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最新一項調查顯示,10名青少年當中就有九人面對性別歧視,曾被嘲笑不夠“男子漢”或是面對其他行爲上的騷擾。
這項由婦女行爲及研究協會(AWARE)進行的調查發現,90%的少年曾因爲身爲男性,面對必須有男性化言行舉止的社會壓力。
其中最常見的壓力來源是被周圍的人批評“要夠男子漢”和“要像男子漢一樣接受一切”。調查指出,曾面對這類壓力的少年比其他人更傾向于對其他少年施暴,以及更容易遭受其他少年肢體上的霸淩。
調查針對809名來自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的少年進行,多數年齡爲17歲或18歲,根據他們中學時期的經曆進行調查。
82%的少年也曾對其他男生或中性人施暴,另有74%的少年曾遭受肢體上的暴力。例如,超過半數(54%)的少年坦言曾對其他男生動手或吐口水。
婦女行爲及研究協會執行董事林淑美說:“我們進行這項調查是因爲之前聽聞一些男生分享他們遭受霸淩的經曆。調查結果顯示,現實情況比想象中更普遍。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傳達的信息是性別歧視不應存在,無論男女都有權利做回自己,不應該被性別相關的既定印象受到限制。”
林淑美也指出,育有或照顧幼兒的家長和教師也應注意自己平日是否無意間,通過言行把性別相關的既定印象灌輸給下一代。“例如不允許男孩子哭,或是不允許男孩子玩某些玩具等,這些看似芝麻綠豆的小事,其實都隱藏著錯誤信息。”
擔任青年社工13年的李紳銘(37歲)指出,青少年一般非常重視對自己的形象與身份認同。“面對這類社會壓力,父母應該與孩子多溝通,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和內心真正的感受後,從中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李紳銘也說,青少年可能會與父母,甚至與社會有不一樣的觀點或期望,因此人們應多嘗試了解青少年,而不是把觀點強加在他們身上。
關懷機構青年服務高級經理曹書銘(39歲)強調,外在行爲對這個年齡層的男生十分重要,他們會想要在外表和行爲上展現非常陽剛的一面。
他說:“家長應扮演督導的角色,幫助青少年學會如何抗拒社會和同侪的壓力,尋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