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西南區陸續開辟了152個社區花園和菜園,由3000多名熱心居民組成的社區園丁團隊看管照料。至今,西南區內已種植了百多萬株“本土植物”,成功達到西南社區發展理事會10年前定下的目標。
楊漾 報道
前腦膜炎患者爲了強身健體,選擇成爲“社區農夫”,希望借助戶外活動,攝取陽光中的維他命D改善健康。
家住武吉巴督的李美蘭(62歲)于2012年患病,期間因服用類固醇藥物導致骨質疏松。她原本只是爲了健康理由參與社區園藝活動,不料自此找到生活樂趣,進而成爲園藝組長,還接連打造出三個社區花園。
三個社區花園占地2萬平方英尺,除了種植不同的蔬果花卉,風格也各異——“溫馨園”設有鯉魚池、“創意園”擺放居民獲獎藝術品,“綠意園”則用于學前兒童的教學活動。
李美蘭昨天受訪時說:“參加了幾年園藝活動後,我的骨密度恢複正常。最有滿足感的是讓附近托兒所的小孩認識到蔬菜水果是如何生長的,而不是從超市裏長出來的。”
不少居民像李美蘭一樣積極推動社區園藝計劃。過去10年,西南區陸續開辟了152個社區花園和菜園,由3000多名熱心居民組成的社區園丁團隊看管照料。
至今,西南區內已種植了百多萬株“本土植物”,成功達到西南社區發展理事會10年前定下的“西南區100萬本土植物計劃”目標。該計劃由西南社理會和國家公園局于2008年聯合推行。
計劃重新命名“綠園在西南”
西南社理會昨天特別在裕泉區(Jurong Spring)舉行慶祝活動,並把“西南區100萬本土植物計劃”重新命名爲“綠園在西南”(Green Spaces@South West),鼓勵居民繼續參與社區園藝活動,同時打造兼具包容和關愛的活躍社區。
西南區市長、人力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次長劉燕玲認爲,“綠園在西南”計劃的宗旨,與活躍社區及活躍樂齡的理念是相輔相成的。
她參與活動後受訪時說:“居民們在照顧花草樹木的同時,能協助他們纾解壓力,同時從收獲中得到滿足感。在這10年內,我們看到了各族居民在社區花園裏聚集在一起,接下來,希望大家能更好地利用這些空間,讓社區花園成爲情感聯絡站,不但讓居民能收獲播種的成果,也打造更和諧的鄰裏氛圍。”
裕廊集選區基層組織顧問、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李智陞,昨天也受邀出席慶祝活動。他致辭時指出,新計劃能讓年長者有更多機會參與社區活動,同時爲各年齡層居民提供交流平台,讓經驗豐富的年長者言傳身教,分享耕種心得和人生知識。
李智陞也很欣慰地看到本地綠化工作不斷擴大,從最早美化城市環境,到如今深入社區,讓鄰裏每一處都充滿綠意。
昨天的慶祝活動吸引了不同社區的居民園丁參與。家住裕廊德曼花園的劉幼雲(47歲,兼職員工)特地前去和其他園丁交流,她說:“其實要長期打理蔬菜水果不容易,碰到天氣太熱或雨水太多也很麻煩,但是多數社區園丁還是堅持下來,因爲這個活動真的對身體有好處,也促進了居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