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僅過去4日,便有包括葵花、江中等多家醫藥類上市公司密集發生人事變動,一批高管辭職。而與此同時,一批創新藥企、CRO機構則開始選擇從外界補充強大的新鮮血液。一定程度上,2020年醫藥行業的風向標已經開始顯現。
每到歲末年初,醫藥行業的人事變動就變得非常頻繁。據E藥經理人不完全統計,2020年才剛剛過去四天,僅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的人事變動,便已經有15起,其中涉及到公司副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等多個職務,公司則涉及到葵花藥業、江中藥業、翰宇藥業、普洛藥業等多家醫藥類上市公司。
01 年報季來臨多位財務總監離職
從具體的崗位來看,財務部門負責人的變動明顯占據了整個變化的不小比重。例如,葵花藥業1月4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于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張延輝的辭職報告,其表示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相關職務。公開資料顯示,張延輝此前曾擔任大連華連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經理,並曾擔任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2017年6月6日葵花藥業公布了聘任張延輝任總經理助理及財務負責人職務的消息,且任期爲三年,即正常到任時間爲2020年的6月6日,如今則屬于是提前申請辭職。
江中藥業則是在1月2日公布了其原財務總監羅鵑申請辭職的消息。而很顯然對于財務總監的辭職江中藥業此前並未有太多准備,其目前尚未完成新財務總監的聘任,公告稱:爲保證公司財務工作的正常開展,在聘任新的財務總監之前,由公司財務部負責人李小俊代行財務總監職責。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財務總監的重要性無需贅言。作爲管理層的重要成員,財務總監可以被看作是對上市公司了解程度最深的人之一。尤其在當前監管機構要求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越來越規範和嚴格化的背景下,財務總監也承受著顯著的工作壓力。據E藥經理人不完全統計,在過去一年內,至少有16家醫藥相關企業的財務負責人因各種原因申請辭職,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業。
而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公司在總經理或副總經理級別的人事上發生了不少變動。例如深圳翰宇藥業1月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其原公司副總裁楊俊因個人原因辭去相應職務,離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值得注意的是,楊俊原定任期爲 2018 年11月28日至 2021年11月27日,楊俊此番離職比原定任期提前了將近兩年。而就在楊俊提出離職的前幾日,翰宇藥業還曾發布公告稱,其另一位副總裁王曉露也因爲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其與楊俊的原定任期相同,均應至2021年11月27日。
也有一些公司在2019年底、2020年初完成了公司內的換屆選舉。佛慈制藥1月2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其密集任命了一批高管,包括聘任尚壽鵬爲公司總經理,聘任王新海、呂芝瑛、馮曉雲、柴國林、王迎春爲公司副總經理等,其中呂芝瑛還將同時擔任公司財務總監和董事會秘書一職。
普洛藥業也是在高級管理人員內部進行了一次“換血”。普洛藥業的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近日收到了公司總經理祝方猛、高級副總經理徐新良、副總經理金旻的辭職報告,三人皆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現有職務,其中,祝方猛辭去總經理職務後,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徐新良、金旻分別辭去高級副總經理、副總經理職務後,仍在公司繼續擔任其他職務。
就在同一日,公司董事會決定聘任徐新良爲公司總經理、聘任金旻爲公司高級副總經理。聘任湯二慶和何春爲公司副總經理。
02 創新藥相關公司迎人才大輸血
與一批上市公司所涉及到的傳統制藥企業大量人員辭職不同,以創新爲導向的新興生物醫藥企業和一批創新藥生態相關的公司,卻顯示出了截然不同的人才流動趨勢。
例如方恩醫藥。1月2日,成立于2007年的全球性臨床CRO企業方恩醫藥發布消息,宣布聘任資深國際CRO高管甄嶺爲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方恩醫藥聘任的甄嶺在中美CRO和生命科學領域擁有超過25年的專業經驗,其既在諸如禮來、葛蘭素史克等大型藥企擔任過管理層職位,也在艾昆緯這樣的CRO巨頭有過工作經驗,還曾專門做過針對中美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械的投資。對于目前正准備加速全球擴張戰略的本土CRO公司來說,這樣一位領軍人物的加入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助力的作用。
而據E藥經理人在行業中了解,一家專注于臨床新藥開發的本土創新生物制藥公司即將對外公布其最新高管加盟的消息。據稱其從一家美國新基挖來了三位高管,其中一人將擔任目前公司尚空缺的首席商務官一職。
很清晰的一點趨勢是,在近年來仿制藥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醫保談判等多項政策組合拳的攻勢下,以仿制藥爲主的傳統中國制藥企業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艱難。而在財稅核查日益緊張、合規要求逐漸嚴格的背景下,此前中國醫藥産業中大量的灰色地帶也將被逐漸掀開,人事層面上的變動或許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而已。
而對于以創新爲主的生物醫藥企業來說,隨著一批新藥的正式上市落地,“收獲期”已經即將來到。在這種情況下,此前中國醫藥産業“輕研發、重營銷”的人才結構或許即將發生變化,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已經在國際醫藥市場流行許久的“研發、營銷兩頭重”的“紡錘形”人才結構。對于創新藥企來說,研發和商業化兩個方向的人才,是當務之急,也勢必有更多的人才,從本土和海內向中國市場湧入。
上市藥企人事密集變動將會是2020年醫藥行業的常態嗎?您怎麽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