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加坡曆史上罕見的兼具企業家、慈善家、教育家、華社僑領、公民知識分子身份的人物,
李光前的生命軌迹曆經清朝帝制、英殖民地、民國成立、經濟蕭條、日據苦難、戰後重建、獨立運動、學運激狂、工潮洶湧、獨立建國風雲變幻的大時代背景,
留下給後人的不僅是碩果累累的物質建設,更難得的是令後世瞻仰崇尚的精神遺産和儒者風範。
今年是李光前逝世50年,今天是他的誕辰124周年,
讓我們一起回顧他對社會建設有過哪些獨到的宏願和遠見;
他急公好義的身體力行,溫文儒雅的待人處事,又是怎麽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特輯出版緣起
今年是李氏基金創辦人李光前逝世50周年,而今天則是這位成功企業家和大慈善家的誕辰124周年。
本地一群感佩李光前精神的商人和企業家,希望能把他的事迹做個有序的記錄與整理,以此紀念這位向來低調的先賢。這個構想也獲得與李光前深有淵源的團體的支持,最終促成《仁光澤世承前啓後——李光前逝世50年紀念特輯》的出版。
李光前祖籍南安梅山縣芙蓉鄉,新加坡南安會館會長陳奕福說,世界各地的南安人都以李光前爲傲,視他爲楷模和學習榜樣,但由于李光前和他所創立的李氏基金向來行事低調,很多人並不了解他的事迹,對他有認識的年輕一代更是少之又少。
今年是李光前逝世50年,借著這個時刻對他的生平事迹進行挖掘和整理,並有序地記錄下來,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陳奕福認爲這樣可以表達對李光前生前各種善舉的感激之情,特別是李氏基金半個多世紀以來福澤社會各族群的種種善行。
關愛目光不分族群
出版這個特輯也是要引起大家對李光前的關注,從而把他服務社會、奉獻社群的精神傳承下去。陳奕福希望日後有更多傑出的人物延續李光前的精神,在取得成功之後不忘回饋社會和社群。
在陳奕福的眼中,李光前是一位眼光超前的前瞻性人物,在民族意識擡頭的年代,他沒有把目光停留在自己族群身上,很早便意識到在新馬這樣的社會環境裏,種族和諧非常重要,也很難能可貴。種族和諧對建立國家認同感不可或缺。
陳奕福說,李氏基金行善的足迹遍布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和香港等地,爲了讓這次特輯內容更豐富,記者特地到吉隆坡進行跨境采訪,爲的是讓大家對李光前有進一步的認識。
李光前和南安會館有著深厚淵源。陳奕福指出,李光前曾經擔任鳳山寺大總理,當鳳山寺的主權出現紛爭時,他挺身而出,倡議把鳳山寺的管理權交給南安會館。
李光前在1952年撥出350萬元成立李氏基金,這筆錢在今天不算很大,但是陳奕福指出,南安會館在那個年代買下莫哈默蘇丹路的地段時,只花5萬元,由此可以想象350萬在當時有多麽龐大。
《仁光澤世承前啓後——李光前逝世50年紀念特輯》的文章下來將結集成冊,出版成書。南安會館計劃在明年農曆新年舉行新春團拜時,把會館現有禮堂正式命名爲“光前堂”,以紀念這位體現了南安精神的代表性人物。南安會館已邀請書法家呂振端博士題寫“光前堂”牌匾。
索引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陳嘉庚與李光前
家庭與國族
樹膠盛世
金融王國
膠廠歲月
馬國建設
李氏地標
商會掌舵
書報曲藝
慈善先鋒
中醫旗手
弘揚文教
興學辦校
扶貧助弱
特輯制作團隊
特輯主編:
責任編輯:
美術編輯:
圖片編輯:
特輯協調:
何雪芬
朱立新
尹 路
曾坤順
李美珠陳米雪劉吉
鳴謝
黃鴻美
謝安桐
張克榮
卓順發
陳奕福
道南校友會 福建省南安市國光中學校友會(新加坡) 中華爲基利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