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財經社 徐曼菲
編| 華記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鄭州時空隧道爲“UU跑腿”運營主體,截圖自國家知識産權局商標局官網
UU跑腿起名被指蹭熱度
喬松濤告訴AI財經社,UU跑腿在2015年時就注冊了三個品類的“滴滴跑腿”商標,那時滴滴還未上線跑腿業務。
彼時,滴滴正因爲和Uber的“燒錢大戰”占據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UU跑腿此時注冊雷同商標或有蹭熱度之嫌。對此,喬松濤解釋稱,自己當初確實有意取一個類似“滴滴”或“Uber”的名字,來實現市場教育。
“最初市場上並沒有跑腿這個行業,但跑腿的傳統需求一直存在。UU跑腿等于把市場上的需求重新升級,變成共享經濟的模式。但大家對這個模式沒概念。在公衆認知裏,跑腿公司可能是去外面發個小廣告,顧客看到後打電話托你辦事,會對我們的業務産生誤解。”
他認爲,借助滴滴或Uber的名字,會更有利于用戶理解跑腿是怎樣的産品,並助力于業務推廣。
喬松濤透露,UU在成立初期,曾在“UU跑腿”和“滴滴跑腿”兩個名字間糾結,最終索性兩個都注冊了。“我們甚至爲此做了兩套産品,後來覺得還是做自己的品牌會比較好,就用了UU跑腿這個名字。”
至于該行爲否構成惡意搶注,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骁認爲,認定UU是“惡意搶注”有點困難。因爲UU在注冊商標時,滴滴還不算馳名商標,且當時並未經營跑腿業務,與“滴滴跑腿”不屬于同領域商標。
韓骁介紹,通常公司在注冊商標時,律師都會建議進行全類別注冊,甚至也有必要注冊一些近似商標。如果公司前期缺少商標意識,未進行及時注冊,後期想要通過法律維權就會非常困難。
因此,韓骁認爲,在既有商標已經批複的情況下,滴滴的“商標之戰”勝算很低。但如果“滴滴打車”商標閑置未使用超過三年,根據《商標法》四十九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這或可成爲滴滴申訴時可供依據的唯一方法。
類似的搶注事件也發生在特斯拉身上。
2013年時,特斯拉發現自己的中英文商標均被國內一個叫占寶生的人搶注。且帶有帶有“Tesla”字樣的tesla.com.cn、teslamotors.com.cn與tesla.cn三個中國市場通用域名,也被這位商人提前占領。
爲此,特斯拉發起了“商標保衛戰”,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上述商標的申請。特斯拉認爲,占寶生的行爲涉嫌侵害公司著作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遂向法院提出訴訟。
在經曆了長達一年的談判後,雙方決定握手言和,占寶生放棄“Tesla”等相關標識的使用權,特斯拉放棄向占寶生索要賠償。
後續的維權活動中,特斯拉又在2017年向北京華銳凱勝商貿有限公司提出訴訟,認爲其涉嫌惡意搶注“Tesla”商標,並要求法院撤回其注冊商標。最終經北京知識産權法院取證調查,判定特斯拉勝訴,並要求華銳凱勝撤銷注冊商標。
滴滴入局或有助于教育市場
UU跑腿成立于2014年,從鄭州起家,旨在爲附近的人提供買、送、取、辦等多項及時服務,並爲中小企業、電商和本地商戶提供安全配送服務。該産品的定位是一款“懶人神器”,平均37分鍾送達,目前已覆蓋全國包括西安、鄭州、杭州、成都等在內等176個城市。
成立至今,UU跑腿已經在跑腿領域深耕六個年頭,面對“闖入者”滴滴,喬松濤在朋友圈評價“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他認爲,每個創業者到了一定階段,都會面臨BATJMD這幾座大山,最終公司要麽死掉、要麽賣掉。“(滴滴)這種壟斷性的公司,很少做創新業務,都是看你做得好,然後抄走。好像用錢和廣告堆砌幾波,就能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但他同時認爲,滴滴加入戰場是一個利好。“過去UU花了大量精力告訴大家跑腿是什麽,但滴滴只要加大廣告投入,便會在短時間內讓市場認識跑腿這種業務形態。”
據了解,滴滴跑腿人員當中,不少來自滴滴原有的代駕司機。滴滴表示,之所以選在疫情期間推出跑腿功能,是爲了向社區居民提供蔬菜糧油、藥品等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資的代買服務,同時也爲代駕司機師傅們提供更多獲得收入的機會。
對此,喬松濤預測,代駕司機轉化跑腿的效果不會太好。“這種方式我們2015年就試過,當時花了很多錢和精力去做,但轉化效果不佳。跑腿是上門服務,涉及風險會更高,我了解到滴滴對跑腿人員幾乎沒有門檻限制。”
即便與滴滴的“商標之爭”最終敗訴,喬松濤仍然對保有市場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