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校長●卸任前專訪
胡潔梅 報道 [email protected]
將于今年底卸任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祝全教授談到國大近年的教學改革,如增設鼓勵思考、表達、發問、溝通的通識教育單元,讓大學教育更貼近未來需求。
基于全球人才的競爭,加上自動化對工作形態帶來的改變,培養學生具備思考與尋找解決方案這類通用于各領域的能力,變得更爲關鍵。
即將在年底卸任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祝全教授(58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享他對大學教育的看法,以及國大過去幾年在提升教育模式方面所做的嘗試,希望從而培養更能“面向未來”的人才。
腎髒科醫生出身的陳祝全是國大校友,曾在英國牛津分子醫學研究所進行研究。他在1997年至2000年是國大醫學院院長,2000年至2004年在衛生部擔任醫藥服務總監。
2004年,他重回國大出任教務長,自2008年12月起接替施春風的職務,成爲國大校長。
明年1月起,他將重返衛生部領導新成立的醫療護理轉型署,同時出任首席衛生科學家。
面對全球教育大環境的競爭,國大過去幾年對學習項目作出改革,旨在讓教育更貼近未來需求。例如,增設“思考與表達”、“有效發問”等通識教育單元、向所有大一生傳授溝通技巧、職場預備等知識的生活技能單元。
今年,國大也試行“合作教育計劃”讓修讀部分時間課程如資訊安全、商務分析等學科的學生,有“邊學習邊到職場實習”的體驗,實習期可長達64周。
到職場實習
更能深刻掌握解困技能
陳祝全強調,這個計劃的目的不是把大學教育變得更像職業培訓(vocational),“而是利用在職場所面對的實際問題來激發學生對課業、解決問題的興趣,推動他們去掌握更深刻且通用的技能,譬如怎樣辨別問題關鍵、發問與尋求解決方法。”
他指出,我國與本區域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單是中國每年就有約700萬名畢業生。“面對競爭、自動化技術帶來的影響、工作性質改變等現象,個人在職業生涯中可能從事不同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得思考如何栽培更能面向未來的畢業生。”
這也是國大過去幾年教學改革的重點。陳祝全相信,通過這些轉變,畢業生將能更有效地應付未來職場,而這自然有助吸引有潛質的學生。
對他而言,國大大學城(University Town)是“改變的關鍵”(game changer)。它讓學習不局限于課室,讓來自各國與不同背景的學生一同生活與交流,打造更有活力的學習氛圍。大學城于2011年陸續投入運作,把教學活動融入各所寄宿型學院。
國大是本地曆史最悠久的大學,追溯到英殖民時期的醫學院前身,擁有112年曆史。陳祝全相信,國大能繼續借助它在全 球的專長與人脈,在我國與區域發揮影響力。科研工作是其中一方面。他指出,去年,國大的研究刊物約64%是同海外專才協作,這個比率比10年前的43%高。
“與海外專才進行研究的好處是,我們能借助不同國家的經驗去提升研究的素質,發掘有利于新加坡和亞洲的研究。”
給學生
追夢與實踐環境
接下來,陳祝全將成爲我國首位首席衛生科學家,他期待能爲研究與開發領域創造更多機會,與醫療業者合作,改善醫療服務與成效。
問起陳校長掌校10年較難忘的經曆,他興奮地分享了學生的各種創新試驗。
從學生設計電子飛翔機,到通過短信平台發布消息,以解決校內自助餐食物過剩或造成的食物垃圾,他以這些例子說明今時的學生已不同往日,他們“更有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他認爲,這樣的改變是正面的,而大學則應繼續提供利于學生“追夢”與實踐的環境。
排名未必
全面反映大學貢獻
國大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輯》最新的全球大學排行榜中名列第22,連續三年成爲亞洲第一。陳祝全對于國大保持的良好表現表示欣慰,但也強調排名未必能全面地反映大學的貢獻。
他說:“排名無法全面地概括大學的校務,但校方可以參考當中的一些指標,來了解大學的進展。例如,最近的《泰晤士報》排名中,我們樂見國大在教學與研究影響力和素質方面的成績有所進步。”
“從另一個層面看,排名也反映大學在創新、提升教育素質、研究方面所投入的努力得到國際的注意與肯定。我們得持續努力,思考未來會如何改變,需要如何調整教育,確保它能與時並進,保持競爭力。”
掌校後認真學華語 中國遊後拜師學水墨畫
在英校受教育的陳祝全求學時選修馬來文爲第二語文,直到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校長時才開始學華文。他的華文老師是當時在國大任教的王愛金博士,學習以口語訓練爲主。
1988年,他曾到中國背包旅遊,自此對中華文化,尤其是中國曆史和水墨畫産生興趣,開始閱讀相關書籍。
從聽錄音帶背誦文章學起
隨著中國的大專教育迅速崛起,他在當上國大領導後産生了學習華文的念頭,認爲這會有助于與同行溝通。他向國大的中文導師王愛金請教,每周上兩小時的會話課。
他記得,老師上課初期就給他一卷錄音帶和幾頁的長篇新聞報道,內附漢語拼音,要他回去聽卡帶練習,背下整段文章。
那是一篇關于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當時訪問新加坡,分享他們在發展中國家進行城市規劃經驗的報道。
他笑說:“我當時也不理解背誦的內容是什麽,但我就照著老師指示,反複練習發音,花了數周背誦文章。越過了那一次的心理障礙,接下來的學習就顯得較容易了。”
上海校友聚會用華語致詞
鮮少以華語演講的他,第一次嘗試在中國上海的國大校友活動上以華語致詞,准備演講時間是平時的四倍以上。他得先把想法以英文記錄,請人翻譯,再練習背誦。
習慣以英語受訪的陳祝全形容自己的華語不流利,處在“可以對話”的水平。因近年難以抽出時間,他已停止上華文課,但這段學習之旅讓他獲益不少。
“學習華語有助于我同中國大學的教育同行交流,加深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畢業自聖若瑟書院及公教初級學院的陳祝全鍾情于中國水墨畫,10多年前向本地畫家吳秋來學藝。他每年寄出的賀年卡也以自己的作品爲設計。
除了水墨畫,這名醫學教授也喜歡素描,與妻子旅遊、登山所見的景物、校園內的一草一木都可成爲繪畫素材。他就曾以國大大學城、國大武吉知馬校園等爲作畫題材。
我當時也不理解背誦的內容是什麽,但我就照著老師指示,反複練習發音,花了數周背誦文章。越過了那一次的心理障礙,接下來的學習就顯得較容易了。學習華語有助于我同中國大學的教育同行交流,加深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陳祝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