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跟孩子說話,就仿佛耳邊吹過風,一邊反應都沒有,有時候提高音量再說一遍還是不理……N遍之後,只能靠著“河東獅吼”,小家夥才如夢初醒般地問:“啊?剛才你說啥?”
爲什麽會這樣呢?果仁媽今天的文,就來具體說說。
👄👄👄
1
孩子是故意“聽不到”我們說話嗎?
排除耳聾、自閉症等病理性因素,爲什麽那個明明聽力正常的小家夥,總是對大人的話充耳不聞?
其實很多時候,他真不是故意的。這是由生理原因——注意力的特性決定的。
個體的注意具有四種基本品質[1]: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
兒童由于大腦神經機制尚未發育成熟、認知有限等諸多因素,注意力與成年人相比具有局限性。其中,孩子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能力不足,是出現“耳旁風”現象的重要原因[2]。
注意的分配指的是個體在從事兩種或多種活動時,能把注意同時指向不同的對象[3]。而幼兒不善于完成注意的分配,往往顧此失彼,做一件事情時,就無法再注意其他事物。這種情況在學齡前尤其常見[2]。
注意的轉移則是指個體能夠有意識地將注意從一個對象或活動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活動上去。孩子注意的轉移能力整體而言比較差,但會隨年齡的增長日趨提高。
有研究表明,“小班幼兒還不善于轉移自己的注意,以至于應該注意另一對象時,注意卻難以從原來的對象上移開。而大班幼兒已經能比較靈活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2]。
這也就從生理角度解釋了很多年齡比較小,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更容易有耳旁風的原因。
那麽,爲什麽很多孩子早已過了低幼的年紀,注意力發展也較爲成熟了,卻依舊會在做事情時無視家長的叫喚呢?
這涉及到注意的認知機制。心理學家普遍認爲,世界上感覺對象的數量其實遠遠大于個體知覺和認知加工的容量。因此,面對外界海量的信息刺激,人們只能選擇性地處理加工有限的線索,而將其他的忽略掉[4]。
換句話說,個體的注意力是具有選擇性的。包括聽覺在內,往往只有最重要、或是最感興趣的信息才會被徹底處理,其余則會被自動屏蔽。
因此,當孩子專心致志沉浸在某件事,比如畫畫、搭積木、看電視時,如果沒有另一個足夠有吸引力的事物出現,外界的幹擾很難讓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哪怕是父母的叫喚也不例外。
這並非有意爲之,而是孩子或許根本就沒有聽到大人說的話。這種現象在認知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選擇性注意”[3]。
當然,除了生理因素外,親子溝通方面的主觀因素也會讓孩子産生“耳旁風”。而這時候的不理人,則大概率是故意的“不想理”。
比如,父母經常唠叨、總是責罵,會在孩子心裏産生“超限效應”。他們會覺得煩,會産生抵觸感,可能故意不回應大人的話,用沉默做抗議。
而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會對父母語言上的刺激逐漸麻木,表面上看似是在聽,卻心不在焉,根本沒有到心裏去,當然也就談不上積極回應了。
總之,孩子“耳旁風”這種行爲背後,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症下藥,才能有效解決。
2
怪孩子不理你?
其實該怪自己踩了這些坑
與孩子溝通時,有很多細節會導致他們“耳旁風”,比如:
-
在孩子專注于某事時打擾他;
-
喋喋不休地反複說教;
-
溝通方式粗暴,大吼大叫;
-
大人本身不能及時回應孩子,起到了不良的帶頭作用;
-
……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容易被父母忽略的點,其實影響也頗大,那就是——與孩子溝通時,缺乏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引子”。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很多時候,孩子的“失聰”情況帶有選擇性。比如,我們試圖打斷一個專注的孩子,讓他們做某件事時,孩子或許根本就不會理睬,但倘若內容稍微變一下,變成“做完這件事情以後,我帶你去遊樂園玩”,娃仿佛瞬間長了“順風耳”一般get到關鍵詞,迅速響應。
早在1953年,Cherry E Colin等人[5]就發現了類似現象:在雞尾酒會上,當你專注于和某人談話時,你對周圍嘈雜的說話聲是無法識別的。然而,當空氣中傳來你的名字時,你卻能夠迅速覺察和識別。這個現象稱爲“雞尾酒會效應”。[4]
這個效應帶來的啓發,則是:與孩子交流時,設置好語境裏能引起孩子注意力的“引子”很關鍵。比較一下這些話的效果:
——“別玩了,准備吃飯了。”
——“某某(孩子名字),注意啦,先別玩了,我們准備吃飯。”
大人表達指令時,如果不先呼喚孩子的名字,孩子的意識有可能會將其當作是無關刺激而屏蔽信息。但加上名稱之後,“雞尾酒會效應”會讓孩子及時捕捉到父母的指令。
再比如:
——“寶貝,別玩了。等下我們要去某某酒店喝滿月酒。”
——“寶貝,跟媽媽去換上漂亮的裙子吧。等下我們要去吃好吃的,順便去看看某某阿姨生的小寶寶。”
前者語言匮乏晦澀,孩子無法理解也不感興趣,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往往會選擇性忽略,覺得沒有必要應答。
而後者則用了“漂亮的裙子”、“好吃的”、“小寶寶”等對孩子來說充滿吸引力的詞語,因此更可能被孩子所接受。
3
想讓娃隨時回應?
你還需要這麽做!
那麽,如何做才能減少孩子“耳旁風”的現象呢?有幾條建議供參考。
1. 改變親子溝通的底層邏輯
減少對孩子的批評、說教、謾罵;營造和諧有愛的家庭氛圍;能夠民主平等地進行親子溝通……這些方面,其實早就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或許很多家長會說,道理我都懂,可面對一個總是愛理不理的孩子,我的火氣總會忍不住騰升起來。
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先淡化“孩子不理人”這個結果,而是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交流”這件事情本身。可以先問問自己,這幾點做到了嗎?
-
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真正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
-
我能夠明確,與孩子溝通的目的,並不是試圖用家長的淫威改變他們,而是希望與孩子産生聯結,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合作的意願;
-
在指望孩子理睬大人講話的同時,我自己也做到了對他們及時回應;
-
……
優質的交流講求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當親子溝通的底層邏輯不再是“控制”、“強勢”和“專制”,而是“愛”、“尊重”和“理解”時,問題便已經解決了一大半。
2. 提高親子溝通的技巧
很多溝通技巧有利于激發孩子交流的興趣,不至于還沒接話就已經把話聊“死”了。
-
注重肢體語言
比如,叫喚孩子時走到他們面前,溫柔地注視他們;盡量蹲下來,目光跟孩子平視;要求孩子做事時,用豎起大拇指等手勢給他們打氣加油……
相比用聲音傳遞信息,適當加入肢體動作會讓交流更具溫度,孩子也會更樂意接受。
-
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孩子耳旁風,還可能因爲大人總是要求孩子這樣那樣,孩子總感覺自己被控制了,從而內心産生叛逆感,從而故意不想理會父母的要求。
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在底線允許的前提下提供選擇,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
善于共情
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表達,把命令式句型變爲建議式。比如:
-
把“我要求你……”換成“你一定可以……”
-
把“你不許……否則……”換成“我希望你……那樣的話……”
-
把“你必須……不然我就生氣了!”換成“如果你不能……我會很難過。”
-
把“現在不可以……”換成“你一定還想……可是……”
把交流的主體改成孩子,真正從他們的角度看待問題,將更容易與孩子取得聯結,也更能激發孩子合作的意願。
-
將指令遊戲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任何孩子都不會拒絕遊戲的魅力。當我們想對孩子提要求或發出指令時,不妨試試遊戲的方式,把大道理掰開了揉碎了,用一種更淺顯有趣的方式來呈現。
比如,要求孩子飯前洗手,可以換一種表達:“寶貝的手上有很多細菌小怪獸,現在需要你用水消滅它們。”
冷冰冰的要求和熱騰騰的遊戲,孩子當然更接受後者。
3. 分清場合,及時複盤
如我們上面所說,很多時候之所以孩子不理會我們,是因爲家長沒有把握好交流的時機。
比如,當孩子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時,盡量不要打擾他。
比如,在孩子情緒不好、發脾氣時,最好先解決孩子的情緒,再考慮交流的效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事後及時複盤。可行的方法包括:
-
選擇一個孩子願意交流的時候(比如睡前聊天),問一問他們爲什麽當時不想理人;
-
用場景式模擬遊戲,來幫孩子認識到不理人是不禮貌的行爲;
-
形成一種儀式感,跟孩子做好約定,聽到大人叫他的名字時記得要聲音洪亮地應答;
-
……
總之,和孩子說話這件小事裏,蘊藏著親子關系的奧秘。在埋怨孩子不理我們之前,我們不妨先想辦法提高親子溝通的質量。由此,才能把話真正說進孩子的心裏面。
▼
每日話題
你家寶貝兒有“耳旁風”的問題嗎?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吧!
– END –
作者 | 筱恬,一個四歲半女孩的媽媽,生物學碩士,職場媽媽,親子文自由撰稿人;喜歡用文字記錄寶貝成長,用科學理念實踐養育日常。編輯 | 章魚媽,一個兩歲半兒子的媽媽,樂于研究各種育兒産品,經營「躲起來發呆」公衆號。參考文獻 | [1]盧家楣, 魏慶安, 李其維. 心理學:基礎理論及其教育應用[M]. 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李豔玲, 王美娜.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9.
[3]周文嬌. 幼兒視、聽注意力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 2013, 1-59.
[4]王甦. 認知心理學(重排本)[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5]Cherry, E. C. Some experiments on the recognition of speech with one and two ears[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53(25): 975-979.
☆ END ☆獅城辣媽x育兒群
掃描小編芝士奶蓋的二維碼手動拉你進同齡育兒群備注:孩子出生年份,比如2008
近 期 好 文
點個“在看” 一定要好好生活👇仁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