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有著占比75%的華人族群,可是這些華人族群卻鮮少說中文,日常生活中他們更願意使用英文交流。
在2019年舉辦的“華文運動40周年”活動現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曾公布過這樣的數據,華人家庭中說中文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從建國初的70%,到現在不足30%。
在建國之初,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卻在第一時間宣布廢除漢語,將英語定爲官方通用語言。
近60年的時間,在新加坡政府的努力下,如今的華族家庭特別是年青一代,已經不習慣講華文了。
新加坡距離華文越來越遠,看似黃種人,其文化越來越西方化。然而李光耀卻解釋:“通過英語跟外界強國取得交流,才能快速崛起。”
毫無疑問,新加坡並沒有選擇傳統的華人文化,而是選擇了國家利益。
一、新加坡的無奈
回顧新加坡曆史,就會發現有個繞不開的國家——馬來西亞。
從馬來亞王國,到英屬新加坡,再到日據時期和後來的馬來西亞聯邦的新加坡州,新加坡一直是作爲附屬的地區出現。雖然擁有重要港口馬六甲海峽,卻也不能擺脫地緣政治的棋子身份。
除華族外,新加坡還有14%的馬來族、8.4%的印度族,和2.4%的其他種族。
時至今日,這樣的人口結構都沒有太大變化。
自1965年李光耀因反對馬來亞聯邦以馬來人至上的國策,被踢出聯邦自謀生路後,新加坡對外一直是以“多元種族文化和諧共生”的正面形象出現,同每個弱小國家求生存一樣,新加坡需要依靠國際貿易和左右逢源、長袖善舞的政治國策。
建國之初,彈丸之地新加坡,國庫空虛、兵力不足,沒有自然資源,沒有純淨水源,很多物資都要依賴馬來西亞進口。
由此地理位置可見,當時的新加坡雖然是華人國家,卻處于伊斯蘭文化包圍的狀態下,如果不快速融入西方陣營,尋找歐美經濟實力做依靠,那麽很容易再度被周邊國家觊觎。
作爲領導人,李光耀清楚新加坡的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匮乏,只能依靠外部力量發展。
他化身推銷員先是去美國以良好的營商條件遊說了大企業入駐,將新加坡打造成作爲轉口貿易和代加工基地,招募重用歸國留學生,並設立高額獎學金資助優秀青年去發達國家學習深造。
此舉帶來的發展讓所有人始料未及,如今新加坡擁有全球首屈一指的航運、貿易、金融、教育中心。
每年有一半的海上貿易是從新加坡旁的馬六甲海峽通過,其港口擁有五億噸的貨運吞吐量。以城市而言,新加坡經濟實力排名全球第六,人均gdp排名第二,僅次于紐約。
二、語言環境
數典忘祖,這是對新加坡去華語進程最貼切的形容。
身爲華人可以允許雙語文化存在,絕對不能去了語言的根。
從自治到獨立前的這一段時間,新加坡雙語教育並不嚴格,充其量是混合學校制,在同一學校開設不同的母語班,使用英文作爲第一語言,華語班使用華文、馬來語班使用馬來文、印度語班使用泰米爾文,各族學生可以自願選修其它母語課程,母語僅作爲一個學習科目推廣。
在新加坡華人移民中,先祖大部分來自于中國的廣東、福建兩省。早期新加坡以粵語和閩南語爲主,而來自兩省的居民多各自爲政,生活在自己的社群之中。那時沒有人們普通話的概念,最早推出的全國普及官話,也因爲僅限于上流階層學習而陷入無力推廣的尴尬。
新加坡建國之初,李光耀爲打破語言屏障,減少方言引起的華人內部爭鬥而采取了消滅方言的強硬措施,一度讓精彩紛雜的方言節目從電台、電視台中下架。
不僅如此,李光耀還“以身作則”,將說了二十年的福建話放下,轉而改說英文。
他認爲,方言有著很大的局限性,會阻礙新加坡的發展,甚至還會因爲方言的親切感引發人與人之間的糾紛,這很不明智,他不能爲了保住政治資本而放任新加坡不管。
20世紀60年代,我國正處于文革期間,很多東南亞國家怕本國內部有共産黨背景華人,怕他們如抗日戰爭年間那樣愛國,更怕他們與中國來往密切,于是展開一系列打壓華僑的行動。
新加坡主要以華人爲主,這引起周邊國家忌憚、警惕,特別是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他們以強悍的武力威脅著新加坡的國家安全。
當時的馬來西亞也是華人占多數的國家之一,馬來人擁有至高無上的特權,哪怕國家財政收入有九成賴于華族貢獻,也要使用非常手段打壓排斥華族。
印尼的蘇加諾政府也把印尼公民分爲原住民和非原住民兩個團體,頒布的法令全是維護原住民的經濟、政治利益,將華人的産業盡數握在政府手中。1965年“九三零”事件後,當地反華排華嚴重,數以萬計的華僑被監禁殺害。
與此同時,菲律賓嚴厲限制華僑入籍和中國移民入境;泰國發動經濟制裁,通過立法限制華僑經商;越南開始大規模驅趕華僑,一度造成幾十萬華僑難民流離失所;柬埔寨和老撾也效仿越南驅趕國內華僑。
在這樣嚴峻的地緣政治格局下,新加坡處理內政外務,不得不小心謹慎、步步爲營。
他們迅速與中國撇清關系,多次強調新加坡和中國沒有本質聯系。並且加快國內英語學校的建設速度,減少華文學校的出現。
立化中學、德明中學、華僑中學、中正中學總校、公教中學、聖尼各拉女中、南洋女中、海星中學和聖公中學這些盛極一時的華文學校相繼關閉。
1980年3月7日,新加坡唯一一所由華人創立、用華文授課的南洋大學收到李光耀的信函,信中列舉了南洋大學的困境與弊端,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與新大合並。
當年8月16日,南洋大學舉行第21屆畢業典禮,送走最後一批學子後,被迫關閉。
1986年最後一家華文小學“新民小學”無奈關閉。
三、雙語教學
李光耀的“清除中文”計劃“完美落幕”。
新加坡從建國之初推行的雙語教學確實爲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處理族群關系、建立國家意識作出了貢獻,並且短時間內就突破了小國寡民的眼界,並入國際軌道。
作爲多元主義國家,學校教育采用雙語本無可厚非,但因爲政治原因就迫使一個民族忘其根本,這未免矯枉過正,沒有了根的民族,猶如枯樹刷綠漆,看起來翠綠鮮嫩,其實毫無生命力可言。
將英文作爲第一語言長大的新加坡孩子,對中文沒有任何感情可言,甚至會因爲讀、說繁瑣而拒絕學習中文,老一輩人的鄉愁在新一代的華族後裔看來多余且可笑。
而雙語教學,也在名存實亡中任由弱勢華文一再萎縮,直至枯竭。
真正讓新加當局改變態度要從1979年開始說起,這是中國邁入改革開放的新紀元,善于把握國際風向的李光耀看准了中國的發展潛力,又開始在國內大肆推行華語教學計劃。
他先是要求公務人員在辦理業務時講話文與華族民衆交流,後改革媒體播放語言,曾經禁止使用的華文再次走入銀幕,並且打造純華語頻道推廣華文。
這樣拔苗助長的後果是,催生了新的語種“新加坡華語”。其間混合了馬來語、華族方言、英語等只適合存在于新加坡的本土華語。
對于這樣的語言,李光耀感到憂心:外面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跟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甚至外籍華人都能交流的語言,而不是只有新加坡人才懂得暗語,這樣的標新立異對國家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圖中翻譯:我認爲華語很重要,因爲中國在崛起!
可即便是這樣的“暗語”,在接受過英語洗禮的年輕人中也很難推廣,以英語爲主長大家庭的孩子,早就將歐美文化的教育根基紮在族群之中,他們不喜歡講華文、不喜歡學華文,對待說華文的人也不友好。
英文普及教育早就讓新一代新加坡華裔享受到便捷,如今再次推廣華文,而這種把根留住的傳承,並非發自內心,這裏面而是摻雜了更多利益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