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抵禦吐蕃入侵,戎馬一生,有再造唐室之功。唐代宗封他爲汾陽王,並賜建汾陽王府。動工興建後,郭子儀經常到工地監工。
有一天,他吩咐一名砌牆的泥工說,牆基要築得堅固。
泥工說:“請王爺放心,我家祖孫三代都是泥水匠,不知蓋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見過房屋換主人,還未見過哪棟房屋倒塌了的。”
聽了這番話,郭子儀拄著杖就走了,再也不去監工了。
王府落成之日,郭子儀設宴慶賀,來賓非富即貴,濟濟一堂。令人奇怪的是,造屋工匠們也受邀出席,而且酒席設置在上首,郭子儀子侄的酒席反而設在下首。
有客人不解,郭子儀指指造屋工匠,“他們是造房子的。”又指指子侄,“他們是賣房子的。”
世事無常,富不過三代,果不其然,郭子儀去世僅僅四十年後,在昔日繁華熱鬧的汾陽王府的舊址上,建起了法雄寺。詩人張籍路過此地,感慨的寫下了一首詩:
汾陽舊宅今爲寺,猶有當時歌舞樓。
四十年來車馬絕,古槐深巷暮蟬愁。
二、
五代晉王李克用臨終前,交給兒子李存勖三支箭,告訴他:“梁國的朱全忠是我的仇敵。燕王劉仁恭是我扶持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爲兄弟,卻都背叛了我。給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記父親的仇恨。”
李存勖接了箭,把它藏在祖廟裏,每逢出征就派人取來,放在精制的絲套裏,背著上陣。經過十多年的征戰,攻破燕地,活捉劉仁恭;打敗朱全忠,滅了後梁;大破契丹兵,將耶律阿保機趕回北方。並于魏州稱帝,國號爲唐,史稱後唐。一時之盛,無有其匹。
李存勖自幼喜歡看戲、演戲,等到父仇已報,中原已定,開始志得意滿,經常泡在戲園子裏,還常常粉墨登場,與伶人嬉戲打鬧;
不僅如此,還重用伶人爲官,甚至用伶人做特務,監視君臣;並大肆征召原唐室太監,引爲心腹。伶人、宦官在李存勖的寵愛下,經常幹一些戲弄朝臣、收受賄賂、欺男霸女的事情。
有一次,竟搶了駐守魏州將士們的妻女1000多人。大將李嗣源在將士的擁戴下發動叛亂,李存勖率兵出征,剛出京城,士兵就跑了一半。不久,就被自己提拔的伶人郭從謙帶著叛兵射死。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興起的時候是多麽的勃發,敗亡的時候又是多麽的快速。真個是:夜來驟雨急,春夢了無痕。
三、
2001年2月,兩個來自尼泊爾和西藏的和尚,在世界著名的藝術中心紐約Ackland的Vager畫廊,展現了一次令人難以忘懷的亞洲宗教藝術。
在一個長寬各約一點五米的藍色桌台上,兩個人先用畫筆在中心勾勒出佛陀的形象,再圍繞佛陀依次勾勒出城堡、森林、牧場、河流、大地,再從中心到四周,用各色沙粒填充圖案。
隨著時間的推移,畫作漸漸豐滿起來,兩個月後,一幅美輪美奂的佛陀之城出現在世人眼前。
安祥的佛陀、莊嚴的佛塔、壯麗的城堡、青青的牧場、騎馬的牧人、安靜的牛羊…正當周圍的人群陶醉在美妙的畫境中的時候,兩位僧人忽然拿出兩把小鏟子,在衆人的驚呼聲中,毫無表情的把沙粒鏟起,瞬間,一切的美麗塵歸塵,土歸土……
這個過程非常的短暫,短暫到圍觀的群衆懵然呆立,不知所措,但他們的眼神是痛苦的,迷茫的,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淚。
兩個僧人並不理會旁人的目光,拿起裝著沙粒的玻璃瓶,來到畫館外面的小溪邊,把沙粒全部倒入溪水。美輪美奂的畫作沒有留下一絲痕迹,好像一切從沒有發生過。
繁華原來是一捧沙,而這捧沙,也融化入水土,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迹。
四、
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恒存在,一切都是因緣而來,緣滅而盡。在這無常的世界,你能把持什麽?既然把執不住,千萬不要執著。該珍惜時且珍惜,該放手時就放手。
《菜根譚》雲: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對事對物、對名對利,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一切順之自然,才可以在這無常的世界,保持心靈的平靜與安甯。
不要執著于圓滿,月圓則缺,日中則移,花絢則糜,水滿則溢。李密庵在《半半歌》中言:“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酒至微醺,花開半朵,反而是最好的狀態。
袁世凱登上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寶座,還想更進一步當皇帝。他的二兒子寫詩勸告他:“可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袁世凱非但不聽,還把二兒子關起來,結果衆叛親離,在憂憤中死去,留下竊國大盜的千古罵名。
老子曰:“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有道的人不追求圓滿,所以能夠去舊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