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萬衆矚目的特金會落下帷幕後,許多人心裏追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誰贏了?美韓輿論認爲,美朝聯合聲明的內容太簡單,並認爲特朗普妥協過多,爲此深感不滿。
扭轉曆史的重大決策的出現可能在一瞬間,可能就發生在你眼前。全球聚焦的美朝峰會昨天在新加坡舉行,你看到了嗎?
這確實像科幻電影裏的情節——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他的空軍一號,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乘坐中國借予的專機,再加上兩人龐大的裝備與隨扈,這幾天聲勢浩大地來到了這個熱帶小島國。
史書將記載這一刻:世界頭號大國元首與世界最封閉國家的年輕領袖——一對宿敵,昨天上午在聖淘沙島上一幢帶著濃濃熱帶風情的歐式建築裏,走近彼此,向對方伸手實現了曆史性的一握。
12秒鍾。
這是特金“第一握”的時長。一向講話有點文藝腔的金正恩告訴特朗普,他是“排除萬難”才走到這裏。34歲的金正恩在兩人會見的首幾分鍾裏顯露出緊張與怯場,沒有了他此前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時的落落大方,略顯僵硬的肢體語言正好印證了他所說的——對朝鮮來說,這條路走來委實不易。
畢竟,促成這對宿敵見面的大背景,是早前繃得不能更緊的壓力。朝鮮在2016年至2017年一共進行了三次核試,甚至展示足以威脅美國本土的導彈打擊能力;另一方面,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則對朝鮮“極限施壓”,讓朝鮮陷入比此前都更嚴峻的制裁困境。
而就在兩人以“小火箭人”“精神錯亂的老糊塗”等語言與方式針鋒相對之後,朝鮮突然放低身段,主動要求會見特朗普。而在這期間,金正恩也與文在寅會見並發表《板門店宣言》,又兩次到中國“谒見”國家主席習近平,整個過程中,金正恩玩轉核武與大國關系,劍走偏鋒又張弛有度的外交手腕發揮得淋漓盡致。
當萬衆矚目的特金會落下帷幕後,許多人心裏追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誰贏了?
美國主流媒體與韓國民衆議論紛紛,認爲美朝聯合聲明的內容太簡單,美國高層一再堅持的“可驗證、不可逆”完全棄核字眼並未在聯合聲明中出現。他們因此認爲特朗普妥協過多,爲此深感不滿。韓國民衆由于對于朝鮮棄核的期望比任何一個國家的民衆都更高,失望也就更大。
失望者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放在現實環境看,核武是朝鮮政權保障自身安全最關鍵武器,期望它一步到位棄核恐怕是一廂情願。反之,昨天發表的美朝聯合聲明,體現出過去看不到的精神——務實與妥協。
特朗普其實對朝鮮棄核給了時間表。在峰會後的記者會上,已經25小時沒睡眠的特朗普說,朝鮮無核化會“很快”啓動,但完全無核化至少需要15年時間,換言之,朝鮮得到了一個緩沖期,可以預見的是,下一步,朝鮮在得到相應安全保障承諾後,將把更多精力投入發展經濟、邊發展邊棄核,實現比擁核更大的理想:成爲一個正常國家。
這個過程必然漫長而且波折重重的,但朝鮮若取得成功,不僅朝鮮半島和平得以保障,兩韓進一步邁向和解,經濟更繁榮,東亞政治與經濟格局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給韓國抛下兩個震撼彈
特朗普昨天還抛下兩個震撼彈:他宣布將取消美韓軍演,還表示希望未來讓3萬2000名駐韓美軍回家。這個消息可能讓韓國吃驚,對中國與朝鮮來說卻是重大喜訊,它更反映出龐大的軍費開支已讓作爲“世界警察”的美國感到難以未繼。在特朗普看來,美國現在更需要的是開源節流,卸下不能爲它帶來利益的包袱,美國這方面的戰略後撤,將爲中國留下一定的戰略空間。
關于中國的角色,很少人會真的相信中國在這次特金會中被“邊緣化”。事實上,當中國的“手”看不見時,中國龐大的影子反而更爲清晰,金正恩在3月和5月兩次奔向中國,他所乘坐的國航專機,成爲本次峰會讓人討論與難忘的畫面。
經過幾個月台前幕後的較量,一場特金會讓中美各取所需。當然,朝鮮獲得了它最期待的勝利,年輕的金正恩前晚夜遊新加坡,隔天的朝鮮媒體提出“學習新加坡”的主張,此情此景讓人不由得聯想起40年前,中國領導人在訪問新加坡後,回國啓動改革開放的往事。金正恩未來會不會成爲開啓朝鮮民族新時代的旗手?對于這個充滿希望與挑戰的可能性,我們且拭目以待。
而新加坡有幸成爲東道主,並在極短時間內辦好這個安保要求極高又極敏感的盛會,再次顯示我國隨時做好准備應對變化與挑戰,就跟新加坡過去幾十年來所做的一樣。相信我們也將以同樣的姿態,迎接本區域新局面的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