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從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到探索經濟複蘇之路,圍繞不同主題的多場重要國際會議將陸續召開。這些會議分別都有哪些看點?中國又將在其中展現怎樣的大國擔當?
世界經濟論壇2021年特別年會
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每年1月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小鎮達沃斯舉行年會。2021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51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調整舉辦時間和地點,將推遲至8月17日到20日在新加坡舉行。
2021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主題爲“大重構”。年會期間,來自各國政府、企業和公民社會等方面的領導人將就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複蘇進行討論,尋找應對全球最緊迫挑戰所需的解決方案。
今年1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並發表特別致辭。習近平以宏闊的國際視野和高度的責任擔當,直面時代面臨的課題,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爲處于十字路口的人類未來指明方向。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對此評價說,習主席的致辭産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施瓦布
“習主席的講話具有曆史性意義。習主席告訴我們,未來世界各國應基于互相尊重的原則開展合作,他還強調,作爲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需要解決一些重大問題,要抗擊並戰勝疫情、應對貧困問題、確保發展中國家更好地融入全球繁榮進程,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低碳發展。”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原定2020年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受新冠疫情影響延期至2021年舉行。會議主題爲“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會標
《生物多樣性公約》是聯合國地球生物資源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公約之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本次締約方大會將審議“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確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新目標,努力達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汪文斌
“生物多樣性喪失是全球面臨的嚴峻挑戰,各方必須堅持多邊主義,攜手合力應對。發達國家需在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等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切實增強發展中國家落實生物多樣性目標的能力。”
“作爲《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東道國和候任主席國,中方期待各方在公開、透明、締約方驅動等原則基礎上,充分討論和磋商,相向而行,擴大共識,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達成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框架,爲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注入新動力。”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同樣受疫情影響,原定于2020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推遲至2021年11月舉行。
由于2019年12月在西班牙馬德裏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未能就核心議題——《巴黎協定》第六條實施細則達成共識,新一屆氣候變化大會上相關問題談判能否取得成果備受關注。
與此同時,化解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減排責任和資金安排等議題上的分歧,保持各國綠色産業投資高速增長,構建全球氣候治理體系也將是會議重要看點。
當地時間2019年8月17日,丹麥格陵蘭島,由于氣候變暖大量冰川融化。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9日,澳大利亞發生森林火災。專家認爲,氣候變化是導致火災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現象似乎成了“家常便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表示,面對全球氣候危機,必須要加強國際合作,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
郭憲綱
“氣候變化不分國界,因此必須走多邊主義的路線,必須所有的國家都積極參與這件事情。同時發達國家要爲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上的幫助,氣候變化問題才能夠得到解決。”
G20峰會
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將在意大利羅馬舉行。意大利方面爲峰會確定了三個關鍵詞:“人,星球,繁榮。”
作爲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意大利方面表示,會議將重點討論如何加強衛生和環保領域合作,更好保護人類和我們的星球,以及如何抓住數字革命帶來的機遇,努力消除“數字鴻溝”,實現強勁、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複蘇。
世貿組織總理事會
當地時間2月9日,世貿組織宣布將于2月15日以虛擬會議形式召開總理事會特別會議,考慮任命下一任總幹事。
2020年8月,世貿組織第六任總幹事阿澤維多正式離任,在新總幹事遴選過程中,上屆美國政府與世貿組織大多數成員公然唱反調,充當了攪局者的角色。今年2月5日,僵局終于被打破。韓國候選人俞明希宣布退出競選,爲尼日利亞候選人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接任職位掃清道路。
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
從機構內部看,世貿組織面臨多邊貿易談判受阻、爭端解決功能部分癱瘓等重大挑戰;從外部環境看,全球經貿環境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大幅惡化。
如何破解多重困局、重振世貿組織作爲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核心的地位,成爲世貿組織新總幹事面臨的重大考題。
第57屆慕尼黑安全會議
原計劃2021年2月19日至21日舉行的第57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也因持續的疫情導致無法如期舉行,主辦方將在與各方協商後宣布新會期。
慕尼黑安全會議是國際戰略和安全領域的重要年度論壇之一。2020年2月舉行的第56屆慕安會聚焦“西方缺失”,凸顯西方陣營內部裂痕加深、國際影響力下降的現實。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認爲,眼下,“西方缺失”仍在加劇,國際秩序體系的重構不可逆轉。
崔洪建
“上一次‘慕安會’的背景,是美國特朗普政府把西方內部的所謂盟友關系搞得一塌糊塗,而且歐美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內政問題。
這一次的‘慕安會’是美國拜登政府上台以後的第一次,結合前一段時間歐美之間協調、加強的動向,也包括美國拜登政府現在開始對外釋放出一些要重振盟友關系的信號,我想在這個背景下再度聚焦‘西方缺失’這個話題,他們的話題可能會有所轉變。
但是無論怎樣,我還是希望‘慕安會’能夠更多地爲世界格局的穩定、爲多極化的發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設性的經驗,而不是形成一些排外的、封閉的小團體,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國際社會的穩定和國際秩序的有序變化。”
來源:環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