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從小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家長的言傳身教決定孩子未來成爲什麽樣的人。
新加坡家長圖鑒:
新派(New-School,34%)
老派(Old-School,29%)
慈愛獅子(Loving Lions,30%)
調查樣本:1500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這些家長的子女幾乎分布在新加坡的所有小學。
據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家長大致上可分三大類,即 “新派”、“老派”,以及“慈愛獅子”型家長。
如何理解這三類家長
“新派”
“新派”家長較多屬于高收入階層。
他們比較不偏重學術成績,也願意采取較“放任”的態度,不過度主導孩子的學習,但他們不免也感到一定程度的壓力,因此也會讓孩子上補習或上增益課程。
“老派”
而“老派”家長一般來自較低收入群體。
他們要求孩子爭取好成績,壓力介于“新派”和“慈愛獅子”型家長之間,對全人教育則不太重視。這一類家長尚未完全意識到未來經濟的新需求,好讓他們的孩子能更好地從教育體制中獲益,爲未來職場做好准備。
“慈愛獅子”
這是本次調查研究員的新創的名稱,相對于衆所周知的“虎爸虎媽”,研究員認爲新名稱較能反映這群家長“盡可讓孩子擁有最好的一切”的心態,比率也是所有家長類型當中最高的。
他們大多來自中高階層的家長,他們對孩子的軟技能要求,毫不松懈:希望孩子在學校鍛煉良好的溝通和領導能力,以及培養自發學習精神。同時他們又擔心孩子學業競爭落人!
而正因爲期望孩子品學兼備、軟技能和課外活動皆優,這些家長除了讓孩子補習外,還會投入時間親自督導,自己承受的壓力也最大:
他們關愛孩子,同時也希望孩子成績佳及擁有全人教育。他們高度參與和主導孩子的成長和學習,盡力確保孩子無論在家中或學校,學習上都能獲得良好扶持。這無形中讓他們自己承受巨大壓力。
“慈愛獅子”型家長不經意地將壓力轉加在孩子身上,同時也導致其他家長倍感壓力,效仿這樣的育兒方式。
家長究竟如何“擺正”心態
家長在中小學教育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在學校,家長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才能夠在最開始打好基礎,迎接未來的挑戰。
在新加坡中小學:
老師會經常和家長溝通;
學校會經常組織各類型的親子活動(包括課外和課內的活動);
家長也可以報名參加家長支援組(PSG)直接加入到孩子們的生活中……
因爲父母畢竟和孩子相差了一個時代,代溝是難免的,很多時候你並不了解孩子在成長路上的煩惱,所以溝通就顯得非常重要。
新加坡老師最希望家長們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要總是問成績:學校的成績單可以告訴你!
家長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在學習以外的生活以及情緒上的變化:
1
他對身邊的人很好嗎?
你的孩子是否曾經爲他正在被嘲笑的朋友站出來說話?
它是否曾經悄悄的幫助過那些正“苦苦掙紮”的同學,而老師並不知道?
新加坡教育鼓勵孩子們對周圍的人和事物保持善良,關心和照顧的態度,因爲成長爲一個這樣的人,遠比教會他們更多知識更寶貴,也更難。
2
他和朋友們關系好嗎?
他的球是不是踢得很好?他是不是有很好的音樂天賦?
他在與朋友合作項目時表現如何?
他是否與朋友分享他的想法,傾聽和接受不同的觀點?
面對沖突的時候,他是如何反應的,是否能夠解決爭論?
有效的溝通和協作能力是你的孩子將來需要的重要技能,所以家長可以從他的老師那裏找到鼓勵他盡早發展溝通技巧的方法。
3
他的優點是什麽?
除了學術上(他的成績很容易了解),在其他領域,他有沒有很擅長的?
他是否有可能成爲一個很有吸引力的主持人?
或者他的同學們尊重他,因爲在他的帶領小組成績名列前茅?
他是否每次都堅持完成任務,不管有多艱難?
觀察孩子在日常家庭互動中展現出來的優點,並給予肯定。老師們也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發掘他們的優點並放大它們。
欣賞: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孩子
一般來說,調皮的孩子大都聰明、精力充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等等。
尤其是調皮兒童,教師和家長更要堅持一分爲二的觀點看待他,盡量找出其閃光點以鼓勵他們進步。只要好好引導,他們往往更有出息。
對于調皮兒童,教師更不應該吝啬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要通過多種形式,向他們表示我們的愛。
即使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幾下親切的撫摸,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和父母還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
熏陶:用藝術培養孩子性情
有些孩子性情比較浮躁,我們有時不一定要強逼他守規矩,可以“曲線救國”,選擇一些學習外的興趣愛好,帶著孩子去發現他自己的興趣愛好,譬如美術、國畫漫畫、做機器人、民間傳統手工藝等:
通過這些興趣愛好的培養,消耗他的旺盛精力,讓他學會專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堅持下來,對孩子行爲習慣培養有好處。
交心:用交流代替棍棒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把調皮孩子調教成乖孩子,也未必是教育的成功。現在一些大人則以自己的眼光要求孩子,用他們對乖的解釋來衡量孩子,結果孩子不該成熟的早熟了,不該老練的世故了,一開口就是“大人腔”。
其實這種“乖”是以犧牲孩子的天性爲代價的,是以大人意志決定孩子的粗魯行爲。事實上,當孩子成爲所謂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時,他們的童趣也就被“剝奪”了。
引導:用積極的態度生活
孩子就像是一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對于調皮兒童的教育,更應注重家校聯系。從家庭入手,了解反思兒童的家庭環境,家長的素質,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
通過家訪、家長問卷以及電話聯系等多種渠道,老師與家長共同探討教育調皮兒童的辦法。另外,孩子的教育也需要社會共同關注,我們都應該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免受不良風氣與現象的幹擾。
父母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人類具有多種不同的天賦,對數字的記憶能力、分析思考能力、觀察能力……
沒有一個人能完全具備上述能力,但父母要善于觀察、發現孩子身上的天賦,引導他發揮出潛能。這樣他就會有成就感,從而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
父母要以身作則,身教更重于言傳。在孩子面前不要過多地談論社會上灰色的負面的事物,不如意時也不要怨天尤人,否則會給孩子造成錯覺,認爲生活中的不順心都是別人的過錯,而不對自己的言語自省,不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很多家長都認爲這是一個“拼錢、拼權力、拼資源”的世界,于是不斷地將自己所擁有最好的東西全部給孩子,以爲這樣就大功告成。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部“非典型勵志故事”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之所以令人熱淚盈眶,不僅是因爲“夢想成真”的故事,更因爲女主工藤在學習上自暴自棄被教師請家長時,媽媽所說的這一番話:
我想讓孩子們能做讓他們喜歡的事情,不管周圍的人怎麽說,就算與全世界爲敵,我一定會在她的身旁。
教育的本質從來不應該是制造一個父母想像中的完美人,而是要幫助孩子實現自我塑造過程。
這份愛裏,不僅僅應有足夠的愛和保護,
更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面對未知的能力。
關注小南君
帶你了解更多新加坡資訊
推薦閱讀:
關注南洋時訊
離新加坡更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