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至今20年,香港作家、文化評論學者馬家輝昨天下午在報業中心禮堂發表題爲“97後20年:香港的文化景象”的演講,與大家分享他對過去20年香港文化的觀察。
馬家輝說,要了解過去20年香港的文化景象,一定要注意四個關鍵詞。馬家輝針對第一個關鍵詞“身份坐標”指出,1997年之後,香港沒有完成“去殖民/後殖民工程”,以認識自己從“英國的香港”變成“中國的香港”這個身份的改變,這需要教育,需要一個過程,但這個工程沒有完成。
馬家輝也以香港三大區域之一的“新界”爲例,“新界”這個名稱是勝利者的語言,帶有殖民色彩,香港回歸前,中國與英國雙方已同意改名,但最終,土生土長的新界居民基于特殊的利益問題反對改名。馬家輝指出,“去殖民”這個工程若是打開,社會狀態會很不一樣,目前香港人身份混亂,出現了所謂的“大中華膠”“左膠”“本土膠”等身份標簽。
第二個關鍵詞“社會變遷”,主要指的是人口變化、資源的分配。香港從1997至2017這20年,人口快速增加了180萬,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國大陸的新移民。這180萬新香港人與在香港生活了三五代,或是80、90後的香港人,對香港的感情認同、看事情的角度是不太一樣的。這些大量新增的人口也造成活生生的“利益沖突”,在就業、交通、房屋、公共空間等方面對香港人造成沖擊。
馬家輝也針對第三個關鍵詞“強國崛起”指出,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地緣政治的改變,對香港也造成影響。他說,1977至1997年之間,香港人口增加了200萬人,絕大多數也是大陸新移民,但是這個階段的大陸新移民和1997年之後的新移民是不一樣的。“強國崛起”之後,中國人的語氣也不同了,如他們常說的“錢不是問題”,這和1997年之前的新移民是不同的。另外,“強國崛起”也使到許多香港人才流失到大陸去,包括電影人才。
談到第四個關鍵詞“網絡遊移”,馬家輝指出,這是個“沒有‘大台’的年代”,也是個沒有人說了算的年代。他認爲,說得好聽,這是“百花齊放”的年代,說得不好聽則是“神鬼同台”,各種不好聽的語言,不應該有的仇恨都出現了。
演講結束前,馬家輝在聽衆的要求下,以目前的香港文化現象做爲總結。他指出,香港的核心精神是百無禁忌,沒有“必須”“必然”“肯定”“必要”這些字眼,不會綁自己的手腳,香港人愛說:Why not?除了犯法之外,香港人任何事都可做,而且做了之後會說:關你什麽事?
最後,馬家輝在回應一名聽衆的提問時指出,他所提出的以上四個關鍵詞,有助于了解過去20年香港文化的走向,但他強調,“有這個事情並不表示等于這個事情”,並不等于香港就是這樣,就如美國有白人至上主義,但白人至上主義並不等于美國。
在馬家輝看來,文明是當有“壞的事情”發生時如何回應,是得理不饒人,是不給他人審判的機會,或是給他公平的審判?馬家輝強調,如何回應不善良,才看得出文明的如何善良,事情發生了不是群起圍攻,這樣社會才能進步。
馬家輝是應《聯合早報》與新躍社科大學聯辦的“2017年新躍文化中華講座”之邀前來演講,他妙語如珠,演講生動活潑,近三個小時的活動不時引來哄堂大笑。講座主席爲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容世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