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薇 報道
新加坡交易所去年迎來兩個面向散戶的挂牌基金,它們專注于收入收益的産品,分析師認爲這個趨勢今年會延伸。
去年8月挂牌的日興資産管理新元投資級企業債券挂牌基金(Nikko AM SGD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ETF,簡稱日興),目標是緊跟iBoxx新元非主權大型企業投資級指數的表現。
該指數追蹤45家發行機構的102個債券,五大發行機構是建屋發展局、淡馬錫金融(Temasek Financial)、大華銀行(UOB)、陸路交通管理局和新加坡航空公司。
去年10月發行的輝立新加坡收益型挂牌基金(Phillip SING Income ETF),緊跟晨星新加坡股息聚焦指數的表現。指數追蹤在新交所主板上市的股票,新電信(Singtel)的比重最大,緊接著是星展集團(DBS)、華僑銀行(OCBC)和大華銀行。
今年料有更多新穎主題ETF
去年7月起,派發給房地産投資信托(REIT)ETF的收入無需再繳納17%的預扣稅(withholding tax),提高這類ETF的吸引力。不過,去年沒有以REIT爲主題的ETF推出,2016和2017年則有三個。
FSMOne.com股票和挂牌基金研究部分析員曾德均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2017年有一個泰國One資産管理公司(OneAM)在新交所挂牌的OneSTOXX指數基金,追蹤指數優選股息30指數的表現。
曾德均說:“2016年至2018年推出的六個ETF的共同點,是專注在股息或收入。新加坡投資者對收入收益型資産有興趣,今年應該會有更多這類産品面市。”
據他觀察,日興ETF的反應相當好,去年流入資金約3000萬元。這主要因爲組合包含私人和半政府機構的投資級企業債券,適合較保守投資者。門檻也低,之前都要25萬才能投資這類産品。
輝立資本挂牌基金專員林子聰受訪時也說,本地散戶偏好以本地市場爲主的産品。年長投資者在評估金融産品時傾向于保留資本同時有股息收入。年輕投資者比較沒有經驗,ETF是一個方便和簡單的投資工具。
兩人也不約而同指出,今年可能會有更多“聰明貝塔指數”類挂牌基金(smart beta indices)推出。
傳統ETF追蹤的指數主要以市值爲基礎來構建,“聰明貝塔指數”則是采用另類方式,如根據股息收益、業務品質和財務狀況,其中一個例子是輝立新加坡收益型挂牌基金。
林子聰留意到,海外交易所也有更多ETF。爲了在激烈競爭當中脫穎而出,發行者必須更具創意,如以寵物和電子遊戲爲主題。以環境、社會和治理爲主題的ETF也有增加趨勢。
他說:“本地的ETF市場已相當飽和,資管産理公司要再找出適合本地人、以本地企業爲主的新主題,具有挑戰性。如果新交所和有關當局批准,可能會出現多重資産級別的ETF。除了推出新産品,發行者也會投入更多資源擴大總管理資産規模,以降低費用、增加收入和提高競爭力。”