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年暑期大熱的作品《銀河補習班》當中父親鼓勵兒子自救的片段,感動了無數的人,電影當中的情節,父親和兒子馬飛經過旅途歸來,卻在中途當中不幸走散,父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失聯之後十分的著急,一直隔著汪洋大海喊話尋找兒子,幸運的是最後馬飛架著自己制作的“木筏”從洪流中歸來,父子二人最後相擁而泣。
不過在這個情節過程中,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因爲馬飛強大的動手能力,最後得以保命,而在生活當中我們的孩子,是否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讓孩子能夠在困難當中找到解決的辦法呢?這也是我們教育孩子過程中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家長們爲什麽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曾经说过:“孩童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这一切都取决于父母在儿童教育中所要达到的目的:父母的倾向是要使孩童强壮、勇敢、独立自主、能够应付一切情景,还是倾向于保护子女,使他顺从听话,对实际生活完全无知。”
日常生活當中,很多父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逐漸的將孩子培養成爲了一個“巨嬰”,導致最後孩子無法獨立生存,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因爲父母的教育理念出了問題。
之前有一個新聞報道《吃飯穿衣都要管!28歲小夥被逼婚後爬上窗台:我媽管我10年了,實在受不了》,小夥被成功解救之後,告訴民警,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大小的事情都會被自己的母親管,導致他在生活當中根本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這讓他內心當中都有些受不了,所以才要想著跳樓來解決。
心理學家認爲:兒童在2~3歲後,就會産生一種決定性的改變,從生物性依賴轉變爲一種包括了心理、智力及精神生活的依賴。這種變化一直持續,直到兒童成熟至青春期,並且能夠自己爲生爲止。但事實恰恰相反,直到20歲或更大時,父母仍然視孩子爲嬰兒。
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因爲對孩子進行“包辦式”的教育,導致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動手能力更差,甚至在孩子進入學校,進入社會當中都很難融入他人的圈子。
而那些動手能力相對較強的孩子,因爲動手能力的加持,越發地表現出更多的樂觀和自信,對于生活當中的各類活動也能夠踴躍的參加,並且能夠保持更長時間的專注力。因此也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誇獎。
家長在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時候,其實可以選用著名教育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方法。
二、知行合一是什麽?
1.“知”即爲良知
“良知”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孟子·尽心上》,其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所不虑而知者,凄凉之也。”说人的良知其实本身就存在,并不需要从外界进行获得。
很多時候良知就是我們心中的理,只有“知”自己之後,才能更好的進行爲人處事當中的“理”。這樣也有助于減少我們生活當中較多的煩惱和焦慮,更真誠地遵循自己的本心行事。
2.“行”即爲行動之外的意識
王陽明“知行合一”當中的“行”,並不是潛顯意識當中行動、舉措,更多的是將“行”融彙到良知當中,是一種道德的踐行。
《左傳》當中說過:“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簡單來說道理即使都懂的情況下,如果不做出一些行動的話,也依舊很難變得更好。知而不行,是無法領略更多的真知的,只有知而行之,才能更好地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
3.知行合一在教育當中的作用
知行合一應用到教育當中時,更多的是指應該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幫助孩子建立更多的良知,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只有孩子了解到更多的良知,朝向正確的方向進行發展,才能更加茁壯的成長。
另外知行合一,更多的是指對孩子教育過程當中應該采取引導孩子自主思考的辦法,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讓孩子浮于表面的了解,卻沒有真切的學習到實幹,很多時候孩子都獲得了不少了理論知識,但是卻沒有付出“行”的過程,這也導致很多孩子只停留在“紙上談兵”。
不少的教育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忽略了孩子在接受支持的過程中是否快樂,能否進行獨立的思考,一味的只重視孩子的卷面成績,卻忘記了孩子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真正運用到生活當中的還是孩子的動手能力。
王陽明曾經說過:“學習貴在自得于心”,孩子們應該爲了實現父母的期望而成長,更多的應該是在父母的教育引導之下,明白自己的內心,真正的去做到“知行合一”才行。
另外也可以引導孩子在“做中學”的方式,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三、什麽是“做中學”?
“從做中學”是20世紀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J·杜威关于教学的核心原则。
在杜威看來,很多時候“知”和“行”應該是緊密連接的,而“做中學”能夠更好的實現知行合一。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他認爲孩子應該是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家長們應該讓孩子更好的感受這個成長的過程,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成長的結果。
一定程度上,從心理和生理學角度來看,人的手和大腦存在著一種密切的關系,手指的行動也會促使大腦皮質興奮,進而能夠刺激大腦皮質的興奮程度,在大腦皮質興奮之後,也能夠更好地調節手指的活動,提高手指的靈巧性和協調性。
在孩子進行動手訓練時,能夠使整個身體的感知投入到活動當中,將會提供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間和表現空間。通過各種動作去感受、思考、行動,訓練了他們的觸覺敏感度、手眼腦的協調、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的“做”與“學”都實現了。
四、家長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好的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1.根據孩子實際的情況,鼓勵孩子“自己幹”
一定條件下,如果家裏的空間允許的話,家長們可以爲孩子設立一個獨立的“小天地”,給孩子投放一些孩子能夠使用的工具,讓孩子在這個空間當中,能夠自己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在給孩子進行投放工具的時候,家長可以引用一些能夠培養孩子自理生活方面的玩具,以及小型“家庭式”的玩具,讓孩子從實際操作當中,能夠感悟真正的生活是什麽樣子的,讓孩子自己“當家做主”,不斷的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2.創作更多的親子活動
家長在引導孩子做手工的時候,可以首先了解孩子對什麽東西比較感興趣,孩子真正喜歡什麽、需要什麽,爲孩子提供一些適合孩子進行動手的工具。
例如家長在給孩子提供工具時,可以引用一些“拼色玩具”、“組裝玩具”,這樣在提高孩子動手能力的過程中,也能夠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
另外,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玩玩具,營造更多的親子活動,促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讓孩子和家長都能夠在其中開心,快樂。
3.多和孩子進行交流,進行互動式的指導。
在鼓勵孩子操作的過程中,家長也應該更多的引導孩子手腦並用,在思考和動手當中進行“玩耍”,促進孩子多感官進行參與,讓孩子的身心都能夠進行協調發展。
而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家長應該適時的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和孩子進行“溝通式”的玩耍。例如孩子在玩進行組裝的玩具時,家長可以適時的對孩子進行提出一些問題:“怎樣才能夠更好更快的組裝好玩具呢?”引發孩子的思考。在孩子進行充分的觀察之後,和孩子進行討論,之後再和孩子進行實際的操作,幫助孩子能夠在玩耍的過程中提升智力的發展。
家長在引導孩子“玩”的過程中,其實也在一步步的引導孩子進行思考以及動作能力的發展,幫助孩子建立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以至于孩子在未來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手足無措。
《父母:挑戰》當中提到:由于生命死于全然的無助,而後整個成長過程又承受了一連串令人沮喪的經曆,所以孩子需要明確、刻意以及持續的鼓勵,從而發展出自信、力量、社會興趣、自立,以及成功應對人生所需要的一切技能和能力。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應該讓孩子成爲一個能夠“知行合一”的人,在了解自己內心需求之後,能夠進行積極的去爭取,去努力實踐,這才是實現了真正的教育目的。
但是現在很多的教育過程當中,較多的天涯是教學,並沒有讓孩子形成獨立思考以及動手能力的發展,在孩子越發浮躁的過程中,忘記了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獲得的是什麽。這應該引起家長的深思,也應該引起教育的深思。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