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
許多西方人天天談人權、寫人權、把“人權”二字挂在嘴邊,但這些出身富裕社會的人根本不了解窮人有著更基本的需求。比如,他們總是強調投票權如何重要,但如果人們連飯都吃不飽,投票權又有什麽意義呢?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要倡導人權,首先應強調以下五項基本權利:
一是生命安全權;
二是溫飽權;
三是基本醫療權;
四是受教育權;
五是工作及獲得收入、供養家庭權。
如果這五項權利不能得到保障,那麽其他的“人權”也只是空談。
理解這五項最基本的權利,對于世界其他國家正確認識中國現代史非常重要。過去40年來,中國比世界上任何國家、比人類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快速、更全面地實現了這五項基本權利。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成就
要想了解中國人民取得的成就有多大,首先要看看他們之前的條件有多差。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曆史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對于那個年代的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他們的生活飽受外敵侵略、內戰和饑荒威脅,醫療物資匮乏,教育資源奇缺,更不用說收入體面的工作。
中國曆史綿延數千年,但在其中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農民的生活條件一直沒有得到改善,絕大多數中國農民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爲生存而掙紮,既沒有足夠的口糧,也缺少教育和醫療資源,預期壽命很低。
統計數據表明,在1980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比例接近100%,而到了2016年,農村貧困發生率降低到了4.5%。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一目了然。
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果把目光從農村擴大到整個中國,減貧的成績同樣搶眼。1980年,中國90%以上的人口(9.81億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3.2美元。到2016年,這一比例已經大幅下降到5.4%。
中國的減貧成就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上絕無僅有,值得全世界好好研究,這不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國,而且對今天廣大亞非拉地區許多仍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們來說具有借鑒意義。我們最需要爲這些人做的事情就是幫助他們擺脫貧困。
直到最近,仍有許多經濟學家認爲消除貧困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中國用事實告訴我們,情況並非如此,徹底消除貧困是可以做到。這就是爲什麽我們要把中國的故事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的原因。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驗
那麽問題來了,中國是如何成功地完成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的呢?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中國在國內和國際層面采取了一些正確的政策來實現減貧目標。
在國內方面,當我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時,我就告訴我的學生們,國家要想成功,應該遵循三個准則——任人唯賢、求真務實和誠實正派。
任人唯賢,意味著中國政府能夠選拔最優秀的人在其衆多機構中工作,提高治理能力。治理能力提高了,才能制定出改善人民生活的正確政策。
求真務實,最好的定義就是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那句名言:“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中國從世界各地的最佳政策和實踐中汲取營養,並結合自身實際貫徹執行。這種務實主義作風值得各國學習。
最後,誠實正派。曆史告訴我們,打擊腐敗、確保國家資源用于民生福祉而不是中飽私囊的國家,才能成爲成功國家。
在國際方面,中國堅持正確的政策導向,積極融入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如果中國在減貧方面的經驗能夠在全世界複制,我們就有望實現有史以來人類境況的最大改善。
責編 | 布英娜 編輯 | 張钊 趙函琳(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