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北京的面積是上海的三倍,卻比上海顯得更加擁擠?
由此造成的結果是,北京東二環至東四環的「商業區」數量,不到兩位數。
商業的發展需要人口的聚集,北京低密度的城市格局對北京的商業發展有著先天的巨大制約。
二、政治城市
在北京的陰與陽(二)中,我們知道北京本質上是一座政治城市。
首都的政治需求,對北京的發展有著諸多制約,其中最明顯的一點,是北京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政府部門,國企,央企,各(省、市、縣)駐京辦等機構,在政治因素的驅使下,這些機構都劃分了相當大的地塊,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土地浪費,一方面也給城市的發展留下了無法移動的阻礙。
各種機構數量巨大,可謂鱗次栉比。僅以長安街爲例,一些長安街沿線的「機構大樓」 的名稱足以編寫成新中國近代史和政治學的複習課本,「長途電話大樓」、「國家開發銀行」、「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辦公廳」….
而且,由于建造年代較早,大多外形破舊,樓層低矮,造成了低密度的建築群,難以融入現代都市的氛圍。
影響更大的特點是,相比南方例如上海這樣的城市,北京的路網密度明顯稀疏不少。
在主幹道以外,缺少中等道路和毛細血管道路來承接公路交通的兩端,部分小路由于地面停車,地區管制(比如使館區)或斷頭路等問題而無法發揮作用。
相同比例尺下北京CBD和上海徐家彙的路網密度對比
而如果與世界上其他成熟的超大人口城市對比,則相差更大。
紅圈大概是五環範圍
外圍被封堵後,我們的內城其實也並不樂觀,如果你有留心觀察的話,其實五環以內,有大量的空置區域。
僅以最繁華的東三環至東五環爲例,下圖中的紅色方框都是公園綠地,藍色方框是閑置空地或農村(是的,北京五環內外還有大量農村),而紅色部分,政府是不太可能放出來開發的。
因爲北方城市攤大餅式的發展,北京的形成了低密度+大馬路的城市格局,造成了攤大餅的城市結局;
但北京人口的持續增長,爲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各類商業在城市的縫隙中生長。
建國門外大街,以北是管制的使館區,以南是腹地不到500米的商務區
不管北京有多少障礙,只要有人在,總會有市場來滿足需求。
近來網絡盛傳的「北京折疊」,我不太認同,但這背後體現出北京這座城市的特點:
北京的人口,遠比上海堅韌。
在缺乏城市整體規劃的前提下,北京市場自然發展出一些大型睡城,例如望京,回龍觀,天通苑,通州等。
而北京的傳統商業活動區,基本都集中在內城,東三環,西二環。
這種産住分離的狀態,導致北京在官方人口比上海少幾百萬的情況下,以更短的的地鐵曆程,輸送了更多的地鐵客流。
而這種産住分離導致的通勤困難,可以說是其他城市居民難以想象的。
一號線,五號線,六號線,以及未列出的四號線,是4條連接郊區睡城的東西或南北向線路,承載了北京每天一半的運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