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前主編表示,一些新聞機構已著手集合資源核查事實,協助同行及時辨識虛假信息。面簿和谷歌也加強分析信息能力,並推出新功能,協助用戶在海量的新聞內容中辨出真僞。
蘇文琪 報道
科技迅速發展使假新聞的傳播變得更容易,也放大其影響力,媒體業者和科技公司須攜手合作,找出預防和減少假新聞的方法和對策。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所長賈納達斯·蒂凡(Janadas Devan)昨天在“亞洲新聞學論壇”致開場白時說,在民衆可通過各種平台獲取新聞的今天,如何讓擁有不同觀點者繼續保持對話,是媒體工作者和政府通訊專員,乃至一般大衆共同面對的難解挑戰。
賈納達斯也是政府首席公共溝通司長。他指出,因爲當年公衆獲取信息的管道有限,國慶群衆大會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電視收視率高達80%。“但是這幾年來,盡管幕後准備工作越來越繁重,國慶群衆大會的電視收視率,除了金禧年那一場,從未超過30%。”
賈納達斯:信息源頭多元
不同受衆群相信不同事實
賈納達斯認爲,這不僅顯示傳播領域中的碎片化現象,也意味著大部分人的對話並不在同個點上。“以前,人們雖然觀點不同,但是大致掌握相同事實。如今,由于信息源頭越來越多元,不同受衆群相信不同事實,猶如活在不同世界。”
他說,這樣的情況如果放任不管,可能在政治和經濟層面帶來不良後果。
會上有媒體工作者反映,假新聞泛濫令他們應接不暇,無法專注在有實質意義的新聞采訪上。
對此,不少主講者強調,假新聞涉及的問題廣泛,不論是媒體業者還是科技公司得扮演更重要角色,並展開合作,才能有效阻斷假新聞的勢頭。政府方面,我國計劃明年擬定新法律,采取明確管制並懲處蓄意捏造假新聞者。 包括《海峽時報》在內的傳統媒體代表都表示,他們比過去更積極破解不實消息,並且在報道中教育讀者辨識假新聞。
法新社前主編埃裏克·魏斯哈特(Eric Wishart)則說,一些新聞機構已著手集合資源,進行事實核查,協助同行及時辨識虛假信息。他目前是法新社國際新聞管理部門的成員,常駐香港。
另外,面簿和谷歌兩個網絡巨頭也加強分析信息能力,並推出新功能,協助用戶在海量的新聞內容中辨出真僞。
谷歌新聞實驗室(Google News Lab)亞太區主任劉婕說,這些舉措能成功打壓假新聞的前提仍是“人們有意識地選擇高質量的信息”,拒絕散播不實新聞。
昨天結束的亞洲新聞學論壇是由政策研究所主辦,並獲得淡馬錫聯系基金會的支持。122名媒體從業者、學者和其他相關專業人士在爲期兩天的論壇上,聚焦假新聞問題,探討人們爲何會落入假新聞的陷阱、媒體工作者和科技公司能怎樣應對假新聞,以及建立新聞公信度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