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淵文 側記
印度尼西亞、越南和馬來西亞是亞細安中最吸金的三大經濟體。
過去三期“商聚亞細安”分別剖析了這三個市場的潛力與阻礙,也分享新加坡商家在當地落戶經營的生意經。
《聯合早報》記者前往亞細安各國采訪時,除了探訪在地的新加坡企業,也通過實地觀察和與當地人近距離接觸,深入了解各個市場。本期“商聚亞細安”,前線記者講述新聞背後的故事,帶你去感受印尼、越南和馬國的活力與脈動。
中午在吉隆坡城中城要趕往下一站時,發現商場外的德士候車點不是人排長龍,而是德士排長龍。
剛想搭上一輛德士,便有好心人提醒,搭Grab比較劃算。確實,一趟20多分鍾的車程,只須付10令吉(約3新元)。
與新加坡一樣,Grab的崛起改變了整個德士和訂餐行業。同樣,手機和網絡的普及也正在改變許多行業的運作模式。
在吉隆坡,到處可見低頭族,面簿是當地最廣泛使用的社交媒體。根據社交媒體管理平台HootSuite和We Are Social今年的數碼報告,馬來西亞是全球社交媒體滲透率最高的五個市場之一,在東南亞則排第一位。
80%的馬來西亞用戶每天平均上網八小時五分鍾,其中兩小時58分鍾是使用社交媒體。
除了社交媒體的使用,新馬兩地還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語言、文化、飲食和消費等。
走在吉隆坡的商場內,有時甚至會分不清這是在新加坡還是馬來西亞。從餐飲到零售服務,平日耳熟能詳的品牌隨處可見。
與想象中不同的是,馬來西亞的非回教認證(non-halal)餐飲市場相當大。我曾聽一家日本拉面業者提及,爲了進軍馬來西亞市場,他把拉面的湯底改成雞湯底,叉燒也不用豬肉爲材料。
就如創意餐飲集團(Creative Eateries)總裁王育康告訴我,馬來西亞的華人人口只占三成,但非回教餐飲市場是相當龐大的。
集團旗下的日本燒烤品牌Rocku便提供豬肉、牛肉和海鮮。采訪當天是一個平日的中午,餐館的生意挺紅火,有不少年輕人聚餐。
進入當地市場的本地餐飲食品品牌還包括莆田、美珍香、Stuff’d和面包物語等。
據了解,對餐飲零售品牌而言,比較低風險的准入途徑是特許經營(franchising),在當地找到合適的經營夥伴,收取一筆特許經營費,允許後者使用自己的品牌商標經營。好處是一開始不需要一大筆投資,可取得固定收入。不過這也意味公司無法從當地市場的盈利潛能中完全獲益。
王育康建議,如果看好一個市場的潛能,可選擇用合資方式進入,不過前提是要找到可信任的良好夥伴。
當然,如果要擁有更大的掌控權,就可以設立獨資子公司,這就是馬來西亞市場的優勢,允許海外企業設立獨資子公司。
跟新加坡相比,馬來西亞市場大得多,單看吉隆坡,可發展的空間就很可觀,更別提馬來西亞還有多個城市具備消費能力。
當地租金和人力成本優勢也顯著。業者反映,新加坡市場的商場屬于少數幾家房地産公司,租戶的議價能力相對弱,租金比較昂貴。
例如,本地的租金可占餐飲公司營收的20%,但在馬來西亞這個比率可能只有10%。本地的人力成本占營收比可能高達三成,在馬來西亞只有一成。
這意味著在馬來西亞經營餐飲業的盈利利潤率高得多,本地企業更有理由走出去。
當然,地域面積廣大意味著各地消費者的偏好以及消費能力有差別,同一個城市不同購物商場附近的消費者社群也不一樣,須要做更多的功課。
最近幾年,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市場搶占商家視線,一名業者說:“馬來西亞市場獲得的注意力減少,其實反而更有機會。”
或許是時候再訪我們的這個近鄰,看哪個行業領域還有潛力等待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