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樹化石的形成初始原因有很大分歧。
一 、是說樹化石是因爲火山噴發後,炙熱岩漿將樹木瞬時吞沒,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木質纖維並沒有在岩漿裏被燃燒碳化,而是比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後又因爲地質變化,發生了地殼塌陷或者擡升,將包裹著樹木的岩漿岩深埋地下,被地下的高濃度二氧化硅水溶液浸泡,水中的二氧化硅跟木質纖維發生置換反應,使松軟的木質纖維逐漸變成堅硬的二氧化硅石質,再後來木化石在長期高壓低溫的環境下,逐漸玉化,形成了現在的隱質晶體或者蛋白質晶體。
二、是說現在的木化石是因爲地球上的冰川移動,大面積的冰川裹挾泥沙,將樹木掩埋,也是在低溫高壓的情況下,木質纖維與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硅發生置換反應,形成的化石。後面的過程跟第一個說法一致,只是前面的成因不一樣,一個說是火山造成的,一個說是冰川移動造成的。
本人的樹化石藏品比較多,大的有一塊石頭達兩三噸重,小的幾十厘米。很多樹化石都是鄙人自己去現場挖回來的。我發現的樹化石原始保存現場有兩種,其中,最多見的一種就是在青灰色的火山沉積岩中發現的樹化石。這種樹化石完全被火山沉積岩包裹著,取出來的時候非常困難,這種樹化石外觀保存非常完好,特別是樹皮保存完好,但是由于取得非常困難,很難保證整棵樹的完整性。有些樹化石在挖取過程中發現有燒黑並且碳化的情況,說明在被火山吞沒時還是多少有些氧氣在其中的。
上面的這兩塊都是在火山沉積岩中發現的樹化石,可以明顯看到樹皮完整,樹木紋路完整保存下來的。材質屬于隱質晶體和蛋白質晶體,玉化的非常好。
另一種情況是在古河床泥沙沉降帶裏發現的樹化石,這種沉降帶中含有大量的紅色或者白色的火山灰。這種情況下的樹化石保存不如上一種,樹皮基本上沒有了,化石本質也比較疏松,而且這種樹化石玉化的也不好,石性很強。
這種是在古河道沉降帶中發現的樹化石。樹皮基本上沒有了,材質石性比較強,基本上沒有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