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要繼續保持團結,克服未來挑戰,就必須爲國人建設“心件”。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去年提出“3C策略”,爲的是凝聚不同群體,打造頑強堅韌的國民。所謂“3C”指的是培養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群體(Caring)、建立有凝聚力(Cohesive)的社會,以及一個充滿自信(Confident)的國家。然而,宏大的願景,要如何落實到個人層面?
《聯合早報》日前同新加坡穆斯林皈依協會宗教導師傅寶玉、新加坡華樂團駐團指揮郭勇德、我國擊劍選手林偉文,以及社會企業TAILOR(ED)創辦人許恺婧進行一場交流會,讓他們從宗教、藝術、體育和社會服務的視角,討論建立“3C”社會如何始于自身,進而推及他人。
分享聆聽 將心比心
對厭食症康複者許恺婧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不管心酸,還是痛苦,只要願意分享心路曆程,人與人就能搭建心靈橋梁,相互扶持和接納。
許恺婧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她去年8月同一名朋友聯合創辦社會企業TAILOR(ED),爲厭食症、焦慮症及抑郁症患者量身定制藝術工作坊等活動,讓心理疾病患者療愈心靈。活動也讓一般公衆報名參與,以增進人們對精神疾病和患者的了解,也讓患者和康複者感受到社會人士的支持。
許恺婧坦言經曆一番掙紮,才走出厭食症陰霾。她希望以過來人身份,建立一個平台,將受精神疾病困擾的人,同康複者和一般公衆聚集一起,彼此交流和鼓勵。
“舉辦活動時,一些正在努力康複的人會告訴我,他們有時想要放棄,但看到我掙紮這麽多年都沒有放棄,讓他們深受鼓舞和啓發,也讓他們找到堅持走下去的勇氣。我聽到這裏覺得很感動。這讓我感覺到,我的故事也能發揮一些作用,協助改變某個人的人生。”
每次舉辦活動,她總擔心沒有人要來,但每次都有人報名參加。對于這些願意騰出時間,去了解心理疾病患者經曆的人們,她也心懷感激。
許恺婧認爲,人們敞開心扉分享如何克服困境,不難發現彼此的經曆有不少共同點,無形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人們對心理疾病患者的誤解還是存在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應該設法去了解一個人的真實特質,而不是憑他的過去來評價他是怎麽樣的一個人。我們同時也應設法去了解背景和我們不一樣的人,背後有什麽故事和經曆。如果每個人能站出來,分享自己的經曆,以及如何克服困難,我相信這也能加強我們彼此的凝聚力。”
——許恺婧(19歲),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一年級生、社會企業TAILOR(ED)創辦人,爲心理疾病患者和一般公衆舉辦藝術工作坊,以增進彼此的了解。
奮鬥曆程 啓發他人
林偉文來自破裂家庭,父母在他年幼時分別入獄和離家,他從小由外公外婆帶大。他自認曾是十足的“壞小孩”,小時候“逃學、打架、偷東西,全都幹過”。
因玩電玩上瘾,他中二時幹脆辍學,一度想成爲職業電玩家。但經過一番輾轉,他還是選擇在19歲那年報讀工藝教育學院,原本想學網球,卻陰差陽錯加入擊劍校隊。
林偉文還記得,初次有人向他介紹擊劍(fencing)時,他還以爲它與建圍欄(fences)有關。盡管起步晚,他很快就學上手。幾個月後,他參加一場新手比賽失敗了,但被國家隊前俄羅斯籍教練卡爾波夫“相中”,進入國家隊當“陪練員”。
“陪練”其實很艱苦,林偉文自覺水平不如人,第一天就想打退堂鼓,但卡爾波夫看准他的潛力,力勸他別放棄。
“教練說:‘堅持是走向成功的關鍵’。他用struggle(掙紮)這個不太恰當的英語來形容堅持。我當時似懂非懂,但struggle這個詞卻烙印在我腦海。我一步步堅持下來,成就今天的我。”
憑著堅持奮鬥的信念,他2007年首次出征東運會獲得銀牌,並在2014年亞運會獲得銅牌,爲我國贏得首枚亞運會擊劍獎牌。遺憾的是,卡爾波夫2012年心髒病爆發過世。
“身爲國家運動員,個人輸贏和榮耀對我來說不是最關鍵的。最重要是我要對自己有信心,面對逆境時堅持不放棄。我相信,努力一定會有成果,當我用心做好我的本分,而人們也肯定我的付出時,這無形中讓我更有信心。我希望通過分享我的經曆,鼓勵人們面對挑戰時不要放棄,也希望借此啓發年輕一代。”
——林偉文(33歲),國家擊劍隊選手、業余時從事志願服務,包括到學府進行勵志演說,分享自己的奮鬥曆程。
國人認同成堅實後盾
林偉文坦言,開始時他追逐獎牌是爲個人榮譽,然而,他很快發現,這樣的榮耀很空虛,反而是在感受到新加坡人認同和肯定他付出汗水和努力,成爲他的堅實後盾,他的自信心才油然而生。
他回憶,有次比賽時,一個媽媽拉著自己的兩個孩子興奮地跑過來跟他打招呼,告訴他兩個孩子也要向他看齊,他當時覺得比打了勝仗還開心。
如今,他在訓練之余還到企業和學府演講,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也到新加坡男童收容所當義工,希望以自己的奮鬥曆程,啓發和激勵這些邊緣少年不要向逆境低頭,找到人生目標,就要堅持做好自己熱愛的事。
相互學習 求同存異
傅寶玉相信,人與人交往,最可貴在于互相了解和尊重,而要做到這一點,人們就應多學習多溝通,找出彼此共同價值觀。
經營餐飲生意的傅寶玉每個星期天早上到穆斯林皈依協會當義務宗教導師,以華文授課,爲想皈依或者想認識伊斯蘭教的人進行講解,過去26年來風雨不改。
傅寶玉的丈夫也是伊斯蘭信徒,是早年中國北方南來的第二代華人。她在1970年嫁給丈夫後皈依伊斯蘭教,當年是在宗教導師的推薦下,開始以華語授課。
多年來研究伊斯蘭教義,加上積極參與各種跨宗教活動,傅寶玉發現,伊斯蘭教與華人傳統思想,在待人處世、人生價值觀方面有不少異曲同工之處,不是很多人想的那麽不可調和。
“例如,回教徒經常講Inshallah(妥靠真主的意願)。這同華人觀念裏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精神是十分相似的,也就是我們懷著謙卑的心態,盡力去做好本分,能不能成功,最終要靠老天爺。”
另一方面,傅寶玉注意到,有些非回教徒對伊斯蘭教存有誤解,以爲吃豬肉的人,不能和不吃豬肉的人坐在一起用餐,其實不然,《可蘭經》並沒有這樣的說法。她認爲,像這樣的誤解,如果敞開來談,不難解除。“新加坡作爲多元種族宗教的國家,人們不妨花多一點心思,去了解不同信仰,只有互相了解,才能相互體諒。”
她也強調,穆斯林皈依協會作爲一個非盈利組織,歡迎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前來聽課。“人們了解伊斯蘭教義是什麽一回事,才能消除誤解,比如部分人以爲伊斯蘭教是‘恐怖’的宗教,或這只是馬來人或阿拉伯人才信仰伊斯蘭教。了解之後,才能認識到這個宗教倡導的是和平及謙遜,並且不限定信徒必須來自哪一個種族。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貴在互相了解和尊重。要做到這一點,教育很重要。我們的社會要如何做到求同存異,就要靠大家花一些心思,虛心學習和了解不同群體的文化習俗,才能營造一個更有包容心的社會。這樣一來,我們在多元種族宗教的環境之下,才能相處得像一家人。”
——傅寶玉(69歲),新加坡穆斯林皈依協會義務宗教導師,以華文爲那些打算皈依或想認識伊斯蘭教的人授課。
放寬胸懷 促進包容
郭勇德是新加坡華樂團駐團指揮,也是本地首個提倡包容的樂團“紫色交響樂”(The Purple Symphony )藝術總監。指導特殊需求者呈獻音樂表演,對他來說是一段學習之旅,讓他抛開既定觀念,進一步意識到推動包容社會的各種可能性。
“紫色交響樂 ”于2015年由中區社區發展理事會推動成立,成員約七成是特殊需求者,其余是一般音樂表演者。該樂團曾在“紫色行動”(The Purple Parade)等活動亮相表演,協助推廣特殊需求的意識。它去年首次登上國慶慶典舞台,向國人展現特殊需求者,也能憑音樂觸動人心。
被特需表演者熱忱感動
郭勇德10多年前在華樂團的一項關懷系列活動下,帶領團員到醫院及老人院演出。他還同志願福利團體合作,教導自閉症孩子擊鼓,被電視台拍成紀錄片後,也開啓了同中區社理會合作的機緣。
爲特需表演者排練,讓他意識到須掌握適當的溝通技巧。他對特需人士有進一步了解的同時,也被他們的學習熱忱感動,推翻過去一些既定想法。
例如,人們總以爲自閉症小孩不會和別人有眼神交流,不容易指導。但郭勇德發現,音樂仿佛賦予人們克服挑戰的能力,經過一番引導,如今他只需舉起手,示意開始表演,特需表演者不但明白指示,而且還比一般小孩更有紀律,對時間的拿捏更精准,學習時也非常專注。
對于打造包容社會,郭勇德認爲,我國在某些方面仍有進步空間。例如,他有一次爲幫助一名視障青年學二胡手,得特別從英國定制盲文樂譜,本地沒有機構能提供相關的支援,這也凸顯我國在幫助特需人士實現潛力方面還可做得更好。
“對于打造3C社會,我覺得,最重要是擁有開闊的心胸,在還沒有嘗試之前,不要輕易說不可能。我們應該放寬胸懷和眼界,以大無畏的精神去面對任何挑戰。有這樣的思維,我們在推進包容社會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可以迎刃而解,我們就更有希望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更美好的社會。”
——郭勇德(51歲),新加坡華樂團駐團指揮、國家青年華樂團音樂總監,同時也擔任“紫色交響樂”藝術總監。
(本專題由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和《聯合早報》聯合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