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六所公立大學有各自的教育使命,單靠國際大學排名來評估大學的表現太“單一化”。國際學術咨詢團建議,我國可探討如何通過更全面的評估框架,針對性地反映各大學的成果。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天(6月29日)在國際學術咨詢團(International Academic Advisory Panel,簡稱IAAP)第11屆會議結束後,向媒體總結會議的重點。教育部于1997年設立國際學術咨詢團,由各國教育和企業代表組成的咨詢團一般每兩三年召開會議,協助我國制定大專教育的發展方向。
他指出,咨詢團認爲現有的國際大學排名是相當“一刀切”的方式,不太適用于個別大學所要達致的目標。
“我們同意應采取更全面的方式。新加坡有六所大學,每所有各自的重點,在社會與經濟方面有著不同使命。我們或許應有不同的評估方式和指標來衡量個別大學的成果。”
他認爲,新的評估指標應反映大學教育的價值,大學在終身學習以及研究方面的成果。
“研究成果不僅在于制造多少刊物和專利,而是研究所達到的效應,是否能改善生活,催生更多企業並制造工作。我們必須更全面地看待大學扮演的角色,而不是僅靠一個排名。”
教育界較常參照的大學排行榜包括《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輯》和咨詢公司QS推出的。采用的評估指標包括大學收益、研究索引數量、國際學生和教員比率、雇主評價等。
大學文憑的價值、終身學習以及有影響力的研究是本屆會議的討論重點。本地大學設立中心並推出面向企業需求的單元課,這些推動終身學習的舉措也獲得咨詢團的肯定。咨詢團表示新加坡可在發展終身學習方面扮演引領角色,並建議制定一個框架來評估各類終身學習課程的素質。
在創造具影響力的研究方面,咨詢團認爲大學可加強與業界的協作,這包括合力開展研究、讓教職員到業界參與企業項目等。
出席會議的新加坡管理大學教務長兼常務副校長江莉莉教授受訪時也贊同,各大學有不同的角色與目標,應有不同方式來衡量大學表現。
針對大學教育的方向,她認爲大學的學習已擴大至學術以外的軟技能,包括如何與人溝通、在跨文化環境工作的能力等。“但大學的成績單並沒有反映學生在那些方面的能力,新大因此計劃未來推出一張更全面的成績單,反映平均分以外的信息,讓潛在雇主了解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咨詢團成員之一劍橋大學校長斯蒂芬·圖普教授指出,家長過于重視學校排名,以排名作爲給孩子建議的參照。“但排名是集合不同因素得出的數字,這個數字可能有誤導性。新加坡是小國,大學的數量有限,因此多元性很重要。每所大學扮演不同角色,排名容易把每所學府引向一個指標,讓人以爲只有一種大學模式是正確的,這是錯誤的觀念。新加坡可探討如何有更針對性的指標來評估大學。”
12人咨詢團有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印度、加拿大等大學的代表。主席是我國副總理兼經濟及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咨詢團星期三起開始會議,出席的包括本地六所大學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