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學者都不對當前的人口趨勢感到意外。有學者表示,每年加入勞動隊伍的年輕國人會越來越少,如果不能以高生産力來抵消勞動人口萎縮的沖擊,我國經濟增長就可能停滯甚至下降。
根據目前我國的人口趨勢推算,本地公民死亡人數或在2030年代中期超越公民出生人數。
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上周以書面回答工人黨非選區議員貝理安的國會提問時說,我國人口整體死亡率過去10年呈上升趨勢,居民死亡人數從2008年的1萬6200人增至去年的1萬9800人,公民死亡人數也從2008年的1萬5600人增至去年的1萬9100人。
他說,按這個人口趨勢並根據一些假設來推算,“公民死亡人數或在2030年代中期超越公民出生人數”。
貝理安受訪時說,工人黨意識到我國的整體生育率下降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他本身對人口課題缺乏研究,難免對公民死亡人數將超越出生人數的速度,感到“有點驚訝”。
他說:“工人黨意識到整體生育率是個攸關國家存亡的課題,我們也明白要解決問題不能單靠放松移民政策,而是需要整個國家共同正視問題,集思廣益以提出具建設性的點子。”
不過,受訪學者都不對這人口趨勢感到意外。新加坡管理大學學生事務總監鄭寶蓮教授說,其他國家能依賴郊區的較高生育率來彌補城市的低生育率,但像新加坡這麽小的城市國家,並沒有這樣的條件。
她說,每年加入勞動隊伍的年輕國人會越來越少,我國人口的趨勢對勞動隊伍的影響會非常大。對此,她提出了幾個緩沖建議:延長退休年齡;確保國人能從容步入老齡,並可選擇原地養老;大力促進社會融合和包容,把新加坡打造成吸引全球人才的好地方;繼續推行親家庭政策,並且善用科技以重組經濟,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余國安也警告,如果不能以高生産力來抵消勞動人口萎縮的沖擊,經濟增長就可能停滯甚至下降。但他肯定新加坡積極投入新科技和商業創新,預計能提高生産力。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則說,引進移民是唯一確保人口保持平穩的做法。但他也表示,“或許已沒有任何政策可滿足所需的公民出生人數了。我們可考慮接受人口下降的事實,但也得面對工作人口負擔維護基礎設施和各種援助的壓力。”
去年整體生育率跌至1.16
我國整體生育率近幾年都維持在1.2左右,去年卻跌至1.16。張志賢上周以書面回答馬西嶺—油池集選區議員任梓銘有關如何鼓勵生育的國會詢問時,表示樂觀。
張志賢說,相當一部分的年輕國人處于剛滿25歲至39歲的最佳生育年齡。其中有許多是嬰兒潮一代的子女,隨著他們從2013年起開始步入25歲,我國年均出生人數略有增加。
2013年至2017年,公民出生人數增至16萬3458名,比2008年至2012年的15萬8580人多。
另一個令人鼓舞的趨勢是,居民結婚人數從前年的2萬5927對新人,增至去年的2萬6348對,高于過去10年的年均2萬5000對,生育率未來幾年或有望增加。
張志賢強調,結婚生子是個人決定,政府雖不能幹涉,但將繼續在住屋、學前教育和職場方面,提供援助與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