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尼島興建“奎籠村”養老;在地鐵高架橋底下設咖啡館和托兒所等設施;設立結合年長護理服務和小販中心的一站式中心;改裝舊巴士提供流動樂齡關懷服務。
就如何使用本地空置或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間來提升年長者居住環境和活動空間,連氏基金和設計顧問公司COLOURS:Collectively Ours,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
設計顧問公司創辦人莊慶華博士曾參與樂齡設施的設計工作。他綜合年長者的反饋,提出10項建議。他和團隊也參考海外例子,旨在讓年長者在熟悉的社區原地養老。
組屋底層多功能 親年長設施新年後動工
以奎籠村爲例,這個類似水上度假村的建議,讓有同樣愛好或相同護理需求的年長者共同生活,相互照顧。
莊慶華前天在記者分享會上說:“科尼島距離榜鵝非常近,年長者可以到市區購物或看完醫生後回返那裏居住,十分便利。”
多項建議中,在組屋底層設立親年長者的健身室、社區花園、複健室和戶外亭苑等設施的計劃已確定會落實,並將在農曆新年後動工,預計可在今年底完成。
由觸愛社會服務和連氏基金耗資90萬元打造的上述社區空間,使用宏茂橋10道第433座組屋底層和戶外空間,占地約450平方米。服務對象是周圍32座組屋的1萬2000名居民,其中1600名爲65歲及以上年長者。
該地點距離宏茂橋的觸愛家居護理服務中心約兩分鍾步程,與周圍的咖啡店、巴刹與學校等設施,形成一個互動性強的社區空間,不僅能讓年長者原地養老,也可供居民聚集聯系感情。
健身室專爲年長者設計
社區空間的一個亮點是連氏基金“健得力”(Gym Tonic)健身室,通過專門爲年長者設計的健身器材和檢測系統,增強他們的體能。健身室收費將在日後公布。
觸愛社會服務樂齡部高級總監蕭樹耀希望這個社區空間讓居民能夠就近互動與交流,鼓勵年長者保持生活健康和活躍。
他說:“孤立感是我們面對的一大問題。這個設施空間鼓勵居民走出家門,在住家附近參與活動和做出貢獻。”
連氏基金會總裁李寶華則指出,不應該過度依賴政府解決年長者孤單寂寞問題,發展商、設計師和年長者可齊心協力,確保晚年生活更有意義。
這10項建議收錄在名爲《再次啓程:重新定義年長者生活》(Second Beginnings—Senior Living Redefined)一書。此書會發給相關政府機構,並不公開售賣。
不應該過度依賴政府解決年長者孤單寂寞問題,發展商、設計師和年長者可齊心協力,確保晚年生活更有意義。
連氏基金會總裁李寶華
科尼島距離榜鵝非常近,年長者可以到市區購物或看完醫生後回返那裏的奎籠村居住,十分便利。
設計顧問公司創辦人
莊慶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