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對于三星而言,這麽多年的發展,使其成爲一個科技半導體的巨頭,從智能終端到核心的元器件配置,三星幾乎是唯一一個可以不用依靠外部廠商,而獨立制造出一部智能手機的廠商。而最近根據相關的數據公司統計,三星如今已經超越蘋果公司,成爲全球第三大移動處理器廠商。對于三星來說無異于是一場大的勝利,最初的發展到如今芯片超越蘋果,三星用了近乎45年的時間。
對于三星而言,所有的半導體領域其實都起源于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而三星的芯片領域也是在1974年,三星老板的公子李建熙覺得半導體會是未來發展的機遇,從而將自己准備開網吧的錢投入到半導體行業,購買了韓國半導體公司做內存,但事實上,第一次的嘗試是以慘敗而告終,無論是李健熙剛開始的前幾年,還是後來在三星掌門人接手之後,內存方面都虧的讓三星難以承受。不過和三星半導體業務的發展一樣,越是虧損三星越會堅持,也正是這份軸勁兒讓三星半導體業務和芯片業務最終突出重圍,甚至如今一躍成爲全球第三大移動芯片的供應廠商,這個成就確實是非常宏大的。
不過從三星的發展角度來看,做芯片的曆史最高可以追溯到1974年,這個年頭比起華爲包括高通都要遠得多,但從成就上來看,三星在芯片上的成就其實還是有一丟丟的緩慢,對比來看,高通從1993年開始做芯片,但從1993年CDMA的成功之後,就已經獲得了不錯的成功,而國內的華爲則是從1991年開始做芯片,事實上早在幾年之前,華爲的芯片就已經可以堪當重用,如今更是成爲高通芯片在國內的絕對競爭對手,所以從芯片領域的發展角度來看,三星似乎是一個勤奮的學生,但並不算是卓越天才,也並不算是一帆風順。
三星試圖通過國産手機,來獲得芯片市場
不過對于三星來說,芯片領域的成就固然是可喜可賀的,但從市場份額上來講,三星此前並不是特別的突出,原因就在于大中華區的所有智能手機幾乎都采用的是高通的旗艦級別處理器,而國內用戶對于三星自己的芯片還處于不信任的態度,甚至于三星本質上就有缺陷,比如在國內的運營商之中,三星的芯片以及基帶技術,對于電信方面的支持並不盡如人意,這也是爲什麽三星在國內市場只能使用高通的旗艦芯片,一方面品牌不夠強勢,另一方面技術的缺陷。所以即便三星在全球市場上來說是銷售量最高的智能手機品牌,但由于缺少了國內的市場,導致三星的芯片在全球的影響力相對來說還是弱勢一些。
而假如國産相當一部分産品使用了三星獵戶座的芯片,包括5G基帶之後,那麽對于三星芯片市場的擴大其實是有很積極的作用,對于整個三星來說,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三星的智能手機在國內市場已經難有回天之力,即便是目前的旗艦級別産品在設計做工以及硬件性能方面足夠出色,也並不能改變國內用戶已經放棄這個品牌的潮流,甚至于三星正在逐漸成爲曆史,雖然三星仍然是一小部分用戶的首要選擇。但如果三星能夠從屏幕到傳感器,再到閃存運行內存以及封裝技術傳感器芯片領域都能夠全面占據上遊的話,那麽其實三星智能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到底有多慘也並不太重要了。
三星智能手機還有希望嗎?
對于三星的頂級旗艦産品來說,其實除了可能系統稍顯劣勢,或者說並不太適合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之外,整機的硬件性能還是沒得說的,可能是最強勢的屏幕素質以及標杆性的拍照能力還包括了強大的做工以及硬件實力,從外觀質感再到做工以及細節,三星的旗艦産品並沒有讓用戶失望,這是從三星s6 edge發布之後就已經形成的鐵律。可從價格層面來說,它確實是屬于僅次于iPhone智能産品的一檔,甚至這種定價的策略還是略顯尴尬,夾在蘋果和華爲之間。而當華爲強勢崛起,品牌影響力在國內遠超三星的時候,其實大部分的用戶可能會更加傾向于價格便宜同時硬件水准相對來說更激進的華爲産品。
比如國內智能手機的做法通常是重金來定制三星的相關元器件比如屏幕等等,但在價格層面可能只有三星的一半左右,那麽對于絕大多數中國的用戶來說,能夠花一半的價錢,體會到三星甚至超過95%的硬件性能和質感,同時還有更貼合國內用戶實際使用習慣的定制操作系統,我個人認爲三星其實相對于國內産品並沒有絕對性的優勢,這和蘋果其實還是不太一樣的,iPhone系列的優勢在其獨有的操作系統以及獨特的生態閉環,對比來看三星不僅沒有這樣的優勢,反而在定制系統的技術能力方面略微要落後于國産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