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長楊莉明說,檢討雇傭法令的工作取得良好進展,她認爲能按照計劃由國會通過法令的修訂,預計最遲在年底完成。
國會撥款委員會今年3月辯論人力部開支預算時,時任人力部長林瑞生宣布,政府將擴大雇傭法令保護範圍,讓所有員工,而不只是收入較低者,獲得各種法律保障。
他當時說,人力部會在今年較遲時候尋求國會批准修訂雇傭法令,以最遲在明年4月1日落實措施。
有關修訂將包括取消雇傭法令中的薪金頂限,讓月入超過4500元的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PMET)今後也可享有基本雇員權益。這些權益包括11天公共假期、14天有薪病假、60天有薪住院假期,以及至少七天年假。
楊莉明說:“修訂是勞資政夥伴咨詢的結果,下一步自然是由國會通過。預計到時的辯論會很激烈,因爲大家向來非常關注就業課題。”
調節增長精簡人力是外籍員工政策首要原則
外籍員工政策是另一個容易牽動民衆情緒的人力課題。楊莉明強調,我國外籍員工政策的首要原則是“調節增長、不讓精簡人力的努力松懈下來”。
她說,人力部雖然不是創造就業機會的經濟機構,卻須打造親增長的環境,而且要確保決策可持續。“下來10年,居民勞動力增長將放緩,企業會面對更緊縮的勞動市場。問題是:現在就開始轉變,精簡人力以確保可持續性,還是往後面對出其不意的沖擊,兩者之間哪一個對企業更有益?”
她強調,政府不會讓企業獨自面對轉型,而是會通過諸如精益企業發展計劃(Lea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cheme,簡稱LED)的措施提供援助。
截至去年底,約7000家企業從LED中獲益。這項在2015年推出的計劃旨在爲有意創新和轉型的中小企業提供援助,包括允許它們在短期內雇用更高比率的外籍員工,以緩解轉型期間人手不足的問題。
每年讓1萬家企業獲益
“要發揮影響,還須擴大計劃的規模,到了今年底,受益企業就能突破1萬家了。我們要形成勢頭,不是累計有1萬家企業受益而是每年有1萬家企業獲益。也就是說,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精簡人力意味著人力政策應改進外籍人力的素質,人力部已允許企業延長工作准證持有人在本地的就業期限,讓雇主能夠留下有經驗的客工。
楊莉明說,外籍員工政策的第二要點則是“提供選擇性靈活度”。透過試行能力轉移計劃,政府爲那些想引進外籍專人來培訓本地員工的企業提供資助,在必要時,爲辦理外籍專人的工作准證提供方便。“如果企業是行業轉型的一部分,引進外籍專人會幫助本地勞動力提高能力,而該企業也個是公平考慮本地人力的好雇主,我們會做好提供選擇性靈活度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