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4月23日 新加坡單日確診病例數 連續四日破千
4月21日
李顯龍總理通過電視發表講話
宣布新加坡“封城”延長到6月1日
似乎疫情的發展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控制 人心惶惶 難道 新加坡 要在這場與疫情的戰鬥中“倒下”?
不! 新加坡是“打不死”的 每一次曆史上大規模爆發的傳染病 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創痛 回顧曆史 追溯百年 新加坡始終以堅韌的姿態面對傳染病 譜寫了“打不死的”百年抗疫史
01
1918:西班牙流感
1918年,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流感”病毒以無以倫比的威力,從北美洲開始,橫掃歐洲,亞洲,巴西和南太平洋一帶。短短24個星期裏,世界範圍內至少死亡5千萬人,感染三分之一的人口,即5億(相當于現今世界的22.5億人口)。
根據當年的海峽殖民地報告書,新加坡在6月發生流感疫情,6月18日,“神秘流行病”在新加坡出現,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低。第一波疫情在7月6日結束,但同年10月和11月出現了死亡率較高的第二波疫情,許多患者是感染肺炎後死亡。
海峽殖民地報告書將流感疫情的死亡人數列爲844人,當時的新加坡人口是37萬人。然而,前新加坡武裝部隊生物防衛中心主管李堅明分析海峽殖民地的死亡紀錄時發現,1918年的死亡率是每1000人口43.85人,他因此推測死亡率增加1.8個百分點,死亡人數實際應爲2870人。
盡管1918年國際社會對流感的病毒學和流行病學知識的了解仍不完備,但新加坡政府還是制定了一系列公共衛生措施,建議感染者自我隔離,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及早尋求治療,對住院病人的探望也受到限制或禁止,同時每天對公共場所的地板進行消毒。還在第二波疫情高峰期,關閉學校一個星期。
同時,建議民衆采取預防措施,如減少疲勞和保證室內通風,並鼓勵民衆用高錳酸鉀和氯化鈉對鼻子、嘴巴和喉嚨進行消毒等。
1918年,疫情下的街頭
從11月2日開始,病毒傳播在新加坡有所減輕。11月8日之後,再沒有更多的病例報告。到1918年11月底,在亞洲及世界其他國家,流感仍在傳播,但新加坡當地流感已經結束,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政府有效的幹預措施。
1918,西班牙流感,新加坡挺住了。
02
1957:亞洲流感
1957年的亞洲流感在全球造成200萬人死亡,流感源頭被公認爲首發于中國貴州。 這也是新加坡史上最嚴重的流感疫情,該流感病毒被命名爲H2N2。1957年4月底~5月初,農村衛生官員WK Ng博士在新加坡的離島布拉尼島首次發現疫情。
當年的海峽時報報道
新加坡的診所和醫院當時人滿爲患,據報章報道,中央醫院一天內有3000人求診。在爆發期,流感病人占公共門診就診人數的65%以上。據衛生部當年發布的報告稱,亞洲流感導致新加坡28人死亡,其中6人死于心髒問題,另外22人則是感染肺炎而死。 當時新加坡總人口數是145萬人,李堅明分析生死注冊的資料發現,5月的死亡率比平時多出了0.047個百分點,因此推算出疫情期的實際死亡人數應爲680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醫護力量在這次疫情的控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流感疫情高峰期,新加坡英王愛德華七世醫學院的林國安教授成功辨別了引起流感的病毒,並將研究成果送交倫敦的世界衛生組織協作中心,對流感疫苗的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林國安教授
爲了應對此次流感,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四項重要措施:
一是關閉學校將近2周,約有670所學校的26.2萬名學生受到影響。二是建議民衆遠離擁擠的地方,當地公司記載的員工缺勤率在10%~30%之間,這項措施對于經濟有負面影響。三是開設流感治療中心,設立學校保健診所、婦幼保健診所、志願診所以及免費診所作爲流感治療中心,同時減少非必要性手術,以釋放人員來控制傳播。四是對航空器及船舶進行檢查,確認乘客是否健康。
海峽時報關于學校停課的報道
亞洲流感疫情在5月底開始在新加坡漸漸銷聲匿迹。
1957,亞洲流感,新加坡挺住了。
03
1968:香港流感
1968年暴發的流感疫情是新加坡百年內傳染病中最溫和的一次。當時新加坡的人口達到200萬,無人因這次流感死亡。
該流感病毒7月13日在香港首次被發現,8月初,流感傳播到新加坡。高峰期出現在8月16日~25日,期間每天醫院就診率增加了65%,每日病人人數從6052上升到9966人。
當年的衛生部在疫情初期沒有公布任何信息,因此招致媒體的不滿。8月15日,《南洋商報》以標題《新加坡流行性感冒如野火燎原,惟政府衛生部迄今未發表任何有關文告》的報道顯示,當時的衛生部常任秘書何源林被詢問關于流感的最新局勢,只是回答“無可奉告”。
到了8月22日,當局開始打破沉默,公布疫情數據。當天,林國安教授預測這場流行病會在一個星期內消失。
林教授的預測沒有錯。疫情高峰在8月16日至25日之間,到9月初就幾乎完全消失了。
這次疫情對部分公司的出勤率産生了影響,但由于流行程度相對較輕,未采取廣泛的公共衛生措施。衛生部和教育部當時曾考慮關閉學校,但最後因爲疫情消退,而撤回指示。
1968,香港流感,新加坡挺住了。
04
2003:SARS
2003年,新加坡爆發了至今都令人聞之色變的SARS疫情,俗稱“非典”。那一次,全球8096名確診病例中,新加坡累計病例238起,33人喪命,死亡率近15%,是除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外,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2003年3月1日,新加坡首位因去香港旅遊而染病的SARS患者被送進陳笃生醫院。
這次,新加坡的運氣很糟糕,第一個確診病人就是“超級傳播者”,將病毒傳染給了超過20名以上的人,包括她的父母、奶奶、舅舅、探訪過她的牧師,以及護理過她的四名護士。這意味著“當他們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感染的人數已經非常巨大”。
新加坡殡葬工人搬運患SARS而去世的病人屍體
在對付SARS時,新加坡采取了四大措施:直面非典(指導原則);隔離、包圍和遏制(防治戰略);公共溝通和科技革新。前新加坡駐華大使陳燮榮說,新加坡防治非典的指導原則是:直面痛苦,勇敢行動。中國有俗語稱長痛不如短痛,新加坡選擇了短痛,盡管它的代價很大,盡管它要奪走新加坡國內生産總值的1.5%。
爲了阻止病毒的傳播,新加坡政府也開始實施社區戰略,給每家每戶送去一支體溫表,懇請居民每天出門之前,記得測量體溫。3月24日,新加坡衛生部調用傳染病法,頒發了家庭隔離令。3月27日,新加坡全部學校宣布停課。同時加強邊界安檢,3月29日,所有經由樟宜機場進入新加坡的旅客都需要接受體溫檢查,之後也擴大到新馬海關。
好消息是,2003年7月16日,SARS在新加坡被根除。這次疫情流行後,新加坡還建立了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全名是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來指導對疫情的判斷和疫情應對。
2003,SARS,新加坡挺住了。
05
2009:甲型H1N1流感
2009年,H1N1病毒(又名豬流感)在全球大爆發,造成全球20萬人死亡。 由于SARS的教訓,新加坡政府在2009年4月25號WHO發布全球警告後的第三天就將預警系統提升到了橙色,12天之後就將級別降低到黃色。事後,新加坡政府認爲自己對H1N1病毒反應過度,過早提升了預警系統的等級,對經濟發展帶來了打擊。
2009年5月26日,新加坡確診第一例H1N1病例,該病例爲紐約輸入。隨後,在九個月的時間裏,新加坡有超過415,000人被感染。
海峽時報報道因H1N1死亡的病例
2009年10月底,新加坡接收了第一批H1N1疫苗。2010年8月10日,世衛組織正式宣布H1N1全球大流行結束,該病毒繼續以季節性流感形式繼續存在。
2009,H1N1,新加坡依然挺住了。
引用前官委議員Calvin Cheng 的話:
如果要有一個國家長期都在爲突如其來的災難做准備,那就是新加坡。 實際上,自1965年8月10日(新加坡獨立)以來,我們一直在爲災難做准備。當一個國家從灰燼中誕生,依靠一個把你踢出去的國家來獲取食物和水,可以說從第一天起,我們就已經在爲世界末日做准備了。 不會有世界末日,因爲我們准備好了。
從灰燼中誕生的新加坡,末日尚不足懼,只因已經做好了准備,何況,並不會有世界末日。
從抗疫初期的“佛系勝利”發展到今天面對疫情二次爆發的“鐵腕手段”,新加坡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方式應對疫情的考驗,盡量減少疫情對整個社會的沖擊。
百年抗疫史,五次大流行傳染病,新加坡都挺住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抗疫,新加坡也將繼續以堅韌的姿態取得最終的勝利。
做好自己該做的,待在家裏,降低疫情的傳播風險,你也將成爲這抗疫長河中的一股涓涓細流,彙入抗疫的汪洋大海,最終形成無堅不摧的抗疫力量。
圖片來源:Calvin Cheng Facebook
所以要保持冷靜,互相照顧。不要自私。我們准備好了。如果新加坡人團結在一起,我們將毫發無損。
前進吧,新加坡。
新加坡,加油!SGUN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