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早(1月8日)豪雨驟降,導致全島多處出現突發性淹水,公用事業局預測隨著雨季降臨,類似情況未來幾天還有可能發生。這場豪雨導致多條馬路嚴重積水、汽車抛錨,甚至有大樹倒塌壓損羅厘,以及有組屋的多層停車場電梯變成“水簾洞”。
公用局昨晚召開緊急記者會,指昨早的突發性淹水是因爲龐大的降雨量導致溝渠和排水道不勝負荷,初步調查顯示,它們的排水功能運作正常。
目前正逢東北季候風時節,加上蘇門答臘風飑(Sumatra Squall,即急驟強風)從馬六甲海峽往東移,加劇了本地雨勢。
昨早從6時20分至10時25分,後港一帶的金泉路(Kim Chuan Road)降雨量最多,達118.8毫米。雨勢在8時至8時30分之間最大,每小時降雨量達56毫米。
118.8毫米的雨量是本地1月份平均降雨量的一半。根據初步調查,驟雨來時,出現淹水的地區溝渠和排水道內並沒有堵塞而影響排水功能。
受影響的九個地點是:淡濱尼路(惹蘭德利地對面)、淡濱尼12道(淡濱尼生態公園對面)、阿魯慕甘路(Arumugam Road)、沈氏道/友諾士8路、沈氏道/丹戎加東路、惹蘭尼巴(Jalan Nipah)、勿洛路/新樟宜路上段、樟宜路上段/勿洛北4道,以及勿洛路/樟宜東路上段。公用局說,這些地方的淹水維持了15分鍾至一小時,水深介于15至40公分。
除了淡濱尼12道,其他八個地點屬于低窪地區,有些是淹水的高危區,有些則連接雙溪勿洛,因此受潮汐影響。
公用局集水區與水道署署長楊慶舜指出,當局已在上述地點展開工程改善排水情況,以加強防洪措施。至于不處在低窪地區的淡濱尼12道爲何出現突發性淹水,當局將進一步調查。
楊慶舜說:“我們目前在加寬和加深溝渠和排水道,以提高它們把雨水排入大海的速度。水溝之所以會泛濫,主要是龐大的雨量造成。初步調查顯示水溝內沒有任何障礙物,但我們未來幾天會繼續調查是否有降雨量之外的原因造成突發性淹水。”
改進溝渠及排水道工程明年完成
改進溝渠及排水道的工程預計最遲明年第一季完成。公用局自2012年已完成327個地點的改進工程,目前還有73個地點的工程在進行中,另有22個地點的工程將在今年展開。
當局至今在全島裝置約200個感應器,即時監控溝渠和排水道的水位,確保能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例如昨早一淹水,當局就立刻派遣應對小組到受影響地區,確保溝渠和排水道運作正常。
公用局集水區與水道署總工程師(排水系統運作)蔡偉光指出,我國易于淹水的地區已從1970年代的約3000公頃,縮小至目前的約30公頃。他說:“我們會不斷改善水道系統,以加強防洪措施。”
昨天在勿洛北一帶受困的私召車司機魏先生(45歲)說,他原本要去勿洛載客,豈料車子開到淹水處引擎就“死火”了。他說:“我也看到一輛馬賽地抛錨,男車主後來索性棄車離開。”
事發後,附近的樟宜消防局多名消防人員主動前來幫魏先生把車子推到一旁。據他描述,現場有多達七八輛汽車在淹水中抛錨,須出動拖車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