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延禧攻略》的朋友們,
一定記得高小可愛是怎麽狗帶的吧?
沒錯!
就是被摻了“金汁”()的鐵水
沾染傷口而亡
而這些鐵水
就出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的
打鐵花
那麽今天,
小編就帶你一起看看這些
能夠讓人“哇哦”一聲的
薪火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金漆木雕
金漆木雕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據《潮陽縣志》記載:“潮陽金漆木雕,始于唐,盛于宋”。 李得濃,是一位木雕藝人。運斤持鑿四十余載,從“潮州八景”之一的北閣佛燈到“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順德清晖園,從新加坡半港天後宮到法國巴黎的中國城,都能見到他令人驚豔的木雕作品。
李得濃
在潮州的市區有很多古建築,而當地一直都在進行古建的修複工作。在其中一個宅子的木雕複原工程中,李得濃已經工作了快兩年。工程的進度緩慢,不僅是工序上的繁瑣,更因爲木雕對每一個環節都非常的苛刻。
李得濃曾經在廣州美術學院接受過美術方面的培訓,因爲有著專業的美術素養,他在畫稿的部分非常地精細。木雕其實非常消耗體力,平均一分鍾需要雕鑿40多次,一天八小時下來,接近兩萬次揮動手中的木槌,這對于已過花甲之年的李得濃來說,不僅是體力也是意志上的考驗。
李得濃:
好強啊!搞這手工藝的人都有這樣的特點,好強。其實這也是一種追求的問題了。
木雕最輝煌的一步是貼金箔。每一張金箔只有0.12微米厚,李得濃需要仔細地將金箔貼在木雕上,並用毛刷配合,務必讓金箔妥帖地和木雕的紋理融爲一體,相當于給所有的花色圖案穿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而最後一步要用軟刷,裏裏外外地把這金漆的外衣反反複複地摩挲幾遍。
李得濃:
這個金箔呢,我們中國就厲害在把黃金一層一層地錘,錘到後面薄的50克金箔應該有10000多張。
李得濃作品
李得濃爲這座古宅院,一共恢複了木雕裝飾72件。在大多數同齡人都在含饴弄孫安度晚年的時候,李得濃卻始終圍繞著木雕打轉。爲了大力培養後繼傳人,他還發起成立了潮州市木雕藝術研究中心。
盡管,李得濃已于2016年10月辭世。但是無數以木爲紙,以刀爲筆的木雕藝人所銘刻的中華文化的傳統與智慧,都將如松柏之茂,源遠流長。
蘇繡
蘇繡是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但是你知道中國刺繡針法專利“零”的突破是誰打破的嗎?
鄒英姿
鄒英姿出生于蘇州鎮湖,在這個“家家架繡繃、人人飛針巧”的刺繡之鄉。在這裏,有句話:不會刺繡,就嫁不出去。六歲起,鄒英姿拿起繡花針,隨母親學習刺繡技藝。
然而,她一直不滿足于傳統刺繡的題材,很早以前,鄒英姿就想擺脫母親每天教授她的題材。
鄒英姿:
媽媽那時候老是讓我繡一些花卉什麽的,我就覺得特別煩。然後我就跟媽媽談條件:你要麽幫我找老師,否則我就不幹了。
鄒英姿和母親
在鄒英姿再三要求下,母親終于放手讓她走出去,從此她的視野得以更加廣闊,接觸到了衆多不同的藝術觀念,離開母親的日子裏,鄒英姿的蘇繡技藝日漸精進,作品也在不斷地被認可,甚至還開設了自己的刺繡藝術館。
可在鄒英姿的內心深處,一直更希望得到媽媽的認可,在2000年的時候鄒英姿專門用蘇繡制作了一幅母親的肖像,來證明自己絕對沒有辜負媽媽一直以來對她的期望。
鄒英姿:
做那個作品的時候,反複地拆了又繡、繡了又拆,試過了很多種的技法,但是都不合適。後來就想到小時候,媽媽給我做的那雙千層納底鞋,鞋上那個細細密密的針腳。
《鳴沙山》系列采用的是鄒英姿的“滴滴繡”針法
鄒英姿用靈活的排針方式,使繡線在繡料上呈點狀或短線狀針腳,這些針腳之間,以相隔、相疊、相接和相交的四種形式構成繡迹,繡迹在繡料平面上以疏密變化的方式排列布局,鄒英姿把這種針法取名爲“滴滴針法”。
鄒英姿:
滴滴繡,當時我想到的是就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還有一個想到母親的偉大,媽媽對孩子的愛真的是無私的,所以我想以這個方式來回報我的媽媽。
滴滴針法,成爲了中國刺繡界首個創造發明專利。在2008年,鄒英姿有了申請針法專利的想法,卻意外發現這是全國刺繡針法專利“零”的突破。“蘇繡兩千多年的曆史,‘滴滴針法’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的手工刺繡針法專利申請,之前沒人做過,連專家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從准備材料直至專利獲批,申報專利的整個時間長達3年。鄒英姿于2011年9月正式獲得了專利證書。
泥人張
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作爲中國泥塑的代表,2006年成爲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泥人張”的創始人叫張明山,據說他只須和人對面坐談,搏土于手,不動聲色,瞬息而成。
張宇,是張明山的後人。他的身份天生就帶著一份光環,不但繼承了家族的泥塑手藝,同時也希望創作出符合現代審美藝術的泥塑作品。
張宇:
從第一代開始我們就要求後代一定要有變化,如果你做的只是跟我一樣,說明你沒有什麽出息。想成名、想成家、想有自己的地位,就要與衆不同,起碼要和父親不一樣才行。
“泥人張”第六代傳人張宇
泥土這種物質,在幹燥後非常容易開裂,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問題,無論泥塑的造型多麽細致,一旦開裂後馬上就面目全非了。
不過這個問題也有解決的辦法,張家祖上長期的摸索和實踐,總結出只要給泥土加入棉絮這類纖維物質,就能夠增加泥土的粘合性。然而泥土和棉絮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把它們融合在一起,只能通過反反複複的捶打,這個單調的動作往往要重複五六個小時之久,也只有人工捶打,才會更直觀和方便。經曆了千錘百煉之後,纖維和泥土完全融爲一體,爲泥土增添了無數的脈絡神經。
融合了棉絮經過錘煉的泥土,還需要用油布一一包好,放在特定溫度和濕度的地窖裏,整整存放三年。這一塊塊金磚大小的泥塊經過一千多天的地下休眠,雖然用肉眼無法覺察到泥土本身的變化,但只有經過這漫長的蟄伏,才能煥發出它成爲泥塑材料的特性。
張宇:
現在有科學根據了,這個方法不僅中國人用,西方人也用。因爲它裏面的微生物發酵,使泥的可塑性可以增強。這一系列的事情做下來,我可以保證我做的和其他人做的,在相同情況下,做出來那個泥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一個經驗。
紫砂壺
紫砂壺
紫砂壺,是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其工藝複雜並極其考究,十分考驗制作紫砂壺大師的手藝。成型的器坯需放置陰幹後才可進行燒制。火候的把握是最關鍵的步驟,稍有不慎就將毀于一旦。所以只有對紫砂壺制作的每個步驟精准的把握,才能最終形成一把上好的紫砂壺。
精美雅致的紫砂壺看起來雖然是泥的質地,但它的原料卻是礦石。俗話說,天下紫砂出宜興。整個中國,只有宜興開采出來的紫砂礦才能制作出上乘的紫砂壺。所以,每一位制壺師傅都對自己的原料非常的挑剔。
紫砂原礦
精選出來的紫砂原礦要經過石碾進行粉碎,雖然如今已經可以使用電機傳動,然而很多時候,季師傅還是喜歡用手工的方式研磨紫砂。
紫砂壺除了有不同的色彩之外,觸摸時的手感也不相同。這和使用原料的粗細有關,不同篩子孔徑可以篩出不同粗細的原料。篩子孔徑大小的計量單位是“目”,60目是0.3毫米 ,80目是0.2毫米,100目是0.15毫米,如果選用100目以上的原料,紫砂壺會如玉石般光滑、細膩。早期紫砂壺篩出的原料普遍在60目以下,顆粒感比較強,看起來卻有古拙、質樸、渾厚的韻味。
做壺的第一步要用木拍子打泥片,這個泥片就是未來的壺身,根據壺的大小掌握好泥片的厚度, 一般在0.5到1厘米左右,看似簡單的步驟其實非常講究力道。
紫砂壺的造型非常豐富,但可以總稱爲“光貨”和“花貨”兩種,光貨簡潔樸素,呈現的是流暢的幾何形體,講究線條自然弧度的優美,一把好壺首先要在造型上能夠讓人賞心悅目,把壺身造型呈現出來的環節叫做“打身筒”,用手配合拍子,一邊旋轉一邊拍打壺身,均勻美觀的壺身要靠制壺人的審美能力和對線條的把握,對于初學者來說,拍圓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至于掌控成爲優美的弧線,那是需要長期苦練的。
季師傅:
你基本功好了之後,這個泥就很聽你的話 。如果說你不熟練 ,這個泥就不會聽你的話。
正在制作紫砂壺的季師傅
壺身的曲線在大致形成後,筒口會逐漸縮小,這個圓形的尺寸必須精准,要剛好可以和蓋片和底片連接,連接的粘合劑是調稀的紫砂泥,蓋片和底片粘合後,必須處理的嚴絲合縫、不留痕迹,這個工序叫做“趕身筒”。
這些紫砂壺最基本的工序對于季師傅來說,也需要千百次的重複,如果覺得造型不滿意,就肯定要毀掉重來。
玉雕
從小喜愛繪畫的宋世義,1964年從北京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就被分配到北京玉器廠,踏入玉雕這個行業。在玉器廠,宋世義師從玉器大師王樹森。在剛開始學藝那幾年,他手上經常拉出血口子,而他得到的回應卻是:“不拉掉幾兩肉能學會磨玉嗎?” 玉雕可是古時的四大苦行之一,成年和水打交道,有噪音粉塵,非常艱苦。”
喜歡“琢磨”的宋世義
如果沒有一個堅實的美術功底,是很難在玉雕這行裏闖出個名堂來的。從最初的懵懵懂懂到現在成爲一代玉雕名家,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宋世義對玉雕的全部技藝早就了然于胸。
宋世義:
玉雕這個雕字不准確,它不是雕出來的。因爲玉非常硬,它是靠琢和磨出來的。一件事情我們好好琢磨,琢磨就是琢玉這來的。我幾十年的磨玉經曆,實際上就是在琢磨自己,在琢磨人生。
中國的古語說玉不琢不成器,正是形容玉料雕刻成爲精美玉器的過程。玉石的質地非常堅硬。一塊玉料的硬度大約在摩式6.5度,而普通鋼鐵的硬度才5到6度。也就是說,用金屬切劃玉石根本就無法留下痕迹。中國古人手工制玉的技法相比其他手工藝來說是難度最高的。隨著現代機器設備的出現,純手工技法已經成爲無法再恢複的絕代技藝了。
即使是一件小小的挂件,宋世義也要精心琢磨、反複修改。
在玉雕這條路上,想成爲一代大師沒有捷徑可循。宋世義雖然已經年逾古稀,爲了把作品能趕在梅蘭芳的雙甲之約制作完成,每天他都會在工作室裏雕琢六七個小時。
早在2000年,宋世義就退休了。退休後,他先是成立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後來又成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習所,繼續玉雕藝術的創作和傳承。
想了解更多細節故事
敬請收看
在鳳凰衛視中文台播出的
《紀錄・大時代》
“薪火相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
編輯:伊梵、巴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