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人漏夜赴西洋,有人風雪還故鄉。小水瓶在旅美七年之後,實現了她在自己的博客名稱中表達的夢想,舉家移民中國——當然,這是對於她的丈夫和女兒而言,小水瓶自己是遊子歸鄉。因為,在中國才有作者希望的「每天起來出門都不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的生活」。這正是今天的中國最大的特色。)
大約兩年前的某個夏日,我拖著小人和小人爹去看望一位剛搬來加州的舊識朋友,彼時她歷經了幾年美國中西部玉米地的生物博士生涯,攜同讀完博士的丈夫拖著一娃剛折騰到加州讀博後。飯桌上她非常嚴肅地問了我一個問題:「你還要回國麼?」(大約是覺得我已經在加州住了五年不會再折騰了吧)
「對啊!」
她就更加嚴肅地問了我一個問題:「你這麼一定要回國,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咱認真思索了一下,回:「我覺得應該是我希望過一種每天起來出門都不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的生活吧。不能接受生活一點不可預料性都沒有。」
彼時大概不過二十六七的這位舊友碉堡一會後,由衷地表示:”我覺得吧,都有孩子了也快三十了,好像應該settledown(安頓)了吧。」
我看看自己那隻正在旁邊不好好吃飯四處亂入的小人和感覺甚慘各種追娃的小人爹,弱弱地回應了一聲:「沒有吧我覺得還好。」內心不甘心地高聲吶喊著:Why?Why?為什麼我們要settle down?
兩年之後,在加州生活了七年,矽谷生活工作了五年之後,我終於成功攜家眷離開了矽谷,回到中國,之後又再次出發全家搬到歐洲,再度搬回中國,回頭看,感覺加州的一切很熟悉也很遙遠。時有人問為什麼這麼多年堅持不懈地要離開美國,問題林林總總但大致方向不過三類,值此年關,略加總結,也算對我的十年做個總結,繼往開來,省下以後回應的時間去投入人生新的開發創造。
第一類問題大致是機會成本類問題,譬如「你在美國念書工作這麼多年,都很熟悉了為什麼放棄」「你在美國這麼多年都有綠卡了放棄多不值得」等等, 延展開去此類問題有時變得略尖刻些譬如「那麼多人辛苦學語言來美國找工作你語言又沒問題工作順利家庭幸福你瞎折騰個啥」 等等。
既然機會成本是所謂面臨多選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那這些問題本身其實也顯示了提問者心裡那個「最高價值選項」可能是時間:七年或者通過時間才能達到的對不同的社會體系的熟悉;可能是綠卡;可能是「相對別人來說自己已擁有的能力和資源」。
而對我來說,人生最重要的是有變化和成長的經歷和感受,而這些存在於年年歲歲的每一天。平穩正常但一成不變的生活對我來說價值極低。回到開頭的那個夏日,我依然可以看到自己的初心,從二十齣頭開始漂泊和遷徙,歸根結底不過是我對生活的期許從未改變。
美國很大各地不同,有人開玩笑說加州應算獨立的一個國家,矽谷更是一個泡泡里的世界。若如此,這是一個終年陽光明媚極少雨水,匯聚了很多印度館子亞洲館子超市以及相應數量烏泱泱的印度和亞洲程式設計師的小世界。
還有一位舊友,在中西部某州讀了五六年後,畢業攜妻剛剛搬來加州工作時無限感慨地告訴我:「你知道麼?她(妻子)第一次去大華(加州大型亞洲超市)時眼睛都綠了:這裡什麼都有,過去這些年我們那裡買點中國小青菜都只有地下室的小破超市才有。」那時我心裡也很感慨,不知作何應答。
矽谷的現實的確如此:每年暑假都有很多從氣候嚴酷的中西部東部城市讀完博士碩士的年輕臉龐,仿佛候鳥一樣蜂擁而至,落戶繁殖,買車買房,隨著工資或期權的穩步增長,開始不再抗拒谷里高昂的房價漸漸換車換房的漫長生活,每年短假去附近玩一玩,僅有一次長假可能出國玩一玩,再以後送孩子去谷里遍地開花的各種加強班補習班,和數量龐大追求卓越的亞洲孩子們PK, 孩子再朝著進入常春藤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目標前進,開始下一輪的人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辛苦嗎?有時;安定嗎?非常;幸福嗎?看你對幸福的定義吧。如人所云:美國生活不過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升級版,而谷里除了地少點,牛換成了車,別的真的是如出一轍。
但在這裡住了多年後,總有那麼一部分人,會感覺內心卻越來越焦慮,環顧四周,到處都是這樣的人生,人人都是忙碌的笑臉,新聞里幾乎沒有除了美國以外的任何事情,而事實是大多數居民也壓根不關心離家五里開外的事情,作為一個對土地和牛都沒執念的人來說,我越來越覺得虛弱:我還沒有看過這世界,但已經沒有了明天。
再說說綠卡,在美居住工作多年後一般都會有綠卡,但綠卡是為了證明你長期居住在此,如果超過半年不再居住在美國,綠卡就會作廢,可以申請額外證件,但沒有證件可以讓你常年不居住在美國卻保留綠卡。說到底,綠卡不過就一張暫住證而已。
我感到很多人對綠卡的執念和誤會應該是歷史原因造成的,申請綠卡對歷史上的移民來說曾耗時長達數年,耗資也對當時的工資來說數額龐大。當年這麼燒錢燒青春的東西,自然會有一旦擁有別無所求的效應。而這些歷史條件早已有很大改。我身邊很多朋友來美讀書工作後都拿到了綠卡,其中不乏最終決定回國或者去別的地方工作後的,綠卡便慢慢作廢了,還有一個朋友回國發展很好,今年暑假終於跟我說想放棄綠卡了因為繳稅太多(是的,美國這個特立獨行的國家是全球繳稅),而相同稅額哪怕交給國內,自己企業至少還可以有不少優惠。
說到底,綠卡的意義隨著世界的變化早已改變。文藝點說就是「這對你們(老一代)來說是付出所有能得到的唯一,對我們(新一代)來說不過是選擇中的一項。」
為什麼沒那麼多人對放棄北漂的年輕人丟了暫住證不斷發問表達可惜呢?這不是一樣的麼?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北上廣逃離北上廣,曾經思想高度統一一致的中國人也正在主動被動地接受一個現實:我們都要允許別人成為不一樣的人。離家回家北漂與否都是人生常態,恰如出國回國。人生不是打通關,不是一路的裝備必須都得收著扛著死守著。再說就算打遊戲,裡面裝備也是可以賣的,斷舍離都是人生難免的經歷。之後我在亞洲歐洲間不斷遷徙,看到更多的人生百態,我深切地感覺到其實整個世界正在成為一個國籍戶籍暫住證等不再重要的世界,我們努力奮鬥會不斷獲得自由,這其中也包括遷徙的自由。
至於那些略尖刻的「相對別人來說自己已擁有的應該珍惜的能力和資源」類問題。我經常問自己:你想二三十年後,看到一個祥林嫂式的總在念叨「如果當初我離開美國就好了」的自己嗎?
即使現在擁有的很多物質或非物質的東西似乎是很多人覺得好的,我是否真的可以接受一成不變下去,然後用後半生告訴自己:我現在的生活是挺多人想要的所以是好的,就這樣過完餘生吧?
起碼我不能。當初看《革命之路》,一直覺得這電影很恐怖,因為太真實地寫出了美國生活最恐怖的地方:巴黎是我們一直想去沒有去的地方,然後我們買房升職生子再生子升職,最後我們都不記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過這樣的夢想。我只是不想在生活中主動放棄,慢慢投降,直到最終忘記那些夢想和渴望。一直覺得:其實一個人在哪裡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讓你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美國讓我感覺自己正在變成一個老人,遺憾的是,我內心還是一個少年。如果老人沒有打敗少年,少年最終會戰勝老人。
回到兩年前的那個夏日,我那位同為人母的舊友表達的其實也是現實中很多人問的第二類問題:關於接近三十面臨的社會家庭角色以及下一代教育的問題。大致可歸結為「孩子成長通常需要的穩定環境會逆向迫使對改變賊心不死的父母妥協,開始擇一城終老」的模式。
我離開美國的時候,我的孩子四歲,那時她剛剛在一個雙語幼兒園上了一段時間,開始和一些小朋友結為好友,經常談論她們,在我們後來在中國和歐洲居住的時間裡,即使時間流逝,她一點沒有忘記自己的朋友,經常表達「我的朋友們一定都在想我去哪裡了」「我很想她們」之類的。
作為她的父母,我十八歲前不僅僅是只在一個城市長期生活,甚至家裡二十年都沒有換過房子,是在同樣的一個家裡長大;小人爹大概從有記憶的四五歲起也是在一棟屋子裡長大十八歲離家上大學。可以說,我們自身的成長經歷讓我們自然接受的是一個不變比較「正常」的「普遍」的成長環境,我們多次跨洲遷徙也不是因為其中一個突發奇想覺得「需要讓孩子多換國家/洲/地方長大。」
事實上,聽到小人表達對朋友的思念之情,我們自然都是有些難過的,我們會鼓勵她告訴我們想對小朋友說的話,然後給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發電郵,請她們轉達。
我們為什麼義無反顧地搬離生活多年的地方?其中一個很大原因是我們對美國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不信任。過去三年里,我作為大學申請諮詢師(college counselor)一直在為一家大型課輔公司工作,接觸矽谷各類公立私立中學生和小學生,而且可以長期深入了解她們。在此也順便澄清一下大學諮詢,其實正規的「大學申請諮詢師」在美國並不是一個遍地開花的現象,因為這是個需要認證的專業職位。譬如我也只能經過一年多近兩年的課程學習,完成符合條件的兩三位數諮詢時間後,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認證才獲得可以獨立諮詢的資格。正是常年累月跟著各校學生體驗了解她們學校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讓我的孩子在美國接受基礎教育,無論對於她良好的學習習慣,理性思維還是常識的養成,都是一個風險更大的選擇。
至於小人爹,雖然在加州長大,但因為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父母看到了基礎教育對他的不良影響,為了讓他有更好的教育環境,讓他退學,在家自己從小學一直教到中學,才得以對抗環境的影響最終去了史丹福上大學。他和很多大學好友的自身經歷讓他對美國基礎教育非常不信任。
在我們眼裡,美國基礎教育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美國社會環境的反智主義流行。孟母三遷,告訴我們的就是個人很難抗拒大環境,不如搬去,「打不過就跑」才是硬道理。而作為一個移民聚集區,矽谷里很多我工作中接觸的移民家庭面臨的和孩子的衝突讓我瞭然:像中國這類有著複雜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國家,如果不在此生活,孩子永遠不可能真正認識和了解。而認識和了解,是形成一切世界觀的基礎。我和小人爹都不甚認同西方中心視角下形成的一套現代世界觀,那我們至少要給孩子一個機會接觸別的認知體系。
作為父母,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如何應對子女對於遷徙可能的不良反應。其實我覺得我們第一個要接受的現實就是人生並不完美,我們每個人能做的也都有限,子女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如果父母都不喜歡自己,子女如何愛這個你。
我內心希望自己給孩子的母親印象是一個內心沒有畏懼,有勇氣和行動力去做出改變的母親。可能因為這個世界對女人本來就不是很客氣。即使現代社會,無論東方西方,女性大多數時候需要克服很多先天和後天的不利去達成自己的目標,但其實最大的障礙是你的內心,受到社會種種教化的內心去做一個過安慰日子的乖孩子好孩子的內心很多時候都在阻礙女性的前進,如果你自己都沒有勇氣,世界自然不給你讓路。
另一方面,我從來沒有過對自己的母親角色完美主義的追求。這個世上從沒有恰到好處的母愛,無論怎樣子女都有對你的埋怨,更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要接受他們成長為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哪怕將來我的孩子成長為一個一輩子只喜歡呆在一個地方的人,我仍然希望在她足夠小的時候,能幫她形成世界很大的印象,生活是有很多可能性的認知,即使新環境帶來不適應和諸多挑戰,全家人依然可以開心勇敢去擁抱改變的記憶。作為家長的我堅持離開美國,也並不是因為一定要讓我的孩子將來在哪生活,無論她最終將來想在哪生活,我只希望她在生命之初耳濡目染有勇氣去用有限的人生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固守別人認為應該和值得的。
第三類問題更多涉及女性的家庭關係以及現代社會婚姻穩定度下降帶來的焦慮感。譬如最典型的從地廣人稀的地方搬到人口眾多的地方從機率上講可能增加婚姻的不穩定性等。
對此我並沒花時間做過多的設想和擔憂,最根本原因可能是我個人並不覺得婚姻和家庭的終極意義就是要天長地久求一個安穩。我對伴侶最大的期許是三觀融洽,可以和我並肩一起去體驗人生的可能性,探索更寬廣的世界並希望對方也樂在其中。體驗世界也不是環遊世界那種(當然旅遊也是很爽的事情),而是一個不畏懼斷舍離,不畏懼和熟悉的生活說再見,可以欣欣然接受新事物新生活的過程。在我看來,世上最成功的婚姻是我們在這場與歲月的伴行中都沒有慢慢變成自己不喜歡的人。
近年來,伴隨我們這代女性長大的「女性獨立自主,自強自立」的教育口號漸漸退出歷史舞台,大批新一代女性被成功洗腦恢復了嚮往「婚姻解放人生從此一勞永逸」的模式,結果是很多年紀輕輕的小姑娘都來表達對我所謂「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焦慮和不安,其中最大的不安就是擔心缺失穩定,同輩甚至長於我的女性朋友反而各種理解和支持。這真讓人覺得意外又無奈。
我只想說:姑娘,在你不停糾吉他是不是還愛你,他會不會不愛你之前,別忘了先看看自己是否還愛自己。
今年看過的好劇之一是Breaking Bad(美劇《絕命毒師》,一個美國高中化學老師,暫叫他老白吧,身患肺癌為了籌錢利用專業知識,陰差陽錯漸漸走上制毒販毒之路,成為一代傳奇的好看故事)。結尾部分我很喜歡,老白歷經了逃亡之後回到家裡,重逢時老婆說:「老白,你再他媽的敢說一遍你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我就掐死你。」老白無比認真地回答:「不,我回來就是為了告訴你,我做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我自己——我真正地享受了我踏上這條路以後做的每一件事。」
是的,從二十到近三十,北京到洛杉磯到矽谷,成了家拖著娃後離開生活了七年的地方,我做這一切說到底也是為了我自己。離開美國,是因為我已不再愛那個在美國的環境里漸漸變成的自己。感謝我的先生,作為一個頭腦里沒有障礙的男人,從來沒有覺得任何物質的東西包括房車暫住證之類是必須的,有變化,當然會有麻煩和意外,邊走邊解決就是了,不然要那麼長的人生幹嗎。也感謝他在我們相識八年以來,從來沒有試圖改變過我(當然也有可能曾努力過,但沒效果罷了),始終盡己之力,支持我每個不反社會反人類的正常決定,反之亦然。
在加州生活了了七年後離開已有一段時間,回頭看看寫下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只是希望分享近年來自己的視角:這個世界對於很多努力的人來說,正在變得越來越沒有障礙,越來越自由寬廣。在此辭舊迎新之際,所有還不想放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不妨都抽空坐會兒,拿馬克·扎克伯格同學那句著名的話問下自己:「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n』t afra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