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與政治職務●調整
隨著總理公署、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楊莉明和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李智陞雙雙扶正,22名內閣成員中,第四代領導班子就占八人,超過三分之一。此外,七個部門將設有第二部長。
本輪內閣調整雖然沒有引入新人擔任政府部門政治職務,但受訪學者認爲,從各個人事調動看來,李顯龍總理有意爲接班人留下一個強有力的團隊。
隨著總理公署、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楊莉明和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李智陞雙雙扶正,22名內閣成員中,第四代領導班子就占八人,超過三分之一。
其他六名第四代內閣成員爲財政部長王瑞傑、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陳川仁、教育部長(學校)兼交通部第二部長黃志明和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國防部第二部長王乙康。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受訪時說,2015年大選引進並擔任政治職務的新人也取得進展,除了之前受委的兩名正部長(黃志明和王乙康),另外三名擔任政治職務者(通訊及新聞部兼衛生部政務部長徐芳達、國家發展部兼貿工部政務部長許寶琨,以及內政部政務次長安甯·阿敏)本輪調整中也獲得擢升或獲得新任命。
陳慶文說:“領導層更新步伐穩健,總理也有意留給接班人一個有足夠經驗和見識的強壯團隊。”
“第二梯隊”逐步就位
接班過程循序漸進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許林珠博士則指出,新任命生效後,國防、內政、外交、財政、國家發展、人力和交通七個部門將設有第二部長,顯示“第二梯隊”逐步就位,接班過程循序漸進,不會有突變。
她說:“第四代領導班子更多會是在關鍵的領域一小步一小步接棒……他們會循序漸進加速學習,從中再看誰能吸收什麽,如何與利益相關者打交道。”
許林珠也說,衛生部接下來將共有一名部長、三名高級政務部長和一名政務次長,顯示政府對醫療保健工作的重視,包括醫療結構改革、注資和應對人口老齡化等方面。
隨著楊莉明和李智陞加入,新內閣中的總理公署部長人數從一人增至三人。陳慶文認爲,這能讓新部長在短時間內,通過接手跨部門的政府工作擴增視野。
“(領導層更新)時間相當緊湊,無法讓新部長每12個月至18個月更換部門,否則他們沒有足夠時間學習。把他們放在總理公署……能讓他們在統籌部長的指導下獲得跨部門的經驗。”
陳慶文也說,楊莉明出任人力部第二部長,並繼續協助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主管人口事務,也有助加強人口事務工作。
“如果要看婦女如何兼顧事業和家庭,改進工作場所等人力政策會扮演很大的角色。”
張思樂將從事
與起步公司
相關事業
受委政治職務10多年後,張思樂要求卸下目前擔任的人力部政務部長一職,重返私人企業,從事與起步公司有關的事業。
張思樂昨天在面簿發表貼文說:“我決定重返私人企業,繼續我的旅程,並抽出時間陪伴家人。這是我思考了一段時間後做出的決定。衷心感謝總理答應我的請求。
“我打算建立、創造、投資或幫助起步公司和企業,有些與科技有關,有些則與我熱衷的産品或服務有關。”
根據總理公署昨天發布的文告,張思樂(48歲)6月30日正式卸下人力部政務部長職務。
他也是東北區市長,會在5月26日任期屆滿後卸任,以白沙—榜鵝集選區議員身份繼續爲人民服務。
朱倍慶接任東北區市長
淡濱尼集選區議員朱倍慶將接替張思樂,出任東北區市長。
李顯龍總理就張思樂的貢獻表達謝意。
李總理說,張思樂在人力部與貿工部服務期間,積極幫助中小企業,包括提升中小企業的能力、設立中小企業中心,以及領導精益企業發展計劃。
此外,張思樂在當時的社區發展、青年與體育部任職時,鼓勵年輕人參加社區活動,並推廣企業社會責任和體育。他也推出新加坡全國運動會,並爲青年奧運會做出巨大貢獻。
張思樂于2006年從政,隨時任國防部長張志賢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六人競選團隊,在白沙—榜鵝集選區擊敗新加坡民主聯盟。他在當選後受委爲社區發展、青年與體育部政務次長,當年37歲的他是受委擔任政治職務者當中最年輕的一位。
2008年至2011年,他獲擢升爲社區發展、青年與體育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2009年,他開始擔任東北區市長,2011年大選後出任貿工部政務部長,並于2015年調任人力部政務部長。
張思樂是南洋理工大學會計系畢業,從政之前在私人企業工作了15年。他曾爲不少跨國企業擴展區域業務,曾派駐中國、香港與印度。
此外,他曾涉足于投資,也試過做生意。踏入政壇前最後一份私人界的工作是物流跨國企業敦豪速遞(DHL Express)新加坡總經理。
學者感意外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許林珠博士昨天受訪時說,張思樂重返私人企業讓人感到意外。
她說,張思樂2006年初入政壇時,外界視行動黨又添一員良將,而張思樂放棄私企工作從政,相信也做出不少犧牲。
他之後一路升至人力部政務部長,爲中小企業謀福祉,作爲東北區市長也有所貢獻,選擇回到私企的決定讓人始料未及。
許林珠說:“張思樂現在還年輕,他如果決定要重回私企,那他遲早都得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