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開埠200年●紀念活動
陳可揚 報道 [email protected]
新加坡開埠200年紀念活動8月份會達到高潮,國慶慶典將融入相關元素。學者認爲,新加坡曆史不只200年,許多人會覺得殖民時期不值得慶祝,因此要注意如何爲國慶慶典准確定位。
耶魯—國大學院校長,也是新加坡開埠200年工作組咨詢團成員的陳大榮教授,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就強調,萊佛士在1819年登陸新加坡是爲英國東印度公司尋找更多經濟利益,那是單純的交易,國人應該就此進行反思,而不是慶祝。
他指出,2019年是新加坡開埠200年紀念,但這個小島的曆史從14世紀就有記載,並不是1819年才開始,被殖民也沒有什麽好慶祝的,因此國慶慶典紀念開埠200周年的方式要非常謹慎。
學者:開埠200年是紀念我國曆史標記
領導紀念活動工作小組的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李智陞不久前受訪時說,開埠是重要的曆史節點,紀念開埠200周年的關鍵在于如何恰到好處地進行。他也強調,把系列活動定調爲“紀念”而非“慶祝”開埠,是刻意的決定。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比爾維爾星也對這個紀念日的重要性表示認同。他認爲,萊佛士登陸新加坡是小島曆史重要的轉捩點,推動新加坡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面貌的改變,是我國史重要的標記,因此具備紀念的價值。
在比爾維爾星看來,如果不是這個曆史事件,新加坡這個以華人爲主、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獨立社會就不會是個獨立自主國家,我們很可能就是馬來西亞柔佛州屬下的一個島,或者印度尼西亞的一個省。
他指出:“如果不是萊佛士看到這個小島的戰略意義,意識到這個位于馬六甲海峽南口的小島將在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扮演重要角色,並在東印度公司的支持下改變了這個小島的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面貌,我們現在看到的新加坡會很不一樣。”
雙慶活動 50年前與現在意義不同
50年前,新加坡曾以“雙慶”名義同時慶祝開埠150周年和獨立四周年。
陳大榮指出,50年前的新加坡是個新興國家,須展現國家向進步與繁榮邁進,以及建立國民對這片土地的信心,當年的雙慶敘事主線爲此環繞“小漁村到世界第四大港口”,強調150年的發展曆程。
他認爲,當年舉行博覽會展現150年的成就,同時邀請英聯邦國家以及英國王室成員出席國慶大檢閱,也是爲了顯示我國獨立以後仍然是成功的,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也保持著密切關系。
他指出:“當時的政府也決定不和殖民宗主國進行切割,反而以保留萊佛士雕像、強調他‘開埠’的功績等方式,來承認殖民經曆給新加坡留下了好處。”
比爾維爾星則認爲,當時新加坡面對著很多不穩定因素,比如英國1968年宣布撤離東南亞,會對防務以及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雙慶”來提高人們對這個國家的信心。
他也指出,剛獨立時的新加坡面對共産主義的威脅,以及鄰國觊觎,有必要大展軍事實力,並邀請和我們關系最親密的幾個英聯邦國家到場觀禮。
他說:“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新加坡是這個區域裏最發達的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可以借鑒的楷模,我們已經沒有必要以展示軍備的方式展現實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藍平兒博士則建議,與其如當年一樣邀請英聯邦代表出席今年的國慶,還不如考慮邀請亞細安各國領袖前來共慶新加坡開埠200周年。他說:“這能象征新加坡從一個英國海外貿易站,成長爲紮根亞細安的獨立、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