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魂拷問,一秒之後就破功(電視劇《安家》劇照)
在這部名叫《安家》的電視劇裏,房似錦一角是一個典型的“鳳凰女”(指出身貧寒,通過努力拼搏留在大城,從而改寫命運的女性),鐵血冷面,業務彪悍,身背“伏弟魔”的悲慘身世,爲了賣房“無所不用其極”,賣房之余還操持著小區治安和同事情感。
觀衆看不出女主“鳳凰女”的屬性,就靠演員台詞來湊。借著劇中詭計多端的風水先生籠絡女主,硬給她加上了一層“渴望金錢”的特效濾鏡。
▲ 一味醜化窮人的角色真是糟蹋了老戲骨(電視劇《安家》)
霸道的房似錦撬走同事手裏的客戶眼都不眨,且決不允許別人搶她的單,但對她這個粗鄙蠻狠的母親大人像中了邪一樣言聽計從,前腳賺了錢,後腳就給把錢給母親和弟弟。
那麽,其母這個角色大言不慚地直接叫女兒要嫁有錢人、讓未來老公繼續給弟弟花錢、絲毫不懼親情恩斷義絕,這類反邏輯在劇中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 這話,連身後的群衆演員都不信(電視劇《精英律師》)
同樣唬人的嘴臉,在電視劇《安家》裏照樣複制,孫俪飾演的房似錦店長初來乍到就趾高氣昂、大放厥詞:“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 電視劇《完美關系》,女主角佟麗娅演技十分拙劣,而老戲骨張凱麗在片中飾演其母(電視劇《完美關系》)
“你就這麽討厭我嗎?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只不過我是個女人而已。”
這種大言不慚的台詞出自《安家》裏演員張萌飾演的張乘乘一角,一個“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渣女人設,出軌後爲安撫丈夫,她甚至扯皮地提出:“要不然,你在外面也找一個。”
▲ 《安家》裏張乘乘的扮演者張萌在微博上替自己“洗白”
這個角色的確不好找演員,因爲這種人現實生活中壓根不存在,誰又樂意無中生有地抹黑自己。令人詫異的是,該劇的編劇六六號稱絕大多數的情節源于真人真事,現實生活中哪會有如此滿身缺點、絲毫沒有一點可取之處的活人?
即便是她當年成功塑造的負面角色——《蝸居》裏的海藻,也是一個有可恨之處的可憐之人罷了,不是十惡不赦的罪人。
海藻因心智不成熟,缺乏獨立的人格,所以才想著依賴別人,剛開始是姐姐,後來是男朋友,最後是財大氣粗的宋思明。
海藻拜金嗎?並不。
相反,爲了和男朋友小貝早日有個房子,她每天省吃儉用,每次逛街都要隔著玻璃窗饞哈根達斯冰激淩很久。宋思明對于海藻的誘惑,並不僅僅是可遇不可求的金錢的誘惑,還有涉世未深的少女對權力感的崇拜。
▲ 這已不是演員張萌第一二次飾演不守婦道的女性角色,這位女演員的戲路也真是很窄(電視劇《安家》)
但是放眼編劇六六10年後的創作,同樣是負面角色,《安家》裏的張乘乘純粹是靠台詞在自我招黑,且是“五顔六色的黑”。這一回,六六筆下的虛構人物,徹徹底底做實了“虛構”兩字。
當然,向資本低頭的她想要目的也達到了。果不其然,這個角色在網上掀起了激烈的討伐,有違公序良俗的台詞觸怒了看客的神經。
憑借台詞戳中社會人貧富差距、原生家庭等等痛點,播出期間頻頻登上熱搜話題榜。不光電視劇名稱,包括劇情的相關話題,以及因該劇衍生出的一系列社會性話題,既富有爭議性,又親民,迅速引爆了情感共鳴。
▲ 劇中這家房屋中介公司,每天承擔著小區居民調解的義務(電視劇《安家》)
現在的爽劇就是利用角色之口對觀衆進行一番“社會敘事”,在“重男輕女”、“出軌”、“財産分配”、“離婚”等敏感痛點上,反複調遣觀衆的共情,甘當衆人批判吐槽的活靶子。
可見,“台詞劇”的使命僅僅是在輿論平台上抛磚引玉,完全迎合觀衆自身的是非觀,這類劇集引發的探討也是脫離劇情、角色、演技本身的,與其說是一部劇作,不如說靠台詞大放厥詞、煽風點火。
-2- “台詞劇”的洗腦攻勢下,台詞改變了我們些什麽
“台詞劇”已經淪爲傲慢與偏見的重災區,只能看到西裝革履、嘴炮輕慢的霸道精英;重男輕女、粗鄙無禮的窮人雙親;極度自卑、盲從愚孝的“鳳凰男”;任性妄爲、天真善良的富家千金。
編劇塑造這些臉譜化、符號化的紙片人,是有意激化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慫恿絕大多數隱忍的普通人,無需再忍。這也是爲什麽此類不遵循客觀規律、逃脫邏輯、只追求感官痛快的影視劇會被稱爲“爽劇”。
▲ 在大女主戲泛濫的當下,我更欣賞如懿的人設
即使是編劇六六10年前的《蝸居》、《雙面膠》等口碑佳作擺到眼下,一定也難逃滑鐵盧,只怪這一屆觀衆的口味變刁了——“台詞劇”常年來的洗腦攻勢,可以說是無人幸免。
那麽,衆多爽劇借由演員的台詞進行“社會敘事”究竟改變了我們什麽,依我看至少有三點,它們兩兩之間還存續著因果聯系:
- 興趣:“社會期望”成顯性需求
- 獲取:以符號化強行拆解邏輯
- 使用:通過二次創作武裝立場
首先,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再也不必對“欲求”兩字諱莫如深,現在的人不僅開始直面自我內心,天性也得以最大程度地釋放,嗅覺靈敏的商人很快盯上了這片肥沃的未開墾的處女地
後知後覺的人從經濟學家的嘴裏才得知一切:有時顯性偏好(人們在做的)和元偏好(人們想做的)之間存在差異,譬如你可能永遠都不願意去翻讀一本書,但你又很希望自己能成爲一名學富五車的文化人。
所以商人假扮良師益友,向你兜售知識速成的捷徑,就像妖言惑衆的白骨精化身老妪,騙取唐僧的信任。
而編劇也瞄上了“現實太骨感”的幾多無奈,遂在影視劇裏爲觀衆圓夢成了編劇們的己任。最典型的就是以迎合人們內心需求著稱的偶像劇,形式上大量采用面貌俊美的演員、符合社會流行的造型服飾、一般爲當紅的偶像藝人、以細膩青春愛情戲爲主劇種。
說起來還是如今爽劇的鼻祖哩!
▲ 打贏了嘴炮,等于打贏了勝仗,這便是爽劇的魅力(電視劇《完美關系》)
當劇中人的成功全靠運氣和嘴炮,觀衆對精英階層的理解自然只剩下強行符號化解構,也就是說,這些爽劇正在不斷給觀衆催眠:主角生活的體面,皆因擁有了這些象征身份的符號——成功營造人人皆可實現階層遷移的虛假繁榮。
那什麽叫象征身份的符號呢?像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鑒》中,咖啡就算是Kate認識上司的“敲門磚”,而到《歡樂頌》中,咖啡又是證實安迪品味的代名詞。當然早在這之前,人們已深信“咖啡”與“白領”之間存在某種關聯,所以“咖啡”在爽劇中反複出現,旨在強化這一符號的重要性。
▲ 眼尖的群衆發現電視劇《安家》植入的廣告,很多都是主演孫俪所代言的品牌
主演帶“資”進組,背後的資本運作不言而喻,這些産品將成爲下一個精英身份的象征符號、成爲階層的身份指向,而觀衆擁有同款,是在消費中實現自我身份的確認。
一旦這種“符號化解構問題”的邏輯在觀衆心裏成立,那麽他們也就完全認同爽劇台詞所表達的價值觀,就有了爽劇台詞對人産生的第三點影響:把台詞奉爲圭臬,爲自己代爲發言。
因爲那些反感爽劇符號化、臉譜化的觀衆,是絕不會被劇情中台詞打動的,在他們看中,國産劇裏的精英個個都是懸浮于世的虛構角色,對白矯揉造作、毫無營養,自然不屑參與二次加工、二次傳播。
▲ 爲了論證自己的觀點,網友便借著《完美關系》的劇情“借題發揮”
反觀那些熱衷于劇集討論的人,往往是在生活中缺乏話語權的人,他們截取符合自己是非觀念的台詞來助長言論的勢氣,就像講話缺乏說服力的人,偏愛引用名人名言來加重說服對方的砝碼。
如果缺少自我反省,就很難從別人的經曆中總結經驗,他們更傾向直截了當地將道理對自己和盤托出,只要做“采納”或“不采納”的選擇,這樣更輕松容易。
這就是爲什麽劇情空洞、毫無演技、無法共情,僅靠台詞支撐人設的爽劇依然大有市場,因爲台詞就是這類劇的賣點,這一屆觀衆只在乎台詞紮不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