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新冠病毒已席卷全球,也越來越多人受其影響,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甚至也不分平凡或偉大。看著新加坡確診人數節節攀升,我似乎聽到過一句話“國內打完了‘上半場’,歐美再打‘下半場’,而新加坡打了‘全場’”。
其實此言不差,要知道本地早從今年1月4號便開始追蹤報道武漢的新冠疫情且采取了防範措施。幾個月過去了,中國疫情已被控制,歐美疫情已有失控態勢,而本地疫情也逐漸步入下一階段——因爲社區感染增多,由本來的“緩和期”一下子進入“加劇期”。
紅色線:共計確診人數
藍色線:共計康複人數
圖片來源:CNA
當局也不斷出台加強措施,包括限制旅客入境或在本地轉機、規定一米社交距離、禁止開放任何娛樂項目、要求公司推行遠程辦公等等舉措。
呼籲保持就餐安全距離
圖片來源:GoodyFeed
這樣的確是對內對外都有兼顧,近期輸入性病例大爲減少,但本地感染病例明顯增多且不斷出現新的感染源。 在這一情況下,李顯龍總理于上周禮拜五(4月3號)下午4時面向新加坡全國人民第三次就新冠病毒疫情發表講話並明確呼籲:盡量不要出門,若要出門應該帶上口罩且避免社交接觸等,並且宣布在本周陸續啓動“斷路器”(circuit breaker)措施以遏制病毒進一步在本土傳播。
李總理發表講話並呼籲大家盡可能不出門
圖片來源:早報
顧名思義,斷路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供合上/斷開回路以保護線路和電源的功能。而此次當局所提出的“斷路器”措施也是如此,爲減少新冠病毒加劇傳染,政府在4月7~8日至5月4日,停關學校、學前教育中心,以及大多數非必要的公共場所。而必要的服務行業將照常營業爲民衆提供日常所需,譬如超市、小販中心、公共運輸、銀行、診所等。 而作爲個體的我們呢?回顧上周五下午兩點左右,我和往常一樣正在工作,突然注意到手機頻頻亮起。拿起一看,原來是各個群又炸開了鍋,李總理要第三次面向群衆發表講話了。不過一小會,便有傳聞說各大超市又開始排隊搶貨了……其實這也見怪不怪了,無論是對疫情還是自我恐懼的認知都是逐步完善的,每個人的反應不一,都可理解。最近在群裏看到如下的一張圖片,覺得挺有意思的。
Covid-19 個人認知圈
圖片來源:網絡
公司裏不少人已經遠程辦公了,我所在的那層樓人比較少。每天早上洗過杯子走過鋪著地毯的走廊回到自己座位上,放眼望去偌大的辦公室竟是空空無人,簡直就像是周六的清早。積極一點想,這樣也未嘗不好,公司人員密度減小,對剩下的員工來說便又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大家還是會很忙,且受新冠病毒影響,我們又增加許多緊急會議。四點的時候,我正巧在線上開會沒能去觀看總理講話,不過旁邊的同事都在“直播”和評論。如此我一心二用的開完了會,忙挂了Skype過去找他們了解情況。 不久後老板也找過來,吩咐說哪些任務要快些趕在禮拜一之前做完,需要帶回家的設備要提前備好……一時間用“手忙腳亂”形容也不爲過,直到晚上九、十點左右才處理好公司的所有事務方才下班。 到4月6號,也就是“斷路器”措施實施的前一天,公司卻意外地熱鬧了。許多很久未見的同事都回來了,他們也是受“斷路器”舉措影響,回來做些准備。只見得有的扛了顯示器回家;有的清了清冰箱裏的食物;也有的給自己桌上養的花花草草換了水。一個個都准備了大包小包搬家一般,忙得是不亦樂乎。 今天,4月7號,“斷路器”措施正式實施。外面的人、車明顯減少了許多,出行的人大多也戴上了口罩。大概是因爲大多數人在家工作的緣故,小區中倒是停滿了車。不少店鋪也關了門,街道看起來空蕩蕩的。走一段距離才找到了一間還有營業的雜貨鋪,生意倒還不錯,大家按照“1米社交距離”排隊付款。
不少店鋪已停業
前幾天同事告訴我說,像這樣的“斷路器”措施在新加坡還是第一次,2003年SARS也沒有像如今這般。此篇的結尾處便引用幾篇本地朋友的觀點及看法吧。 “ 毫無疑問這(“斷路器”措施)是有必要的。爲減輕病毒的社區傳播這看起來是最佳方案。越少社交接觸,感染此症的可能性也便越小。”
“ 這(Covid-19疫情)是我們建國甚至是二戰以來面對的最大危機,雖然有多年的積累和准備(包括物資和應急系統),這次疫情還是影響太大太遠,政府的壓力很大!現在祭出“斷路器”實在是萬不得已,因爲輸入型病例和本地無症狀病例都在增加,再不下重藥恐怕會扛不住了。”
“ 這將是一個國民素質的考試,成了就抗疫成功贏得贊譽,反之車翻人亡還成爲笑柄。疫情的確拷問各國的國情,實力和智慧。”
後記:在新冠疫情前,各國采取的措施各有不同,但我們都有同一個目標——消滅病毒,回歸常態。在武漢有“封城”,在新加坡有“斷路器”。4月7日,新加坡剛開始爲期差不多一個月的“斷路器”時期,而隔天(4月8日)武漢在“封城”75天後終于迎來“解封”,所以作爲在新加坡的武漢人才是真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