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花園城市稱號的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國家之一,2019年新加坡人均GDP達到了近6.4萬美元,排名世界第八的位置。雖然經濟發達,但是狹小的國土面積卻是嚴重的制約了其未來發展,所以填海造陸這種不需要有武力沖突就能向大自然索取的方式,自然也成爲其首選。
新加坡1965年剛剛獨立的時候,僅有581.5平方公裏的土地,到了2019年時則達到了724.4平方公裏。五十余年的時間內,新加坡的領土面積一共增加了近143平方公裏,占總領土面積的20%。其中除了有很小一部分的泥沙淤積形成的淺灘外,其余大多數都是人工的填海造陸形成。
目前的新加坡仍在繼續著自己的填海造陸工程,速度大約是每十年就能造一個澳門(32.8平方公裏)出來。預計至2030年左右時,新加坡的總國土面積將達到760平方公裏左右。
因爲早期技術有限,新加坡的填海造陸工程也經曆了兩個階段。起初是從剛剛建國時,新加坡人選擇在成本低、難度小的天然灘塗地進行。後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加坡國內經濟的發展,填海造陸的主陣地又轉移到了主島的海濱地區。
建國後到80年代這一時間段,是新加坡熱情度比較高的時期,80年代後則是出現負增長的趨勢,20年的時間總共才造了不到7平方公裏的土地。不過進入21世紀後,新加坡的填海造陸又開始進入高漲期。所以說,線性增長並非是新加坡的趨勢,動態過程才是最適合形容新加坡的填海造陸進程。
新加坡早先曾被英國和日本先後統治過,1963年時又加入了馬來西亞,不過後來因爲不可調和的矛盾被踢了出來,並于1965年“被迫”獨立。
新加坡面積小、各類資源都是極爲匮乏,雖然是獨立了,人地矛盾大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又始終都是新加坡社會發展的一項難題。爲了“求存”,新加坡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進經濟發展,這也使得新加坡形成了外貿驅動型的經濟體制。而經濟的發展除了解決國內就業問題外,也成爲了推動填海造陸進程的主要力量。
比如從1963到1980年期間,新加坡就通過填海造陸獲得43平方公裏的土地。因爲經濟政策和馬六甲海峽在遠洋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新加坡早期的造陸土地基本都用在了進出口貿易相關的項目上,比如亞洲航空樞紐樟宜機場就是填海造陸而來。
進入新世紀後,新加坡爲了實現建成以知識作爲主導的工業中心,再次重啓了快速的填海造陸工程,比如裕廊島工業區和大士新港等項目。爲了擴大對外吸引力和發展旅遊服務業,新加坡近來又對樟宜機場進行了重新規劃,這也使得20世紀到現在的最初20年中,新加坡就建成了將近100平方公裏的土地。
不過因爲新加坡采用的是傳統的堆沙造地的方法,而新加坡本國又沒有土方沙石可供填埋,只能是選擇向周邊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家進口,而這也就加大了成本,比如前面提到的樟宜機場共占地13平方公裏,其成本就將近94億人民幣。
馬來西亞就曾以防止海沙走私,新加坡領土擴大對自身安全造成威脅爲由限制沙石出口。印尼和柬埔寨也因爲沙子的過多開采,而對當地的浴場和生態情況造成破壞,並因此發布出口禁令。因爲鄰國開采和出口的限制,新加坡只能以成本增加爲代價,轉爲向路途更遠的印度進口。
雖然“沙源”出現危機,但是隨著新加坡更加多元的發展方向和科技的日益發達,其填海造陸的規模還會處于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