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什麽樣的家庭教育出什麽樣的孩子。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導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在一個孩子的成長中會影響很大!所謂的拼娃,說到底更是拼爹媽!
最近看到這麽一條新聞,說起新聞中的那位媽媽來,或許只能用“無知者無畏”來形容!
事情是這樣的,11月25日下午4點多,蘇州的某李女士在接到快遞小哥電話後,去快遞點取自己的包裹,結果當她趕到時,自己的包裹“離奇失蹤”了。隨後在警方調取監控後發現,一名中年女子和一名小男孩有重大嫌疑:這是家長帶著孩子偷拿快遞?!
後經警方調查取證,最終確定爲這名9歲的小男孩偷拿的,而那名中年女子是小孩的親媽,也正是這位親媽教唆兒子來偷快遞的。並且前段時間,這位媽媽一直教唆孩子偷拿了很多次了!事後,這位媽媽還說出了讓人說“哭笑不得”的真相:她之所以這麽做,是認爲孩子還小,偷竊的話,大人不需要負責任。
真不知道這位媽媽是怎麽想的,且不說她的行爲本身就是違法的,就論讓孩子從小就做這種事來說,也許在她看來只是“占便宜”的小事,但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到時候孩子長大了做點違法的事,恐怕她哭都沒有眼淚!
台灣億萬富翁王永慶,曾寫過一副教子聯:父母爲先立榜樣,子女隨後爭自強。
做父母的如果自身品性不堪,自然是不能教好孩子的,更不會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就好比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今天對著鏡子做壞事,鏡子將來照出來的也會是“劣迹斑斑”。
這5類父母 最容易教壞孩子
孩子一出“問題”,做父母的就會痛心疾首,當然他們痛苦的不是覺得自己教育方式有問題,而是自始至終覺得是孩子的問題。殊不知,自己才是孩子“變壞”的真正原因。下面這5類父母最容易教壞孩子:
◆具有酗酒、濫賭等不良嗜好的父母
如果一個父母本身就存在著行爲不端的品行,比如酗酒、濫賭等等,並且一直“死性不改”,那麽,這個孩子在這類父母的影響下,長大絕大可能也是父母一樣的人。退一步講,就算不是,這個孩子也會因爲父母的“壞影響”,會不自覺的活在周圍人的嘲笑和歧視中,性格也會扭曲,出現如自卑、抑郁等情況。
◆教育孩子不講是非觀念的父母
我們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存在著過分袒護的情況,甚至已經連“是非觀念”都扭曲了。
曾經就看到一個報道,有個阿姨帶娃遛彎,結果一個32樓的熊孩子往下扔磚頭,差點就砸到他們。按理說,家長看到這個事,肯定要給人家賠禮道歉,然後好好訓斥孩子一頓的,結果這熊孩子卻自己犯熊了:“又沒砸到人,趕緊把孩子放了,別嚇著我娃。”
不得不說,熊孩子的行爲雖可恨,但有這樣不分是非的熊家長,才是最可怕的!
◆特別愛貪小便宜的父母
有些家長在生活總是特別愛占便宜,比如去個超市,看到試吃的,總是要多試吃幾份;看到別人家無人看管的“東西”,總要順手牽羊一下······
生活中總想著占便宜,甚至還教唆著孩子一起幹,比如之前文章說的那位媽媽,殊不知正是因爲自己這樣的教育方式,一點點的養成了愛貪小便宜的毛病,最終造成了孩子長大後,幹偷竊等更嚴重的違法行爲。
◆喜歡打罵孩子或嚴厲的父母
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特別容易出現情緒失控,常常是通過語言暴力或者棍棒來使孩子屈服,並且他們這樣做時,常常還是打著“爲孩子好”的名義。還有一些父母之所以打罵,並不是他們本身嗜好打罵,也不是爲了真正“教育好孩子”,僅僅是因爲比較好面子,孩子做錯了事,讓他們丟了面子。
和打罵孩子類似的,還有一種就是對孩子比較嚴厲的父母。電影《國王的演講》中,國王喬治六世因有“嚴重口吃”,被國民笑話,無法公開發表演講。後來他在語言障礙治療師萊昂納爾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病根:小時候經常,他被父親強迫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長期壓力之下,養成了他口吃的毛病。
◆怕擔責任的父母
怕擔責任的父母,是大家爭議比較多,卻又是最常見的父母!比如之前,河南濮陽發生的一起大學生孟瑞鵬爲救兩名落水兒童跳進湖裏溺死,事後卻被“反誣”的新聞事件!
當時這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大三學生跳進湖裏救起了兩名落水兒童(一個7歲和一個4歲),事後被救兒童卻在媽媽的教唆下顛倒黑白的說“他(孟瑞鵬)用腳往後一跺,那個欄杆掉下去了,然後我們三個都掉下去了”。最後查明:落水兒童媽媽因爲害怕擔責任,教唆孩子說謊話。
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離不開一個優秀的父母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不自覺的“拼娃”,每每念起“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充滿羨慕,一提起自家的孩子,總是心酸和淚。殊不知,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更離不開一個優秀的父母。拼娃的背後,真正拼的是爹媽!
明星李亞鵬在某檔節目上,談到對女兒李嫣的教育時,曾說過: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自己認真去做一件事,孩子自然就會模仿。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成爲什麽樣的人,前提是我們也要爲他們塑造一個榜樣,如果自己都是一個不稱職的父母,又怎敢要求孩子當“聖人”?
一個優秀的父母,一定懂得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懂得自我反省、懂得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不斷的學習爲人父母的道理,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成長!
而不是對孩子教育時簡單粗暴,甚至還主動教孩子“歪門西道”,等到孩子出問題、出大事時,才對著鏡頭“捶足頓胸”的忏悔,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著名兒童作家秦文君也曾說過: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孩子帶來自信、快樂。
在陪伴女兒的過程中,我就發現有時候,我對她足夠的微笑,對她寬容,不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她做事情,而是以自身的正確行爲引導她時,她就會不自覺的聽我的話,主動“學好”。
可是當我發脾氣,又吼又叫時,她不僅不聽我的,甚至還跟我對著幹;就算這次被我“打服了”,下次卻對我的態度反抗更激烈!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出問題了,作爲父母,我們不能光從孩子身上找毛病,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一個優秀的孩子,總是對應著一個優秀的教育方式,一個優秀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