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想象中不同的是,本傑明的農場位于新加坡一處工業區寫字樓的四樓。
如果要看到他種植的農作物,需要打開一道帶有指紋鎖的門,然後通過一道氣匝。本傑明的助手說:”我們這裏的空氣也是經過認證的。”
每個房間裏都種植有大量的羽衣甘藍和生菜,它們被整齊地擺放在地板到屋頂之間的多個架子之上。
一些電纜則成蛇型布置于架子和天花板之間,就像是電力的根莖系統。LED燈作過特別的設計,只發出植物可以吸收的紫色光。
所有的植物底下,都看不到一點泥土。
新加坡一直以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形象爲人所知。但走近前去,你可以看到在城市裏到處都種植有蘑菇:寫字樓的牆上,購物中心的天台上,停車場,學校裏,甚至是監獄裏都有。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土地缺少,商業農作物種植幾乎在新加坡消失。
聯合國的農業專家布拉德利·布塞托(Bradley Busetto)說:”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新加坡失去了一代農民。”
當前新加坡只有約720平方公裏的土地用于農作物種植,僅占新加坡國土面積的不到1%。
但是現在一些企業家已經開始發掘使用閑置之地種植生菜。從2014年開始,已經有31個城市商業農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由于新加坡超過90%的食物都依賴于進口,新加坡食品局的官員李平認爲基于此情況,”由于氣候變化,疾病爆發和全球食物狀況變化等因素,都會使新加坡的食物供應很容易受到影響。”
在2019年,新加坡政府宣稱,到2030年,該國要自己生産30%的食物。
在新冠疫情之前,新加坡政府投入了1.49億美元,用于幫助農民擴大産能和刺激農業的相關研究。
在今年四月份,由于擔心新冠肺炎疫情會影響全球的糧食供應,新加坡政府承諾將在未來兩年繼續投入2000萬美元用于幫助農民種植更多農作物,並且邀請城市農民租賃9個政府擁有的公園屋頂用于種植。
前文所提到的本傑明,正是在新加坡政府的幫助之下,找到了投資人,並且籌集到了資金用于他公司的研發。
在城市裏發展農業代價是很高的,因爲地價和人工支出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來自政府的幫助非常及時和有效。
在本傑明的農場裏,每平方米生産出來的生菜,是普通農場的178倍。他的努力付出,已經結出了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