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益美傳媒”,歡迎點擊關注!
每天爲你講述公益與美好生活故事
善良和美好,自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這兩天,一封手寫信得到無數人的稱贊,信是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寫給張文宏的。
在信中,崔大使很謙虛。不僅向張教授表達了敬意和感謝,還說等疫情結束後,希望能拜訪張教授。
“不是爲了看病,是爲了討教。”
有人問他,怎麽黑眼圈這麽嚴重啊,他也毫不避諱,說現在十點半,自己開車一個多小時到宿舍,就得12點了。
“我命很苦的,可我願意花2個小時跟咱們在美國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聊聊,你們在美國找不到願意免費跟你們聊這麽長時間的醫生。”
既誠懇又可愛。
單看這封信,你很難想到,這是一位68歲的老人親筆寫下的,更無法想象,寫信的老人是副部級官員,是位名聲響當當的外交官。
他的信中,沒有高高在上的盛氣淩人,有的,是對知識分子的尊重,和對科學的尊崇。
02 他始終堅守在一線有經驗,有責任,更有擔當
仔細看過回信的人都會注意到,崔大使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話:
我在和留學生連線時表示過,只要同學們還在這裏,我不會離開,我一定說到做到。
在很多人驚慌地逃往中國時,他的一番話,給很多不能回來的中國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懂策略。
美國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前助理國務卿庫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曾這樣評價他:“他很講究策略,總是能拿出解決方案,他從不慌亂,即便生氣,也只是表演的一部分而已。”
他的身上,挑著沉甸甸的責任。
赴任前,他給自己定下了八個字的要求:“任重道遠,心誠志堅”。
對他來說,祖國需要他的地方,就是他的戰場。
采訪他的美國記者喬納森·斯旺提出的問題十分尖銳,她有選擇的引用事實,證明自己的偏見、攻擊他人。
面對這樣的記者,外交官們往往很頭疼。
很多觀衆看完這次采訪後都說:斯旺的問題裏帶有強烈的主觀臆斷和攻擊性,這根本不是采訪,而是挑釁!
外圓內方、以柔克剛,作爲外交官,崔大使的回答堪稱完美。
面對“驅逐”記者的提問,他說,中方不是驅逐這些人,只是終止他們的記者證。中方采取的行動是對美國政府針對中國記者實施措施的回應。
面對屏蔽人傳人之類的關鍵詞,他說,我們的努力實際上無關如何與媒體打交道,而是如何應對受病毒感染的人。
坦白講,回怼確實會顯得我們很硬氣,但對外交官來說,有理不在聲高,采訪中的每一句話,都需要字斟句酌,不能給祖國的榮譽造成一絲一毫的損失。
中國的尊嚴,不是幾個歪曲事實的記者就能抹黑的。
外交官的硬氣,不需要體現在采訪中的激烈言辭上。
04 面對挑釁,我們有底氣奉陪這背後,是一個日益崛起的中國
還記得1969年,面對美國軍機軍艦的挑釁,我們提出了四百多次嚴重警告。
我們試圖用這種方式,促使美國放棄對我們的挑釁。
那個時候,我們硬氣嗎?
四百多次嚴重警告,看起來很硬氣。
可有用嗎?
答案很顯然,如果有用,也沒必要將嚴重警告,發四百多次。
可當時間來到2018年,特朗普簽署了針對中國“經濟侵略行爲”的總統備忘錄,他宣稱,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甚至還要求,中國必須減少1000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
他還第一時間接受了CGTN的采訪,在采訪中明確表示:中國無意和任何國家打貿易戰。
但如果對方挑釁,中國將“奉陪到底”,看誰真正堅持到最後!
伊萬卡和庫什納
有了這樣的私下交情,很多問題不必拿到談判桌上就已經解決了。
2019年聖誕前夕,中美貿易協定的談判出現了問題。
崔天凱私下找到了庫什納,倆人針對關稅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這次私下交流化解了雙方的困惑,兩周後,第一階段的貿易協定達成了。
采訪結束後沒幾天,在3月23日的白宮記者會上,特朗普不再將新冠病毒稱爲“中國病毒”,甚至還呼籲保護亞裔群體,他說:新冠病毒不是亞裔美國公民的鍋,他們是很棒的人。
還在24號CNN的報道中明確表示:不再用“中國病毒”這一點大做文章了。
崔大使就是這樣,1987年進入外交部以來,小心翼翼地工作了三十幾年,直到退休年齡,還依然奮戰在國際一線。
這其中,有責任,也有擔當,這背後,是他爲外交事業奉獻的青春,和幾十年如一日的殚精竭慮。
如今,中美之間摩擦不斷,我們希望在崔大使及一大批外交官們的斡旋下,兩個超級大國能和平共處,也希望這些爲外交事業奉獻青春外交官們,能得到我們的理解和體諒。
因爲他們身上的擔子很重,如果我們都不能體諒他們,又有誰會體諒他們。
別忘了,他們是爲我們而戰,他們是我們的珍寶,更是我們的驕傲。
本文系益美傳媒原創
-End-
更多相關報道(戳藍字可查詢):
曹德旺|張文宏|李蘭娟|陳薇|張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