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加坡6月6日電(記者蔡蜀亞)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近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表達了在現今複雜嚴峻的全球貿易環境下,中國將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化的決心。
顧清揚說,海南自貿港力求實現最高水平開放,顯示出中國長期以來堅持的全方位融入世界經濟的政策不會動搖,中國會通過不斷加大開放力度,繼續參與世界經濟發展。
顧清揚認爲,方案中“一線”放開的運行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用好國際市場的優質資源,參與全球經濟循環。“二線”管住的監管模式,可以使中國其他地區根據發展需要和風險控制,適度引進國際資源和國際經驗。
他提出,國際區域循環是參與國際循環的重要方面,方案中明確提出海南要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海南自貿港可借助西部陸海通道、東盟-中國(10+1)和“一帶一路”等平台參與國際區域的經濟循環。
6月3日在海南博鳌拍攝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鳌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挂牌儀式現場。(新華社發,蒙鍾德攝)
他認爲,海南自貿港有條件廣泛借鑒國際最佳實踐經驗,創造高度國際化的環境,探索新機制,打造符合國際高水准的法治和營商環境。這些創新的實踐經驗,不僅有利于海南自身發展,未來也可推廣到中國其他地區。
顧清揚說,海南自貿港建設有利于中國企業在一個環境相對可控的情況下,熟悉國際規則、學習全球最佳商業經驗,爲最終全方位參與全球循環做好熱身。
顧清揚建議,海南自貿港建設既要融入到國內經濟循環體系之中,也要通過自己國際化的優勢,爲建立國內的生産鏈、供應鏈和需求鏈發揮獨特作用。
首先,海南自貿港産業發展的重心之一是旅遊業和高端服務業。海南在未來發展中,如果旅遊業和服務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則有利于整個中國的産業升級和促進三大産業的均衡發展。
其次,海南還可以利用其開放的經濟優勢,將全球高端人才和生産要素引進來,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這將對中國産業鏈中的高端鏈條發揮補充作用。
另外,海南與鄰近的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中西部的發展也應融爲一體,在一盤棋的規劃發展中,相互補充,良性競爭,從而達到各種資源有效循環。
顧清揚表示,海南自貿港的發展須用好中國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同時利用自身的獨特優勢,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循環的互動過程中發揮橋梁和杠杆作用。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邁出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