可能是僅依托一個單一的産業資本,需要依托更主流的機構,才能把這個整個市場以及聲量做起來。因此,有兩種情況,從VC的角度來看,常規投資邏輯注重資本增值;從CVC角度看,關注項目對整體業務的作用,可能目前市場較小,團隊也一般,但是産品對內部有巨大價值,基于戰略上的考量,也會投資。
主持人:今天最後一個問題,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結合我們“十四五”經濟規劃以及大家所在現在行業的現狀,包括剛才聊的一些問題,大家認爲建築行業的數字化有哪些新的機遇或者說發展機會的問題?
郭世偉:對,其實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是說我們要找到更小的場景,把技術應用到其中,比如智能安全帽、智能工牌,應用過程中,也要解決成本等問題。本質是將新技術揉碎了通過産品給甲方賦能,讓甲方認可。另外一個點是說將之前分割的場景做一個貫穿,比如造價、施工、風控等場景裏面,看到缺少整體能力的串聯,其實我們也在找,一點點拓展與打通。
馬丁男:我個人認爲新一輪國家戰略方針落實在建築行業,主要是兩塊,一個就是綠色建築,另一個是建築産業化。通過綠色建築可以引入新新標准、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的設計方式;而建築産業化方面,設計院端主要是全過程咨詢與設計總承包。對于數字化轉型來說,還是找到新的場景去貫穿它。當前行業數字化升級還是面臨數據打通的問題,當前的很多標准其實還是比較分散,在其中一定會湧現出很多新的機會。
張吉:從裝修設計行業角度看呢,第一是裝配式內裝可能是行業未來發展很快的一個點,目前很多企業都在做,我所看到的酒店業基本上也沒有了傳統的裝修,均變成了裝配式技術。時間的推演,就會先從公裝可能拓展到家裝。第二塊是農村自建房市場,如今的別墅建築設計也發展比較迅速,底層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環境的向往,包括國家從政策、稅收等層面均有利好。
朱力:行業的點非常多,結合我的方向,我認爲BIM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BIM作爲行業信息的載體,承載了整個行業包括數據標准、規範的對接。另外,通過如機器人、設備等取代人力降低成本也是我比較看好的,企業也都是有這塊的需求,如果能做到的話,是非常有前途。
王翰元:那我從兩個交叉領域談些感受。就單講建築的話,現在也是處于比較陣痛的轉型期。單就偏重我們綠色這塊,我認爲有兩點。一個是建築和人,一個是建築和環境。
關于建築與人的話,我們現在做的一些項目其實非常創新,雖然甲方客戶數字化相對比較低,但討論的項目非常前沿的。近期,我們跟物業甲方溝通的時候,考慮如何通過一體化的平台連通所有用戶,鼓勵他們做出正向雙贏的互動。畢竟綠色真的不僅是爲了建築,最終是爲了人。因此,從建築領域本身這個容器裏去挖掘一些新場景是很值得去關注的,包括在生存環境當中如何提升空氣,或從建造、運營端做低碳的一些垂直項目等。
關于建築與環境的話,也是剛剛主持人提到和金融話題有關。我覺得建築行業的突破不一定來自于建築行業本身,可能也會來自信息行業。建築歸根結底是人居住的一個環境。我們做好能耗,把低碳打通,減碳的同時商家也能獲得一些成本激勵。這裏面也是非常有創新空間的,參與者並沒有那麽多。
張則揚:對于企業而言,我認爲更多的機會在于創業項目結合技術對業務場景更深的挖掘,重塑新的商業模式,以求切入更大的市場,話語權的轉變。核心在于在科技的手段上再向下做深一層,比如將技術産品變爲平台服務,離消費者跟進,類似于把導航産品做成打車平台。導航軟件的終局是被收購,打車平台的終局是上市,再向下深一層,市場更廣闊,跟容易出現大的獨角獸,這是我目前看到的一些機會。
主持人:感謝大家今天的精彩分享,也感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