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促進局提供最新數據給《聯合早報》時指出,肥胖問題普遍從幼童時期開始,並持續到成人階段。若無法有效遏制國人繼續增重,肥胖率到了2024年將達15%。
我國成年居民過去15年平均增重三公斤,肥胖率在2010年已達10.8%。若無法有效遏制國人繼續增重,肥胖率到了2024年將達15%,或跟美國一樣在那之後直線狂升。
保健促進局提供最新數據給《聯合早報》時指出,肥胖問題普遍從幼童時期開始,並持續到成人階段,不會如一些家長所想的“孩子小時候有嬰兒肥不要緊,長大後自然會擺脫肥胖問題”。
在2012年至2015年間,我國5歲孩童中,無論男女,平均有一成屬于超重或肥胖。
國人多在進入職場後增重
保健促進局政策、研究與監測署署長林美娟博士受訪時特別指出,數據顯示,國人一般從學校畢業或服完兵役、進入職場工作後,有最大幅度的增重現象出現。
她說,令人擔憂的是國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中位數,已從2001年的22.23,增至去年的23.15,相等于增重三公斤。
“三公斤看似不多,但這是整體人口的數據,也就是要有很多人都增重,才會反映在整體數據上。”
“亞洲人體積比西方人小,BMI一旦超過23就得留心,盡早嘗試減重,維持在18.5至22.9的範圍。人們很多時候只把肥胖問題看成二元(binary)問題,其實它是漸進式的。我們作爲一個預防的機構,不能坐視不理,等步入‘肥胖’範圍才來應付,因爲肥胖是很難扭轉的。”
她舉例說,美國肥胖人口在80年代中沖破15%這個轉捩點,之後直線狂升,過去幾年徘徊在超過40%的水平。“根據我國1998年至2010年的肥胖人口比率漲幅預測,若坐視不理,比率到2024年就會達15%,我們有必要遏制這個增長。”
7歲時若超重
逾八成到十一二歲仍超重
盡管數據顯示最大幅度的增重發生在國人進入職場之後,但林美娟指出,這並不表示不用從小就介入去遏制問題的發生。
數據顯示,孩童在7歲時若已超重或肥胖,超過八成到了11、12歲時仍會超重。
在超重或肥胖的7歲孩童中,多達70.4%長大後仍會超重或肥胖。至于體重在可接受範圍的7歲孩童中,有24.1%長大後會成爲超重者。另外有6.6%不足重的7歲孩童,長大後反而成爲超重者。
雖然這次研究沒有探討背後的原因,但林美娟認爲較近期出生的幼童攝取的營養較好,但他們可能較少運動。
保健局深化計劃滲透力
至于國人步入職場後導致他們增重的原因,她認爲這或許跟人們從較有規律的學習或服役環境,步入較沒有架構性的工作環境有關,加上工作要求,人們偏向缺少運動。飲食方面也因國人有更多自主的選擇,吃得不比在校園或兵營裏來得健康。
對于當局會推出什麽新計劃來應對肥胖問題,林美娟表示,政府其實已推行多項計劃,目前的重點是深化計劃的滲透力。
例如,保健促進局在推行全國健步大挑戰後,每周平均總運動量達至少150分鍾的國人增加約20萬人。
林美娟說:“雖然這意味著每名國人每天的運動量平均只增加兩三分鍾,換算成消耗的卡路裏非常少,但就如我所說的,這是整體人口數據,我們取得一定的成效才能在這數據上顯現出來。但值得關注的是國人在卡路裏攝取量方面的增幅,比運動量的增幅大。”
國人的卡路裏攝取量平均每年增2%,每天攝取超過建議頂限的國人比率,也從2004年的48%增至2010年的59%。
專家:解決肥胖問題應從個人和家庭做起
要解決本地肥胖問題,受訪學者和專家認爲,重要的還是從個人和家庭做起。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謝繼成教授說,家長須了解新生兒和幼童有健康飲食並經常運動的重要性。
他舉例說:“要做的事包括避免讓小孩喝加糖飲料,包括果汁等。數據顯示,7歲孩童中有超過一半的口腔衛生不良,顯示他們上小學前的飲食中有很多加糖食品,而不只是因口腔衛生習慣不佳或刷牙技巧不對等因素。當然,家長認爲‘胖嘟嘟的嬰兒較可愛’這個想法也要改變。”
醫療政策顧問林方源醫生則指出,托管中心和幼兒園等在育兒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更重要的角色落在家長身上,家長須以身作則去倡導健康生活。
林方源說:“所有科學證據都凸顯健康行爲和習慣須從小培養。家長、兄姐和看護者都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學習榜樣,因此他們須以身作則。”
政府今年2月接納的健培計劃工作小組建議,包括規定全天幼兒課程把每天體育活動時間,從最少半小時延長至一小時,其中半小時須在戶外。幼兒園方面,幼兒培育署將加強飲食營養條例,並禁止提供甜飲、油炸食物等。
至于步入職場的年輕人,謝繼成說:“很多20歲至40歲的人會想要努力工作,盡力創造越多財富越好,不知不覺中就出現‘爲財富犧牲健康’的心理。人們步入職場後,運動量劇減,購買力提升也會導致一些人多吃一些不健康食品,或食量增加等。雇主和員工都有責任爲健康進行投資。”
林方源認爲,保健促進局把職場健康視爲應著重的關鍵環節之一,也積極與雇主等合作推廣職場健康,但這些措施仍處于推行初期,有必要繼續加強力度。他認爲,要針對年輕員工可借助科技,讓員工和雇主能實時意識到運動和健康飲食對整體健康和生産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