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的背後還有一個曆史故事。
說是在明朝有一位羅姓秀才,在自己還,沒有立業考取功名的時候呢,就成家了,成家後生下一個兒子,對自己學問比較有信心的羅秀才本以爲自己能夠高中,但是遺憾的是考了幾次都名落孫山。後來這羅秀才心灰意冷便放棄了仕途追求,回家開私塾教書去了。
羅秀才沒有考中,于是就將希望寄托在了兒子身上,但是有一次他看到兒子,便對兒子進行一番提問,而兒子回答的答案,令羅秀才大爲失望,看到兒子如此不開竅,他便放棄了希望,出家當和尚去了。
羅秀才走後,他的老婆並沒有放棄兒子而是全心全意地培養他,後來羅秀才的兒子考中了狀元。聽到消息的羅秀才便趕回家中看望,看到兒子如此有出息,他在自家的外牆上留下了這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做牛馬。"
其實小編在這裏不只是想簡單說說這句俗語,而是想把這句話送給天下所有疼愛自己孩子的父母,記住這句話,懂得適時放手,要關注孩子的生活,但是不要關住/管住孩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獨一份的人生,不要總是想著控制安排別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