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及文字均爲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
據說我從小是個吃飽睡,睡醒笑的娃,幾乎沒哭沒鬧過,是全家人引以爲傲的天使寶寶。考慮到這樣的優良基因,三年前我豪爽地開始了獨立帶娃的全職生涯,但現實根本沒有那麽美好。那時我從沒聽說過高需求寶寶這個詞,只是覺得孩子脾氣急,晚一秒吃奶就哭得聲嘶力竭。他還特別粘人,你去刷個牙洗個臉都不能消停。哄睡就更費勁了,而且睡眠質量超差。于是我開始在各種育兒經裏尋找方法,結果當然是屢戰屢敗。爲什麽人家娃都是睜眼吃奶,閉眼睡覺,爲什麽我的娃天天哭個沒完,本來新手媽媽就忙得焦頭爛額,可依然得不到家人的認可和理解,那種孤立無援的負罪感、挫敗感,大家都懂得。最實用的,倒是朋友一句熬過這段兒就好了。
就在我近乎崩潰的時候,偶然發現高需求寶寶這個概念,仔細對照之後,瞬間大徹大悟,那種感覺就像一條被人抓起來氣得鼓鼓的河豚,突然一下回到安全的水裏,咻的就撒了氣,舒服極了。原來一切都不是我的錯,也不是孩子的錯,是你無法強行改變的天性使然。只要你說服自己去相信不同孩子間的差異,再強迫自己去順應孩子奇葩的行事方法,漸漸的,也許你就能體會到高需求寶寶帶來的驚喜回報,注意,只是也許,畢竟很多高需求寶寶的功力還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持續升級。
高需求寶寶最大的特點就是敏感,反應激烈。比如最明顯的就是睡覺這事,人家的娃可能吃點兒奶,拍拍哄哄就乖乖睡著了,隨便放在嬰兒床上一覺好幾個小時過去了。我看過好多勵志文章,那些催人奮進的媽媽們在孩子睡了以後要麽健身美容,要麽讀書學習,要麽兼職掙錢,要麽變著花樣的做輔食,還能把家裏操持的井井有條,多半還得加上一句,努力的女人最美麗。而我一天,哄睡一小時,放床上,瞬間爆炸,再哄睡半小時,放床上,五分鍾後爆炸,再哄睡一刻鍾,半小時後爆炸,接著再哄半小時,終于可以達到時長一小時的“深度睡眠”了。別說什麽自我提升了,虎背熊腰蓬頭垢面的你,連踏踏實實上個廁所都成了奢望。
不過我覺得從生物進化角度來說,這種高敏感的娃也是有優勢的,都跟二郎神似的,睡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肯定出不了那種把娃獨自扔家去買菜的意外。我甚至聽說過有人趁娃睡覺去看電影的,所幸什麽事都沒有。而我們這些敏感寶寶絕不可能讓你這麽high,白天粘人,夜裏查崗,自保意識超高。所以當你被睡渣折磨得懷疑人生時,心裏默念,這是一個人類進化的優勝者,優勝者,優勝者……熬啊熬的,怎麽著到了兩三歲睡眠質量肯定會改善的。
高需求寶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一點兒沒有作爲嬰幼兒該有的順服和謙卑,說白了就是倆字:擰巴,想方設法的擰巴。人家媽媽抱娃跟抱個滾滾似的,萌的不行,小臉蛋往胸前一貼,軟軟糯糯。你抱著娃跟抱條強壯的大鯉魚一樣,搖頭擺尾,前挺後撅,吱哇亂叫,一放地上又撲棱撲棱地拱著屁股爬走了。當然,作爲對安全感需求很高的娃來說,他其實非常依賴媽媽的懷抱,但要由他自己來掌握節奏和分寸,你一廂情願是沒用的。
說到不受控,記得我家娃十個月大就開始拒絕餵飯了,什麽都要自己來,那小手跟章魚觸角似的,一會兒勾個勺子,一會兒扣個杯子,一會兒又把盤子扔了,米粉吃的哪兒哪兒都是,頓頓糊一臉,真是吃完飯直接進澡盆。實在沒轍,我們就放棄米粉了,改吃肉菜混雜的小煎餅了。這樣他拿著很方便,吃完也幹淨,雖然經曆過很長一段時間跟叉子勺子的纏鬥,但好處是大人省事,從來不用餵飯,自己能吃能喝的,在親友聚會時就顯得是“人家的孩子”了。
等娃大一點兒該學走路的時候,過來人都用一種殷切關懷地語氣跟我說,孩子會走路就該有你累的了。我心裏急切盼望著這一時刻的到來,似乎減肥成敗在此一舉,想象著老母親彎著腰,一步步扶著娃緩步前行,揮灑汗水燃燒卡路裏,能瘦下來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然而,現實再一次把我擊敗。也許人家的娃是這樣貼心地幫媽媽減肥的,但我家娃走路就像個搖頭晃腦的仙人掌,扶他一把我都嫌紮手,因爲他根本不讓人碰,要麽生氣,要麽甩手把你打開,總之是用各種嬰語和肢體動作警告你,別摸我。就這樣,我直著腰,跟在後面溜達著,看他跌跌撞撞學會了走路,那個順其自然就瘦下來的美夢破滅了。所以說遇到這種固執己見的娃,其實也有省心的一面啊。
對于這樣的高需求寶寶,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力去包容他跳躍的腦回路,別拿“人家的孩子”給自己壓力,雖然現在我們付出的可能是成倍的辛苦和忍耐,但孩子總會長大,等他一覺睡到天亮的時候,你又該懷念那個天天抱著放不下的小炸彈了。在養育高需求寶寶的漫漫長路上,也是我們家長的一場試煉修行,心境平和,苦中作樂,才能越挫越勇啊。
歡迎大家也來留言分享高需求寶寶帶給你的奇葩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