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南亞之行
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印度出席中印領導人第二次非正式會晤、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總結此次訪問“內涵豐富、成果豐碩,爲中國同印度、尼泊爾關系注入了新動力,爲南亞睦鄰友好搭建了新平台,爲區域務實合作開辟了新前景。”
點評:此次南亞之行是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後,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也是印度總理莫迪連選連任後首位到訪印度的大國領導人,更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23年再次訪問尼泊爾,體現了中國對經略南亞的重視。雖然中印關系在2019年有所起伏,特別是印度國內對華負面輿論不絕于耳,但兩國高層的政治引領,爲雙邊關系起到了舉旗定向的作用,確保雙邊關系“有起伏但不脫軌”。對于中尼關系而言,習主席此次訪問碩果累累,兩國宣布建立中尼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提出了打造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的宏偉目標,標志雙邊關系進入新高度。
二、印巴沖突再起沖擊南亞穩定
2019年2月26日,印度戰機飛越克什米爾地區實際控制線空襲巴方一側,27日雙方戰機相互越過實控線,一時間使得南亞上空戰爭陰雲彌補。這是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以來印度戰機首次越過實控線,也是1999年卡吉爾沖突以來兩國首次編隊規模的空戰。印巴對峙貫穿全年,而2019年8月印度修改憲法、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特殊地位,更是爲本已脆弱的印巴關系火上澆油。縱觀全年,2019年印巴在外交、軍事、輿論多方面激烈鬥法,成爲全球爆發國家間沖突奉行最高的地區之一。
點評:印巴矛盾由來已久,雖然核武器對兩國戰爭沖動進行了有效遏制,但兩國在克什米爾實控線的交火從未停息,而2019年則是將兩國推向戰爭邊緣。由于印度的莫迪政府推行“弱巴壓巴排巴”的政策,對巴采取極限施壓,印巴關系短期南亞改善。考慮到中印戰略互信不足、中巴全天候戰略夥伴關系,印巴矛盾也增加了中國經略南亞的戰略成本。
三、阿富汗和平進程一波三折
2018年9月開始,美國特朗普政府啓動與阿富汗塔利班的和談,並曾一度揚言要在2019年9月前結束談判。不過,特朗普9月9日表示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的和平談判“已死”,一度使和談陷入停滯。12月7日,美國政府與阿富汗塔利班在多哈重啓談判,這也是雙方第十輪談判。
點評:特朗普認爲阿富汗戰爭是美國的戰略包袱,急欲通過與阿富汗塔利班和談實現一定程度撤軍,減輕財政負擔。但這一談判進程從最開始就受到印度和阿富汗主流政黨的質疑,美國和塔利班各有算盤,巴基斯坦和伊朗也想扮演某種角色,使得該問題非常複雜。未來,和談還會繼續,但要想美國百分之百撤軍也不太可能,加上阿富汗大選後的政治角逐,美國與塔利班的和談還會有不少阻力。
四、印度政府推動有強烈印度教色彩的國家身份重塑
2019年5月,印度總理莫迪強勢兩任,其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及其盟黨掌握人民院(議會下院)絕對多數。得益于穩固的政治優勢,莫迪政府加大推進富有強烈印度教民族主義色彩、旨在重塑國家認同的政治議程,包括:取消克什米爾特殊地位;重建羅摩廟;統一公民法。
點評:莫迪所在的印人黨及其母體組織國民志願團(RSS)有強烈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色彩,雖然在推進相關議程、重塑國家認同的過程中,他們更加重視國家認同而非簡單的宗教認同,但上述政策都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加劇了印度國內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緊張關系。雖然憑借議會多數以及對國家機器的強力控制,莫迪政府能夠掌控局勢,但在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政治對立情緒上揚、民族宗教問題激化,都將影響印度的崛起進程。
五、印度積極運籌大國關系
2019年,印度積極運籌與主要大國的關系,努力打造“全球領導性力量”的地位。比如,6月在日本的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印度同時參與了美日印和中俄印三邊首腦會晤;9月,美日印澳四邊機制舉行首次部長級對話,而11月份以來,印度相繼與日本、澳大利亞、美國舉行國防和外交部長的“2+2”對話,在防務安全合作方面步子越邁越大。
點評:在美國持續推進印太戰略、中美戰略博弈短期難以消弭的背景下,印度似乎處于被各方重視、拉攏的地位,戰略環境空前有利,使之能夠在各大國間長袖善舞。印度戰略界提出了“多邊結盟”的概念。可預見未來,印度的這種獨特的地緣優勢仍將存在。對于中國來說,我們需要對美日印澳在防務安全、地區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保持必要的警惕,防止四國逼迫地區國家“選邊站隊”。
六、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恐襲案
2019年5月11日,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自由區附近明珠洲際酒店遭恐怖襲擊。。“俾路支解放軍”下屬“馬吉德旅”已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稱襲擊目標是酒店內的中國及其他外國投資者,但恐襲並未造成中方人員傷亡。
點評:瓜達爾港明珠洲際酒店是一次明顯針對中方在巴利益和人員的恐襲,也表明中巴經濟走廊面臨嚴峻的恐襲風險。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長期活躍著反政府的分離勢力,而瓜達爾港等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推進,則加劇當地分離勢力“被剝削者”的受害者心理,更是在個別國家的煽動、支持下,采取反巴反華暴恐手法。但我們相信,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經濟效益逐漸顯現對當地民衆的吸引力增強,以及巴軍方和政府更加妥善處理與俾路支當地民衆的關系,中巴經濟走廊仍將穩步推進。
七、“一帶一路”在南亞穩步推進
11月5日,中巴經濟走廊第九次聯委會順利召開,雙方對前一階段走廊項下瓜達爾港建設、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並就下一階段開展ML1鐵路幹線建設、油氣和礦産開發,深化産業、農業、民生等領域合作達成重要共識。12月19日,斯裏蘭卡新總統戈塔巴雅集體會見外國駐斯記者時表示,斯政府不會與中方重新談判漢班托塔港的合作協議,已經簽署的商業合同不會因政府更叠而變化。這些年,雖然中國在南亞的“一帶一路”項目經曆了不少挑戰,但2019年即將收官之際,相關事件卻表明“一帶一路”將在南亞穩中有進。
點評:南亞是“一帶一路”重點建設地區,諸多標志性項目分布于此,同時也是受到美國、印度等幹擾比較激烈的地區,所謂的“債務陷阱”、“侵犯主權”等論調即源于此。可預見未來,美印仍不會參加“一帶一路”,但我們相信地區國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對中國的合作訴求是真實的,有理由對“一帶一路”在南亞保持信心。當然,我們也需要有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對美印等國的幹擾對沖、對地區國家的政局變動和營商環境等領域風險保持警覺。
八、中印舉行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
2019年12月21日,中國和印度在新德裏舉行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二十二次會晤,由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和印方特別代表、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共同主持。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根據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中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思路,得到印方的重視”,這一表態引起各方重視。
點評:邊界問題是橫亘在中印關系中的最大障礙。由于邊界問題涉及複雜的曆史經緯和民族情感,中印都需要以非常負責任、非常謹慎的態度予以妥善處理。現在,中方已經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思路”,我們期待印度方面的積極回應。
九、印度《公民身法法(修正案)》引發騷亂
12月10日和11日,《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先後在印度人民院和聯邦院(議會下院和上院)得到通過,並由總統批准正式生效。該法案規定,2014年12月31日前因受宗教迫害逃離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來到印度的信仰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和天主教的少數族群,如果在印度居留時間超過五年,可申請加入印籍,但唯獨排除了穆斯林。此舉引發印度多個地方爆發騷亂,示威者與警察爆發激烈沖突並出現流血事件,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對此表示批評,日本首相安倍原定的印度之行也被迫推遲。
點評:此次騷亂是莫迪執政以來最爲棘手的一次,雖然示威者利益訴求不同,東北部示威者主要反對外來移民,穆斯林示威者主要反對歧視穆斯林,而反對黨則打著維護世俗主義和宗教平等的旗號來反對印人黨,但“反現政府”似乎成爲各方的共同訴求。騷亂不會危及莫迪執政地位,但也給印度政府敲響警鍾,即在印度教民族主義道路上走得太猛太快太急,有可能帶來巨大風險。
十、斯裏蘭卡複活節恐襲案
2019年4月21日,斯裏蘭卡發生複活節重大恐襲,造成數百人傷亡,是2009年內戰結束後傷亡最爲慘重的恐襲案。而當時的斯裏蘭卡總統和總理相互推诿,也暴露了國家治理的深層次問題,更是導致年底總統大選後的政府變天。
點評:與長期的僧伽羅族和泰米爾族的矛盾不同,此次複活節恐襲案主要針對基督教徒,是國際上美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矛盾激化的縮影,也標志著南亞地區恐怖主義出現“由陸向海”的特征。2019年底,強硬手段維護國家安全的拉賈帕克薩家族重新執政,或許能重新提振斯裏蘭卡的反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