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中國駐丹麥大使就辱華事件接受丹麥媒體采訪
相信不少人還記得,在中方疫情爆發之初,1月27日,丹麥媒體《日德蘭郵報》刊登了一副辱華漫畫,侮辱了中國國旗,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隨後丹麥方面從官僚到報社都以所謂的“言論自由”爲自己的卑劣行徑辯護,即便中方大使館方面出面交涉也沒能改變固執的丹麥人。現如今疫情在丹麥急劇蔓延,11日時更是在一天之內由262例激增至514例,翻了近一倍,這在受到了丹麥人羞辱的中國人看來頗有些“蒼天饒過誰”的意味。
事實上,對于中國人的歧視在歐洲特別是北歐地區是長期存在的。2018年9月,瑞典的一家媒體就曾播放過一期辱華節目。廉價的民族主義可以獲得最大的收益,在疫情沒有蔓延到自己的土地上時,歐洲人絕對不會介意通過嘲笑與出賣嘲笑來賺取滿足感與金錢。
發達國家的醫療系統未必能夠承受住一次全面的疫情考驗
據統計,丹麥醫療衛生費用支出占GDP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0%以上,2014年這一數據爲10.8%,2016年上升到了11.2。相比較之下,中方的這一數據到2019年也只有6.6%,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5%。
但在此次疫情面前,在數據上相比中方來說看似更爲出色的丹麥、北歐乃至整個西方社會都暴露出了自身嚴重的弊病,重蹈中方的覆轍,甚至是出現了無法和不願控制疫情的狀況,很明顯,這絕對不是支出多少的問題,而是西方治理模式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