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王乙康認爲,新加坡應扮演“城市試驗區”的角色,各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協調監管條例,在管理與鼓勵創新之間兼顧恰當。另外,王乙康指出,我國對知識産權保護的高度重視,以及有利于新技術研發、測試與商業化的環境,也是我國的主要優勢。
新加坡經濟已邁入新發展階段,過去吸引外資設立辦事處和工廠,如今要吸引企業設立科研創新中心,以及成爲起步公司測試新科技的基地。教育部長王乙康說,國人在時代與科技變革中須不斷更新知識與技能,監管措施也必須張弛有度,維持一定秩序的當兒不抑制創新。
王乙康昨天出席“慧眼中國環球論壇”暨“新加坡暨區域商務論壇”特別年會,參加主題爲《變革時代下的創新與創業》座談會。主持人問及新加坡會不會出現如中國螞蟻金服之類的科技巨頭時,王乙康對此表示有信心。
他指出,新加坡過去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和跨國企業時,成本和良好的勞資關系是我國的競爭優勢,在經濟發展新階段中,新加坡如何監管企業也將成爲我國“重要的競爭優勢”。
“在許多市場,起步公司騰飛的關鍵在于沒有監管制度。當你在沒有監管制度的情況下進入市場,起步公司可以天馬行空,幾乎什麽都可以做……這也意味著它們轉而占據了支配地位。”
王乙康認爲,新加坡不可成爲這樣的市場,而是應該扮演“城市試驗區”的角色,各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協調監管條例,在管理與鼓勵創新之間兼顧恰當。他以共享腳踏車爲例指出,新服務進入我國市場時,政府持開放態度接納,但後來也出現了腳踏車亂停放和被破壞等問題,與其他城市一樣,當局隨後介入,制定妥善的監管條例。
“監管必須兼顧到各種取舍,讓最好的科技方案與産品可以在新加坡進行測試。這就是我們一大競爭優勢。”
除了張弛有度的監管力道,我國對知識産權保護的高度重視,以及有利于新技術研發、測試與商業化的環境,也是新加坡的主要優勢。
王乙康說:“新加坡雖然不是最大的市場,但這是一個監管制度既良好又不矛盾的市場,讓企業測試新點子、新服務和新産品。若在新加坡行得通,世界其他地區也會注意到,很有可能在其他國家也行得通。”
科技日新月異,許多傳統商業模式受到沖擊,如何幫助年輕國人做好准備,跨出“舒適圈”保持國際競爭力也是座談會焦點之一。對此,王乙康樂觀認爲,年輕國人善用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也通過實習和出國交流增廣見聞,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他指出,國人普遍上都很務實,大學數據顯示,報讀馬來語、印尼語、越南語和泰語的學生有所增加,顯示國人明白商機何在,也懂得如何爭取機會。
不過王乙康也強調,國人的優勢也漸漸成爲其他國家掌握的能力,因此國人不可自滿,必須通過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